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ZL049)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丽鸳成浩韦康张丽群汪云刚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温湿度变化对茶苗芽萌发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了温湿度变化对秋插茶苗芽萌发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保温棚处理日均温度提高约5.15℃,湿度提高5.10%,两者茶苗芽萌发具有明显差异。比较保温棚与对照芽的基因表达共筛选获得94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03个基因受保温棚处理诱导上调表达,446个基因下调表达。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类分析,在P值<0.01的情况下,有360个基因与14个GO分类匹配。其中7个GO分类与光合作用相关,P值最小的GO分类为光系统,其11个基因均表现为上调表达,说明高温高湿条件具有促进光合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这些结果将为深入研究理解茶苗的生长机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打下基础。
- 韦康王丽鸳成浩龚武云吴立赟
- 关键词:茶苗差异表达基因光合作用
- 基于数字表达谱对茶树类黄酮合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了茶树类黄酮合成及调控相关基因在花瓣、花粉、休眠芽、萌发芽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花瓣、休眠芽、萌发芽中类黄酮合成基因大量表达,而花粉中类黄酮合成基因表达量极少,这与茶树中类黄酮物质的分布规律一致。同时本研究在类黄酮调控相关MYB、bHLH、MADS、GST、WD40、Homeodomain基因家族中找到12个基因可能与花瓣中类黄酮物质合成调控有关,9个基因可能与芽中类黄酮物质合成调控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深入解析茶树类黄酮合成、调控机理打下基础。
- 韦康王丽鸳成浩张丽群冯素花
- 关键词:茶树
- 基于茶树SNP的dCAPS标记体系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从茶树EST序列中搜寻出候选SNPs位点,在候选SNPs两侧设计测序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双向测序验证;然后从每个扩增子中选择一个确证的SNPs,设计dCAPS引物,并进行扩增和酶切验证,将SNPs转化为dCAPS标记;最后,在长叶白毫×福鼎大白的F1群体中检测了标记的分离情况。结果发现,20对测序引物中有11对扩增成功,共确证了17个SNPs,占检测总数的54.8%;在设计的11对dCAPS引物中,有8对在长叶白毫、福鼎大白和龙井43等8个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成功转化为dCAPS标记,转化成功率72.7%;8个dCAPS标记中的DCC229和DCC371在长叶白毫和福鼎大白之间表现有多态性,经检测,它们在这2个品种的F1群体中均符合孟德尔1︰1分离。
- 张成才王丽鸳韦康成浩包云秀刘本英汪云刚
- 关键词:茶树ESTSNP
- 茶树T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正交设计优化被引量:5
- 2012年
- TRAP标记技术因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效率高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技术在茶树中的研究报道较少,且茶树TRAP-PCR体系优化尚未见报道。笔者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茶树TRAP-PCR反应中Mg2+、Taq酶、dNTP、固定引物、随机引物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立了茶树TRAP-PCR最佳反应体系。该20μL反应体系含有2μL10×PCRBuffer(Mg2+free),50ng模板DNA,1.75mmo/LMg2+,0.50UTaq酶,0.20mmol/LdNTP,0.20mmol/L随机引物和0.20mmol/L固定引物。根据优化结果,利用最佳反应体系,选用16个茶树品种对TRAP标记多态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 张丽群成浩王丽鸳韦康
- 关键词:茶树TRAP正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