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3016)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卜今李玲珺陈志强周武庆高建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黑素
  • 2篇丹皮
  • 2篇丹皮酚
  • 2篇体外
  • 2篇细胞
  • 2篇黑素细胞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亚胺
  • 1篇酸酶
  • 1篇体外模型
  • 1篇转导
  • 1篇琥珀酰亚胺
  • 1篇酰亚胺
  • 1篇细胞共培养
  • 1篇介导
  • 1篇介导作用
  • 1篇酪氨酸
  • 1篇酪氨酸酶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徐州市妇幼保...

作者

  • 3篇李玲珺
  • 3篇卜今
  • 2篇马鹏程
  • 2篇解士海
  • 2篇高建明
  • 2篇周武庆
  • 2篇陈志强
  • 1篇傅友军
  • 1篇崔盘根
  • 1篇范卫新
  • 1篇曹玉萍
  • 1篇沈悦
  • 1篇马鹏程
  • 1篇陈志强

传媒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外模型中黑素小体转运的观察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建立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并且在模型中观察黑素小体的转运。方法:分别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用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然后将两种细胞共培养,并在倒置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模型中黑素小体由黑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结果:培养至第3天和第7天可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存活,并通过树突发生联系,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黑素小体由黑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结论:成功建立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并利用CFDA-SE标记,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黑素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
解士海陈志强马鹏程卜今周武庆崔盘根高建明李玲珺范卫新
关键词: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
MAPKs对丹皮酚下调黑素合成的介导作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丹皮酚抑制黑素合成的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以B16F10黑素瘤细胞系为对象,用不同的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干预物和丹皮酚共同处理细胞,采用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氢氧化钠裂解法检测黑素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酪氨酸酶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丹皮酚对不同MAPK途径关键激酶磷酸化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在不同的MAPK信号途径抑制剂中,JNK1/2/3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能够有效地拮抗丹皮酚对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而且丹皮酚能够诱导磷酸化JNK/SAPK表达。结论JNK/SAPK途径参与了介导丹皮酚对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
卜今马鹏程陈志强沈悦李玲珺曹玉萍傅友军
关键词:丹皮酚黑素合成信号转导MAPKSJNK/SAPK
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及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酶学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75 nm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50,100和200μmol/L丹皮酚对于黑素细胞及共培养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均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抑制作用,100及200μmol/L丹皮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皮酚对于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抑制作用。
解士海陈志强卜今高建明周武庆李玲珺马鹏程
关键词:丹皮酚黑素细胞角蛋白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