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5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526) 作品数:9 被引量:175 H指数:6 相关作者: 徐幸莲 周光宏 费英 韩敏义 彭增起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渤海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更多>>
pH对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及其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8 2010年 【目的】研究pH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及其热诱导凝胶硬度、保水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CD)测定不同pH下,猪肉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含量的变化;用物性测试仪测定相应pH下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硬度,用离心法测定其保水性,同时利用扫描电镜拍摄其微观结构。【结果】随着pH偏离肌原纤维蛋白等电点(pI)向中性范围靠近,其α-螺旋含量及其热诱导凝胶的保水性都逐渐增大;而凝胶硬度在pH6.0时达最大值;在远离等电点的中性条件下,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具有较高有序性的微观结构,而且结构均匀,酸性条件下凝胶的微观结构有序性低,不均匀,且存在聚合物。【结论】猪肉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含量与其热诱导凝胶保水性呈正相关关系;蛋白含天然结构α-螺旋较多时,凝胶微观结构比较有序,反之,凝胶微观结构比较粗糙。 费英 韩敏义 杨凌寒 周光宏 徐幸莲 彭增起关键词:PH Α-螺旋 保水性 低场核磁共振研究pH值对兔肌球蛋白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2010年 研究pH值对兔骨骼肌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保水性以及水分移动性的影响。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测定肌球蛋白凝胶中水的T2弛豫时间,同时测量保水性和硬度并观察凝胶超微结构。核磁共振结果拟合后发现,对应不可移动水和自由水的T22和T23弛豫时间随着pH值升高而降低,说明水分的移动性随着肌球蛋白所带负电荷数目增加而减弱;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T22和T23弛豫时间与保水性、硬度和凝胶孔径有较强的相关性;位于等电点附近的样品在样品评分图上与其他样品有显著不同。肌球蛋白的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数量和分布影响了蛋白质分子卷曲和伸展的情况,对最终凝胶保水性、硬度和网孔直径有很大影响,而T2弛豫时间则能很好的反映这种变化趋势。 吴烨 许柯 徐幸莲 牛蕾关键词:肌球蛋白 凝胶 低场核磁共振 PH值 保水性 蛋白浓度对兔腰大肌肌球蛋白热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09年 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对肉糜类制品的黏结性、保水性等有很重要的影响。实验研究在pH6.5,0.6mol/LKCl下,肌球蛋白浓度(5、10、15、20、25mg/ml)对兔腰大肌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超微结构、保水性、硬度、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肌球蛋白浓度对肌球蛋白凝胶的凝胶特性有显著影响,随蛋白浓度的增加,凝胶网络更加细致,网孔从直径6~10μm逐渐变小至最小值2μm,并在浓度达15mg/ml以上时出现了蛋白聚集体。随蛋白浓度的增加,凝胶保水性从28.38%增至86.96%,硬度从7.07g增至36.23g,弹性由0.25增至0.80。 白云 钟国良 周光宏 彭增起 徐幸莲 秦建华 蓝晓 辛甜关键词:肌球蛋白 凝胶 超微结构 保水性 兔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被引量:8 2008年 研究在pH6.5、高离子强度(0.6mol/LKCl)下兔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α-螺旋含量从25℃开始缓慢减小,43℃后开始急剧减小,直到65℃左右后基本不发生变化;浊度从40℃左右开始增加,表明了凝集的开始,至65℃后不再变化。活性巯基含量40℃开始增加,65℃达到最大值;总巯基含量从30℃开始降低;疏水性在30~85℃间呈非线性增加趋势;G’(贮能模量)从48℃开始增加,在48~71℃间缓慢增加,71~82℃间急剧增加。表明肌球蛋白热变性从α-螺旋的解折叠开始,进而促进疏水基团和巯基基团的暴露;二硫键与疏水作用、分子间氢键等共同作用促进凝胶强度的增加。 曾宪明 徐幸莲 白云 周光宏关键词:肌球蛋白 凝胶 物化特性 低场NMR法研究微生物转谷氨酰酶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09年 用低场核磁共振(NMR)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酶(MTG)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质子核磁共振弛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MR结果拟合后得到的水有4个组分,合并为对应水的3种状态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和对照相比,加酶处理后显著降低了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加入2 U.g-1剂量的MTG后,T22b值(对应于不易流动水)由226 m s(峰值)降低到188 m s。然而,当酶浓度增加时,T22b没有进一步降低。对衰减NMR信号拟合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两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80%,并且加酶和对照在样品评分图上显著分开。加入MTG后,凝胶中水质子的移动性显著下降。 李先保 韩敏义 费英 徐幸莲 周光宏关键词:弛豫 主成分分析 低场NMR研究pH对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影响 被引量:73 2009年 【目的】探讨pH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保水性及水的移动性影响。【方法】从猪肉中提取肌原纤维蛋白,用低场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研究pH对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中水的T2弛豫性质的影响。同时用离心法测量pH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保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影响。【结果】NMR结果拟合后得到水有4个组分,合并为对应水的3种状态即不可移动水、可移动水和自由水。随着pH升高,pH偏离肌原纤维蛋白的等电点(pI),代表可移动水的T2弛豫时间显著增加,其所占峰的面积和凝胶的WHC也随之增加。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处于等电点附近的样品在样品评分图上与其它pH样品显著不同。【结论】凝胶保水性的增加主要是可移动水的增加,凝胶WHC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肌原纤维凝胶后孔径增加,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水。 韩敏义 费英 徐幸莲 周光宏关键词:弛豫 PH 不同条件下兔骨骼肌肌球蛋白流变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不同蛋白质量浓度、温度、pH值、KCl浓度下两种不同肌肉类型——腰大肌(白肌)(Pasoas major,PM)和半膜肌(红肌)(Semimembranosus proprius,SMp)的肌球蛋白的流变学特性。借助于幂率定律,Arrhenius方程,计算出K(黏度系数)、n(流变指数)和Ea(流动活化能)。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的肌球蛋白溶液均呈假塑性流体特征,τ(剪切应力)和δ(剪切速率)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K和n受蛋白质量浓度、温度、pH值、KCl浓度的影响,PM和SMp肌球蛋白变化一致。用多项式方程可以描述肌球蛋白的黏度系数和蛋白质量浓度的关系,用Arrhenius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温度对肌球蛋白流变特性的影响。 许柯 吴烨 徐幸莲 周光宏关键词:肌球蛋白 流变特性 温度对兔腰大肌肌球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肌球蛋白质热诱导凝胶对肉糜类制品的黏结性、保水性等功能性质有很重要的影响。该研究主要通过差式扫描量热(DSC)技术、流变学、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以及浊度探讨不同温度(30℃、40℃、50℃、60℃)处理下兔腰大肌肌球蛋白质溶液凝胶的过程。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肌球蛋白质分子没有发生变性聚集,不能形成蛋白凝胶;40℃时,肌球蛋白质变性时间较长,随时间延长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聚合,形成较弱的凝胶;当温度大于50℃时,肌球蛋白质迅速变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分子间紧密交联,形成致密的凝胶网络。因此,温度对肌球蛋白质凝胶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肌球蛋白质凝胶的形成过程中,重链起了连接分子的作用,轻链(LC2、LC3)只是起填充分子间隙的作用。 白云 谌启亮 周光宏 彭增起 徐幸莲关键词:凝胶 肌肉蛋白质乳化凝胶及保油保水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3年 肌肉蛋白质乳化及热诱导凝胶特性是肉糜类制品加工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制品的流变学特性、质构、保油保水性和口感等。文中主要从分子及化学作用力角度简述了肌肉蛋白质乳化脂肪、热诱导凝胶及保油保水性机理,以期为乳化凝胶类肉制品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邵俊花 吴菊清 刘登勇 徐幸莲 周光宏关键词:乳化 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