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324)
- 作品数:37 被引量:212H指数:10
- 相关作者:张清安范学辉史芳芳田呈瑞宋云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苦杏仁皮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9年
- 苦杏仁皮是苦杏仁重要的加工副产物,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目前食品工业针对苦杏仁皮的回收利用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造成了苦杏仁皮资源的极大浪费。该文介绍了当前苦杏仁去皮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综述了苦杏仁皮中生物活性成分(多酚类化合物、黑色素、苦杏仁苷、膳食纤维)的研究进展,为苦杏仁皮资源的深入研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以及具有高附加值的苦杏仁皮产品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 吴东栋张清安范学辉史芳芳张宁
- 关键词:苦杏仁生物活性成分
- 响应面法优化沙苑子中黄酮类化合物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获得沙苑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选取液料比、超声温度、沙苑子粒度、超声时间作为实验因素,以提取物的吸光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沙苑子黄酮类丙酮提取物在323nm处有最大吸光值;60%丙酮为最佳提取剂;最佳工艺参数为粒度120目,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60min,液料比40:1(mL/g),粗提率为16.19%。环境扫描电镜显示,超声处理后沙苑子粉的表面出现了蜂窝状形貌图,从而促使胞内物质溶出,提高了提取率。
- 张清安范学辉张志琪
- 关键词:响应面法沙苑子
- 连翘叶提取物抑菌作用以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对连翘叶提取物(Forsythia Suspensa leaves extract,FSLE)抑菌性能进行研究,同时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研究FSLE抑菌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FSLE的抑菌活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中FSLE抑菌活性较强;在大于30min紫外线照射对FSLE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有一定影响;H2O2对FSLE抑菌活性影响较大;金属离子Na+、K+对FSLE抑菌性能影响不大,Ca2+、Cu2+、Fe3+有增强FSLE抑菌能力作用。
- 原江锋王大红何灵美闫国琦张清安
- 关键词:抑菌稳定性
- 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苦味的关系被引量:3
- 2018年
- 借助奎宁标准品进行苦味鉴评,探究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与苦味的关系。以脱皮苦杏仁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浴脱苦[脱苦温度70℃、料液比1:12(g/mL)、脱苦时间6h],每30min取样一次,对各样品进行感官评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的苦杏仁苷含量。结果表明: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与苦味呈正相关关系,70℃水浴脱苦5h后,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低至0.91mg/g·干基,苦杏仁苦味等级降为Ⅰ级,品尝时已不苦。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与苦味密切相关,运用HPLC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残留量即可准确判断其脱苦程度。
- 史芳芳王娜娜范学辉张清安
- 关键词:苦杏仁脱苦苦杏仁苷
- 超声波处理对黑米酒中酚类物质、颜色及抗氧化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研究了超声处理对黑米酒中酚类物质、颜色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波处理后黑米酒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花青素含量及清除自由基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黑米酒亮度(L*)、红色(a*)及黄色(b*)的颜色特性均有一定程度增加;不同超声条件处理后,黑米酒中总花青素含量与其a*有明显相关性,表明总花青素是黑米酒呈现红色的主体物质;超声处理后黑米酒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与黄酮、花青素等的变化呈明显相关性。上述部分指标的变化与自然熟化过程变化基本一致,表明超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辅助黑米酒熟化的作用。
- 张清安史芳芳王袭范学辉周宝龙
- 关键词:超声波黑米酒总酚抗氧化性
- 沙苑子的生理功能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沙苑子是陕西正宗道地的中草药之一。目前,沙苑子良好的保健功能已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沙苑子的化学成分与其药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该研究对国内外沙苑子药理作用的研究工作尤其是与保健相关的功效如沙苑子的毒性评价、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抗炎作用等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同时展望其研究方向。
- 范学辉张清安田呈瑞
- 关键词:沙苑子化学成分生理功能
- 沙苑子化学成分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9
- 2011年
- 沙苑子是陕西特产中药材之一,因其良好的保健功能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沙苑子的化学成分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全面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沙苑子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对研究所揭示的沙苑子的主要组成和功能成分,如氨基酸、脂肪酸、多糖、微量元素、酚类、甾醇类、生物碱、三萜类等进行了全面的归纳与阐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 常玉华张清安
- 关键词:沙苑子化学成分
- 苦杏仁脱苦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4年
- 本文主要综述了杏仁、苦杏仁苷及苦杏仁脱苦的传统和现代方法,并对每种脱苦技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对极有可能用于产业化中的微波和超声波脱苦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范学辉张清安刘梅田呈瑞
- 关键词:苦杏仁脱苦技术
- 超声波诱导下模型酒电导率的在线监测及其与Fe^(2+)/Fe^(3+)的变化关系
- 2017年
- 超声波在红酒催陈的过程中会引起电导率的显著变化,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文章以乙醇、酒石酸和硫酸亚铁铵为基本组分构建模型酒,在线检测其在不同超声处理条件下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同时测定模型酒中二价铁离子的含量,探讨超声诱导下模型酒电导率与铁离子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超声处理过程及后期存放过程中酒液的电导率呈先快速上升后下降,后又缓慢上升最终稳定的变化趋势;模型酒中二价铁离子含量降低、三价铁离子含量增加,表明超声波对模型酒电导率影响可能与铁离子价态、含量有关。试验结果为探索超声诱导红酒电导率的变化机制提供有益借鉴和理论基础,也为电导率作为超声陈化红酒过程中的检测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 颜艳英王婷婷付熙哲卫晨曦范学辉张清安
- 关键词:超声波电导率亚铁离子离子强度
- 葡萄酒中与风味相关4类含硫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含硫化合物如谷胱甘肽、硫醇、硫化氢、二氧化硫等都是葡萄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这4类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和形态影响着葡萄酒的风味,且两者都与这4类含硫化合物的来源、检测方法及葡萄酒生产工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针对以上方面的结论仍不统一。基于此,本文整理了这4类含硫化合物在葡萄酒中的含量和存在形态、来源、检测方法、贮藏期间的变化及控制方法这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就含量和存在形态而言,谷胱甘肽主要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形式存在,含量不高于70 mg·L^-1;硫醇以游离态存在,或与金属离子结合,硫醇含量与具体种类相关,数量级从ng·L^-1到μg·L^-1不等;硫化氢主要以结合态存在,易与金属离子结合,总含量不高于30μg·L^-1;二氧化硫常以气体形式或亚硫酸氢根形式存在,或与含羰基化合物结合,总含量为64.8-166.5 mg·L^-1。在来源方面,这4类含硫化合物都与发酵期间酿酒酵母的代谢活动有关。谷胱甘肽主要来源于未发酵葡萄汁原料,少部分来源于氨基酸的发酵代谢;硫醇来源于含硫氨基酸、谷胱甘肽的发酵代谢及以硫化氢为底物的化学反应;硫化氢主要源于含硫氨基酸、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的发酵代谢;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外源添加剂,也有少部分源自硫酸盐的发酵代谢。检测这4类含硫化合物时,常采用化学检测方法或光谱法,此类方法检测快速但误差较大;色谱法精确度高,但是样品预处理复杂,仪器昂贵。在贮藏期间葡萄酒中的铁、铜等过渡金属离子和氧气引起的Fenton反应和氧化反应显著影响部分硫醇和硫化氢的含量。最后针对部分含硫化合物带来的异味,可以通过优化原料品质、筛选酿酒酵母菌株、改进二氧化硫添加工艺、添加金属盐等方法降低。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从优化检测方法、探究发酵和贮藏陈酿期间含硫化合物变化机理、
- 张清安陈博宇
- 关键词:葡萄酒含硫化合物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