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9002) 作品数:13 被引量:9 H指数:2 相关作者: 邵春林 袁德晓 张江虹 潘燕 谢月霞 更多>> 相关机构: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核科学技术 更多>>
自噬在肿瘤细胞乏氧耐受和辐射抵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4年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降解和再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参与机体内环境稳态、发育以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抑制肿瘤生长和促进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并与肿瘤乏氧耐受及放射效应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自噬与乏氧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改变的关系、在肿瘤辐射抵抗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王向东 张江虹 邵春林关键词:细胞自噬 肿瘤细胞 肿瘤乏氧 耐受 抑制肿瘤生长 细胞生物学特性 高剂量γ射线辐射后大小肠放射敏感性差异研究 2015年 目的 探讨高剂量γ射线照射下小鼠大肠、小肠放射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选取6~8周龄雄性C57 BL/6小鼠,完全随机法分为照射组和健康对照组,照射组接受19 Gy的γ射线全身照射,并于照射后6、12、24、48、72和96 h截取小鼠大肠和小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照射后各时间点大肠小肠及其隐窝干细胞凋亡、增殖的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大小肠干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 γ射线照射后,HE染色显示小鼠小肠黏膜受损较大肠更为严重,照后48 h小肠隐窝全部消失,但大肠隐窝增殖指数仍高达0.23(t =4.67,P<0.05).与小肠相比,大肠隐窝黏膜上皮细胞在12、24 h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小肠(t=-1.92、-2.42,P<0.05).照后12、24 h大肠干细胞凋亡数显著低于小肠(t=-1.98、-2.33,P<0.05),照后24、48 h大肠隐窝内干细胞数则显著高于小肠(t=1.98、3.31,P<0.05).结论 高剂量辐射条件下,大肠小肠的放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而二者干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差异可能是决定大肠较小肠更为辐射耐受的原因之一. 潘燕 华国强 邵春林关键词:干细胞 Γ射线 凋亡 增殖 重离子径迹影像探测器研制及初步实验测试 2014年 研制了一套基于气体雪崩电离室和CCD(charge-coupled device)影像获取系统的重离子径迹影像探测器。利用239Pu放出的α粒子,对所研制的重离子径迹影像探测器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所研制的重离子径迹影像探测器系统能够成功地抓拍到α粒子的径迹,其径迹形貌与气体雪崩电离室中工作气体的气压、CCD相机的曝光时间等参数密切相关。对工作气体气压为15 hPa、曝光时间10 s的α粒子径迹影像数据分析表明,径迹分布呈轴对称,径迹宽度沿轴向逐渐减小,径迹影像的像点密度沿轴向逐渐增加。 闫思齐 卢小龙 党秉荣 段利敏 李文建 李占奎 宋海宏 严岩 韦峥 王洁 王俊润 姚泽恩电离辐射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辐射源照射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为临床筛选口腔肿瘤放射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提供参考.利用X射线和重离子照射CAL-27细胞,运用克隆存活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进一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受照射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以探讨其分子损伤机理.结果表明,X射线及重离子照射CAL-27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7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9%、30.4%.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分析发现,与X射线辐照组相比,重离子辐照组共有33个miRNAs表达差异,其中有12个miRNAs表达上调,21个miRNAs表达下调;通过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在表达差异的miRNAs中筛选出了15条相关信号通路,如嗅觉传导通路、细胞因子受体交互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结果提示,在相同吸收剂量条件下,相比于X射线,重离子辐射对CAL-27细胞miRNA表达谱的影响较大,其变化机理可能与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胡松玲 胡庆玲 王卫平 何祥一 党秉荣 邵春林关键词:重离子 长期低剂量γ照射对人B淋巴母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LDR)γ辐射对人B淋巴母细胞HMy2.CIR(HMy)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将HM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长期LDR组,其中长期LDR组选用可以显著促进细胞增殖的低剂量γ射线对HMy细胞每周照射3次,每次0.032Gy,连续照射4周,在长期LDR处理结束后分别对部分对照组和长期LDR组细胞进行2Gy照射。以CCK-8[内含WST-8,即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单钠盐]法检测细胞增殖和辐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γ-H2AX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长期LDR可以显著提高细胞的增殖率(t=9.607,P〈0.01),增加cyclinD1和PCNA基因表达(t=6.869、9.229,P〈0.01),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t=2.662,P〈0.05),降低抑凋亡基因bax的表达(t=19.908,P〈0.01)。同时,受长期LDR照射的细胞对攻击剂量(2Gy)产生适应性,使得细胞辐射敏感性显著降低(t=8.896,P〈0.01);与单纯2Gy照射组相比,LDR+2Gy组细胞γ—H2AX表达量(t=10.264,P〈0.01)和细胞凋亡率(t=4.762,P〈0.01)均显著降低。结论长期LDR辐射可通过促进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并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来降低其辐射敏感性。 叶爽 袁德晓 谢月霞 潘燕 邵春林关键词:低剂量辐射 细胞增殖 凋亡 基因表达 电离辐射的非靶效应及研究进展 2014年 经典辐射生物学认为,电离辐射直接引起的DNA损伤是辐射遗传效应的基础,即DNA是电离辐射遗传效应的靶分子。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射线与DNA相互作用并非产生辐射效应的必要条件,还存在辐射的非靶效应,包括辐射诱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 radiation induced genomic instability, RIGI)、旁效应( bystander effect, BE)、适应性反应( adaptive response, AR)等,这些效应的存在对利用传统线性无阈理论评估低剂量辐射致癌风险性产生了挑战。近年来,在辐射非靶效应方面已获得大量研究成果,但其分子机制、不同非靶效应之间的联系、个体和细胞系间非靶效应的差异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未知,特别是对低剂量和中等剂量电离辐射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的研究还不深入。 刘伟利 董忱 潘燕 涂文志 邵春林关键词:DNA损伤 基因组不稳定性 EFFECT 辐射生物学 p53调控的能量代谢对辐射效应的影响 2012年 p53基因一直是肿瘤病因学、放射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但受其调控的能量代谢在辐射生物效应中的作用还存在许多未知因素。了解p53基因调控的能量代谢对探讨肿瘤放射治疗疗效、辐射损伤、辐射致癌的早期筛选生物指标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概述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李继涛 何明远 袁德晓 沈波 邵春林关键词:基因 P53 能量代谢 肿瘤 放射疗法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adiation Quality on the Survival of Hep G2 Cells under Normoxia and Hypoxia <正>Hypoxia,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locally advanced solid tumors,was demonstrated to be involved in the pr... Wei Wei Wen J Li Zhuan Z Wang Bing R Dang文献传递 DNA甲基化在肿瘤诱发与肿瘤辐射敏感性中的作用 2012年 DNA甲基化介导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肿瘤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表观遗传学异常主要表现为全基因组低甲基化与局部CpG岛高甲基化,这种DNA甲基化异常可通过影响基因启动子而导致抑癌基因、原癌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突变或失活,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和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干预(如组蛋白去乙酰化和DNA甲基化)被认为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叶爽 谢月霞 袁德晓 邵春林关键词:DNA甲基化异常 组蛋白去乙酰化 表观遗传学 遗传学异常 基因启动子 肿瘤发生 STAT3与辐射敏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肿瘤的辐射抵抗是影响放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STAT家族的重要成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电离辐射可以对STAT3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同时STAT3的表达水平也可反作用于细胞,通过对肿瘤细胞DNA损伤、自噬、凋亡、增殖、血管生成、迁移、侵袭、免疫抑制等的调节影响其辐射敏感性,这预示着以STAT3为突破口的辐射敏感性研究将会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陈晓艳 张江虹 邵春林关键词:STAT3转录因子 肿瘤 放射疗法 辐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