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6B02)
- 作品数:45 被引量:262H指数:9
- 相关作者:苏胜彦董在杰于凌云白俊杰樊佳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草鱼载脂蛋白A-I-1基因3'非编码区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法对草鱼EST文库中载脂蛋白A-I-1基因(Apoprotein A-I-1,apoA-I-1)3'非编码区进行SNPs筛选,在珠江水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群体144个样本中发现2个SNPs位点。C792T位点的CC型占46.53%,CT型占50.69%,TT型占2.78%;G851A位点的GG型占77.08%,GA型占20.83%,AA型占2.08%。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2个SNPs位点与草鱼4个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792T位点TT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CT型和CC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G851A位点GG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GA型和AA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且GG型个体的体长和头长均值与GA型和AA型个体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2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成6种双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双倍型D3(TTC792T-GG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高,D6型(CCC792T-AA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低,且二者在体长、体高、头长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推测C792T位点TT型为有利基因型;G851A位点GG型为有利基因型,AA型为不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为草鱼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候选标记,为加快草鱼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 刘小献白俊杰于凌云李胜杰
- 关键词:草鱼SNP载脂蛋白A-I生长性状
- 鲤IGF2b基因内含子的克隆、基因组序列分析及慢病毒载体构建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了解鲤IGF2b基因与鲤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建鲤为试验材料,克隆了IGF2b基因内含子,分析其基因组序列的特点,构建了IGF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同时观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活性。结果获得鲤IGF2b 5 173 bp长度的基因组DNA序列(HM755899),共有3个内含子,4个外显子;在3'非翻译区存在2个CpG岛,在5'端非翻译区存在(T)n重复序列;除此之外,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载体质粒Lenti-IGF2b-IRES-EG-FP,转染293T细胞后,产生的重组慢病毒颗粒出现高表达绿色荧光,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IGF2b基因在293T细胞中高表达。这些结果将为研究IGF2b基因在多态性、表达方面与鲤生长性状之间的关联奠定基础。
- 苏胜彦董在杰袁新华梁政远曲疆奇张建桥刘伟马良骁徐跑
- 关键词:内含子慢病毒载体
- 草鱼幼鱼生长性状和肌肉成分的遗传参数估计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研究草鱼幼鱼阶段生长性状和肌肉成分的遗传改良潜力,随机采集288尾人工繁育的4月龄草鱼幼鱼,基于12对微卫星标记,鉴定出来自16个家系(8个母本,9个父本)的273尾个体,各家系、母本和父本对应子代贡献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对草鱼3个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长和肥满度)和2个肌肉成分(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比较发现,3个生长性状和粗蛋白含量在家系和母系半同胞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3个生长性状和2个肌肉成分在父系半同胞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基于动物模型和限制性最大似然法,草鱼4月龄体质量、体长、肥满度、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遗传力估值分别为0.34、0.33、0.17、0.17和0.20,其中3个生长性状遗传力估值达显著水平(P〈0.05)。遗传相关分析显示,体质量与体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0.82,P〈0.01),肥满度与体质量和2个肌肉成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0.17~0.29,P〈0.05)。研究表明,草鱼4月龄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选育潜力,并可通过体长选择实现对体质量的遗传改良;推测在草鱼生长改良过程中,可能会伴随肥满度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这应当引起重视。
- 傅建军张猛沈玉帮徐晓雁孙俊龙李家乐
- 关键词:草鱼生长性状肌肉成分
- 丁香油和乙醇混合液对福瑞鲤的麻醉效果被引量:4
- 2012年
- 将丁香油溶与乙醇混合进行对福瑞鲤麻醉,结果表明:丁香油与70%乙醇按1︰1.5得到的混合液与丁香油相比,使用3min时对福瑞鲤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混合液的半致死浓度为0.2233mL/L,0.1 mL/L混合液在鱼密度达到1尾/L时的麻醉率最高;将处理过的样品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丁香油处理样品的CREA比对照显著高,而混合液处理样品所有血清指标与对照差异都不显著。
- 张宁马庆男苏胜彦董在杰袁新华朱文斌刘伟
- 关键词:麻醉丁香油乙醇
- 四倍体异育银鲫新品种“长丰鲫”肌肉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研究对长丰鲫、彭泽鲫、异育银鲫D系以及红鲫的肌肉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肌纤维密度方面,单位面积肌纤维密度长丰鲫最高[(184.26±24.11)fiber/mm^2],其次为彭泽鲫[(149.72±12.51)fiber/mm^2]、异育银鲫D系[(134.45±15.96)fiber/mm2]和红鲫[(119.85±22.86)fiber/mm^2]。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方面,长丰鲫、彭泽鲫和异育银鲫D系无明显区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中(n≥3),长丰鲫含量最高(24.2%),依次为彭泽鲫(14.4%),异育银鲫(11.3%)和红鲫(8.3%)。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长丰鲫含量最高(10.3%),依次为红鲫(4.9%)、彭泽鲫(4.5%)和银鲫(2.9%);花生四烯酸(AA)长丰鲫含量最高(8.3%),依次为彭泽鲫(5.1%)、银鲫(3.8%)和红鲫(0.6%)。结果表明,长丰鲫新品种在所检测的肌肉品质和营养成分指标方面,优于彭泽鲫、异育银鲫D系和红鲫。
- 李忠梁宏伟王忠卫邹桂伟桂建芳
- 关键词:肌肉品质氨基酸脂肪酸
- 鱼类活性DNA转座子的发掘与应用概况被引量:2
- 2012年
- 转座子(transposon)是基因组上的一段一定长度的DNA序列,能在自身编码的转座酶作用下,以"剪切-粘贴"的方式在基因组中进行高效转座。基于转座子的插入诱变策略,在包括鱼类在内的脊椎动物重要性状主控基因的筛选、功能解释以及基因组学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前景。长期以来,DNA转座系统在脊椎动物中的构建和应用都是空白,直到近十来年,随着青鳉Tol2、鲑SB、鲽Passport以及金鱼Tgf2等几例鱼类活性转座子的发现,开启了利用转座子工具在斑马鱼、小鼠等脊椎动物进行转基因和基因组插入诱变研究的新领域。介绍了鱼类DNA转座子的类型、结构特征及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转座子在养殖鱼类重要性状主控基因的发掘、功能解释以及基因组学研究的可行性。
- 邹曙明杜雪地蒋霞云
- 关键词:转座子基因组转基因
- 鱼类糖酵解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并伴有ATP生成,这一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步反应均由特异的酶催化,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糖酵解的能力较低,这可能与鱼类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有关。目前,关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不同是否可以从酶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对鱼类糖酵解关键酶进行有效地调节还存在异议。本研究概述了鱼类糖酵解的3种关键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6-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PF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的结构和分布,并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添加水平和种类的角度阐述了其对GK、PFK和PK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碳水化合物在饲料中的合理添加提供理论依据。
- 唐小红樊佳佳于凌云白俊杰
- 关键词:鱼类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 A Novel igf3 Gene in Common Carp(Cyprinus carpio):Evidence for Its Role in Regulating Gonadal Development
- Since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3(igf3) gene was recently discovered in fish ovary,its function in the go...
- 宋飞彪Lanmei WangWenbin ZhuJianjun FuJuanjuan Dong董在杰
- 文献传递
- 我国草鱼野生群体D-Loop序列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利用线粒体DNA的D-Loop区序列,对来自长江水系(邗江、吴江、九江、石首、木洞和万州)、珠江水系(肇庆)和黑龙江水系(嫩江)的8个草鱼野生群体开展了遗传变异分析。在424尾鱼中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3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介于0.474—0.708。群体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介于0.0020—0.0049。长江下游3个群体间遗传距离最近,遗传分化不显著(P>0.05);肇庆群体与长江上游3个群体遗传距离较近,与九江群体遗传分化不显著(P>0.05);嫩江群体与长江上游2个群体遗传距离较近,与万州群体遗传分化不显著(P>0.05)。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61,P<0.01)。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流域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26.24%,差异极显著(P<0.01)。34个单倍型分为2个分支,分化极显著(FST=0.644,P<0.01),推测分化时间为第四纪更新世纪晚期。
- 傅建军王荣泉沈玉帮宣云峰徐晓雁刘承初李家乐
- 关键词:草鱼野生群体
- 长丰鲫c型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细菌感染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 2017年
- 为了解c型溶菌酶基因与长丰鲫(Chang Feng Carassius auratus)的抗菌效应关系,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长丰鲫c型溶菌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结果显示:c型溶菌酶基因全长698 bp,包括5'端非翻译区60 bp,3'端非翻译区200 bp,开放阅读框43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长丰鲫c型溶菌酶基因在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大,在脾脏、肠道、心脏和脑中大量表达,在肝脏和鳃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在皮肤和肌肉中几乎不表达。长丰鲫在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在肝脏、肾脏、脾脏和鳃等组织中基因表达量均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后,在脾脏中的上调幅度最大,其次为鳃、肝脏和肾脏;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在脾脏中上调程度最大,其次是鳃;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在脾脏中上调幅度最大。在肝脏和肾脏中,经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后c型溶菌酶基因的上调幅度最高;在脾脏和鳃中,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c型溶菌酶基因上调幅度最高。三种刺激后,c型溶菌酶基因升高幅度的不同,说明不同刺激使鱼体组织产生的应激反应能力不同。
- 姚佳俊李忠梁宏伟罗相忠王丹邹桂伟
- 关键词: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