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辽宁大学药学院

辽宁大学药学院

作品数:478 被引量:1,591H指数:16
相关作者:陈烨刘举赵珍义陈长兰桑育黎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9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1篇医药卫生
  • 60篇理学
  • 55篇文化科学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生物学
  • 18篇化学工程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9篇活性
  • 32篇细胞
  • 31篇教学
  • 29篇蛋白
  • 29篇药物
  • 25篇制剂
  • 24篇肿瘤
  • 22篇药理
  • 22篇降解
  • 21篇抑制剂
  • 21篇教学改革
  • 20篇多糖
  • 20篇教育
  • 18篇抗肿瘤
  • 16篇色谱
  • 16篇光谱
  • 15篇大学生
  • 14篇相色谱
  • 10篇体外
  • 7篇注射液

机构

  • 460篇辽宁大学
  • 26篇沈阳药科大学
  • 10篇辽宁中医药大...
  • 10篇辽宁省食品药...
  • 9篇沈阳化工大学
  • 7篇沈阳医学院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 5篇沈阳化工学院
  • 5篇辽宁省药物研...
  • 5篇沈阳兴齐眼药...
  • 5篇辽宁华润本溪...
  • 4篇沈阳市儿童医...
  • 4篇辽宁利锋科技...
  • 3篇北京电子科技...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辽宁科技学院
  • 3篇辽宁省生物大...
  • 3篇辽宁省肿瘤医...
  • 3篇桂龙药业(安...

作者

  • 67篇刘宇
  • 56篇刘彬
  • 55篇王新
  • 54篇陈立江
  • 50篇李丽
  • 43篇陈烨
  • 39篇孟雪莲
  • 37篇陈长兰
  • 36篇刘举
  • 36篇桑育黎
  • 34篇王洋
  • 29篇刘玉峰
  • 28篇周云鹏
  • 26篇徐亮
  • 22篇王丹
  • 22篇刘洋
  • 22篇王欣
  • 21篇徐利锋
  • 20篇刘冰弥
  • 20篇徐成斌

传媒

  • 114篇辽宁大学学报...
  • 14篇自然科学
  • 12篇食品科学
  • 11篇药物资讯
  • 9篇药学研究
  • 8篇合成化学
  • 8篇中国药物化学...
  • 8篇社会科学前沿
  • 7篇沈阳药科大学...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药物分析杂志
  • 6篇哈尔滨商业大...
  • 5篇药学学报
  • 5篇中国现代应用...
  • 5篇中草药
  • 5篇中国药剂学杂...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8篇2025
  • 27篇2024
  • 32篇2023
  • 31篇2022
  • 27篇2021
  • 31篇2020
  • 32篇2019
  • 31篇2018
  • 28篇2017
  • 28篇2016
  • 20篇2015
  • 29篇2014
  • 27篇2013
  • 31篇2012
  • 22篇2011
  • 25篇2010
  • 16篇2009
  • 14篇2008
  • 1篇2007
4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技术在抗白色念珠菌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在引发血源性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中位列第四,全国每年由C.albicans引起的各类感染性疾病高达千万例。该菌极易附着于植入医疗器械的表面,形成坚固生物被膜阻碍药物和免疫系统的进攻,给治疗带来了极大难度。同时,近年来C.albicans的高流行率和不断增强的耐药性使C.albicans的治疗面临更大的挑战。纳米材料因其具有低毒性、尺寸效应、良好的抑菌性,以及促进光动力抗菌作用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抗感染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技术在C.albicans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纳米技术抗C.albicans感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郎晨瑜王晓芳王新张伟豪梁琪曼胡自强龙碧刘彬徐亮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抗感染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核心与基础被引量:4
2015年
增强新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战略课题。应该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把大学生求学梦、成才梦、就业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大学成为中国梦起飞的地方。同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的重要职责,也是研究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课题。
潘昌伟高亮马晓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配比的抑菌活性及对肺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比较不同配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体外抑菌活性以及探讨其治疗皮肤感染及肺炎感染的临床疗效,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最优配比提供参考依据,并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肺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配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于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配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确定最佳配比。建立皮肤感染小鼠模型及肺炎感染大鼠模型,对小鼠皮肤及大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采集肺炎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与多样性。结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和7∶1对β-内酰胺酶均具有抑制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7∶1、14∶1抑制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6 mg/L、16 mg/L、32 mg/L;MBC分别为16 mg/L、16mg/L、32 mg/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7∶1、14∶1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53×10^(-5)mg/L、6.25×10^(-2)mg/L、4 mg/L;MBC分别为3.05×10^(-5)mg/L、6.25×10^(-2)mg/L、4 mg/L。皮肤感染模型给药治疗后,IL-6水平在4∶1和7∶1组中显著下调,TNF-α水平在三组中显著下调;IL-10水平在三组中显著上调,TGF-β水平在7∶1组中显著上调;HE染色结果显示,伤口愈合。肺炎感染模型给药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在三组中显著下调,TGF-β水平在7∶1组中显著上调;IL-10水平在7∶1和14∶1组中显著上调;HE染色结果显示,肺炎感染好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预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正常组的α以及β多样性存在差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中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为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角度的最优配比。阿莫西林克拉�
万妮莎汪甜甜石禹阳张志儒刘宏生王淼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抑菌活性炎症肠道菌群
虫草素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虫草素抑制脂多糖(C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培养原代小鼠小胶质细胞,以LPS激活小胶质细胞使NO大量释放,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虫草素(0.110μmol/L)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B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测定小胶质细胞NO释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的mRNA表达。以硝普钠作为NO供体,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B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作为自由基的供体,分别考察虫草素对NO和DPP日自由基的直接清除作用。分别以H2O2和以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损伤小鼠PC12神经元细胞,MTT法考察虫草素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此外,以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虫草素能够显著抑制LPS激活的原代小鼠小胶质细胞NO产生及iN05 mRNA表达,同时不影响细胞的存活率;虫草素具有显著的NO清除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虫草素本身对PC12小鼠神经元细胞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抑制H2O2或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此外,虫草素可显著提高H2O2损伤的PC12细胞中SOD活性。结论:虫草素可通过抑制iNOS转录和直接清除NO而抑制LPS激活小胶质细胞的NO产生;虫草素还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而对PC12神经元细胞产生保护作用,也可通过提高SOD活性而保护H2O2损伤的PC12细胞。因此,虫草素可能对与小胶质细胞激活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潜在的防治作用。
孟雪莲陈长兰孔维娟单玉华代启超李丹王旭富晓越贲松彬
关键词:虫草素脂多糖小胶质细胞激活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保护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letrozole:effects of vehicles and organic acids on its permeation through rat skin
2011年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ehicles and organic acids on the in vitro permeation of letrozole across rat skin. Perme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2-chamber diffusion cells through rat skin. The binary solvent mixture of ethanol and isopropyl myristate (IPM) could markedly enhance the cumulative penetrated amount of letrozole after 8 h (Qs) compared with IPM alone, especially the IPM system containing 20% (w/w) ethanol. Surprisingly, the use of complexation with organic acids facilitated skin permeation of letrozole in the IPM--ethanol (20%, w/w) system. Due to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tested organic acids, their effects on the penetration of letrozole were different.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an organic acid in the IPM-cthanol (20%, w/w) system wa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skin permeability of letrozole.
李丽徐新兰刘宇孙英华王曼丽赵南希方亮
关键词:LETROZOLETRANSDERMALVEHICLE
PLGA纳米颗粒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2025年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被广泛用作药物递送的载体材料.基于PLGA的纳米颗粒(NPs)因其缓释控释性、靶向性、可改善药物水溶性差等特点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PLGA NPs的制备方法,并从修饰策略、影响PLGA NPs中药物释放的因素、不同给药途径等方面探讨了PLGA NPs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陈立江姬亚婷刘明霞曲娜
关键词:PLGA给药途径药物递送系统
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介绍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共31篇,从纳米药物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纳米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促进药物经皮吸收、控制药物释放以及定位给药等优点,在药物的经皮吸收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结论纳米药物载体为药物的经皮通透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李丽方亮
关键词:纳米药物经皮给药系统
首款KRAS靶向药Lumakras(Sotorasib)研究进展
2025年
大鼠肉瘤基因(Rat sarcoma,RAS)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致癌基因,也是著名的“不可成药”靶点.Lumakras是一种新型的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抑制剂,202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安进公司研制的抗肿瘤药物Lumakras(Sotorasib)上市,成为全球第一个治疗携带KRAS G12C突变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药物.本文就Lumakras的合成路线、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作简要介绍,希望为其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陈烨傅浩栋王智车晋唐明锐张亚东刘举沈继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KRAS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作为抗癌药物递送载体研究进展
2024年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抗癌药物递送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因其具有孔径可调控、表面易被修饰、亲水性较好、生物兼容性良好等优势被制备成纳米药物递送载体.本文将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合成方法、机理、生物降解及其在抗癌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其作为纳米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提供帮助.
陈立江马艳潘昊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硅降解
赤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代谢及药动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8年
药物代谢是药物研发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深入探讨药物的药效基础及在体内的代谢规律至关重要.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是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就其体内、体外代谢及药代动力学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体内、体外代谢机制,旨在为赤芍的研发和临床给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药物的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刘玉峰孙珊珊朱丽君胡延喜马海燕李鲁盼卢晓丹
关键词: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体内代谢体外代谢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