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梧州医院

作品数:21 被引量:26H指数:3
发文基金: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成像
  • 3篇源性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抑制细胞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检查
  • 2篇张量成像
  • 2篇髓源性
  • 2篇髓源性抑制细...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腺癌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扩散

机构

  • 21篇右江民族医学...
  • 4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南宁市邕宁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传媒

  • 6篇右江医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肝脏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成像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心血管疾病(CVD)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主要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2]。临床有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会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或心源性猝死[3],因此在临床对冠心病需早筛查和风险分层,制定有效的干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运用多种传统风险因素(TRF)的评分模型来对短期(10年内)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估,美国普遍使用的模型是Framingham危险评分(FRS)的修订版[4]。
卢谦叶少武黄河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颈动脉内膜厚度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动脉粥样硬化
华法林抗凝门诊成效分析与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门诊对患者抗凝达标率及依从性方面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梧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肾内科以及门诊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并且随访期(6个月)内仍需持续服用华法林的50例患者。按实验设计的随机化分组,分为随访组(n=25)和对照组(n=25)。对随访组患者采取门诊约定随访为主,电话随访为辅,建立随访记录表用以记录药师随访干预情况;对照组患者仅观察记录INR值、不良事件等指标,不进行药师随访。结果监测周期内,随访组抗凝达标的例数(18例)高于对照组(10例)(P<0.05);随访组从未达到稳定剂量到连续监测两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达标所需时间[(49.0±43.9)d]短于对照组[(99.0±63.8)d](P<0.05);随访组未按医嘱服药(包括失联、非医嘱停药、服药未按时复查INR)的例数(6例)少于对照组(13例)(P<0.05);随访组与对照组均发生1例严重出血不良反应,需门诊注射维生素K1注射液,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血栓栓塞再次住院的不良事件。结论华法林抗凝门诊,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抗凝达标率起到积极作用,临床药师主动监测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提供药学干预或许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陈莉叶少武邓涛蒋永红卢谦李军陈海斌
关键词:华法林随访依从性
医联体护理团队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效果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医联体护理团队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效果。方法将247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并给予持续家庭氧疗知识宣教,出院后每个月电话随访1次督促患者坚持家庭氧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组建由医院、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医联体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家庭长期氧疗指导,两组均干预1年。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干预前后采用综合性评价指数(BODE)评价患者病情,观察出院后1年内再住院人数。结果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夜间吸氧、每日氧疗时长、正确调节氧流量、氧气湿化、认为氧疗有效并坚持氧疗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BODE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联体护理团队干预COPD稳定期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患者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改善预后,降低再住院率。
陀健琳伍桂雄郭娟农美蓉朱秀宁叶洁梅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家庭氧疗依从性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HLA-DR-CD33^+CD14^-CD11b^+的MDSC检测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HLA-DR-CD33^+CD14^-CD11b^+的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分布比例,为鼻咽癌免疫治疗提供有益指导。方法选择该院肿瘤科收治的45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均在第1次化疗前和第2周期诱导化疗后7d抽取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抽取健康对照组人群外周血;并在流式细胞仪上做HLA-DR-CD33^+CD14^-CD11b^+的MDSC测定。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存在MDSC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随着Ⅱ、Ⅲ、Ⅳ期分期的升高,鼻咽癌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也逐渐升高(P<0.05)。鼻咽角化癌、鼻咽分化型非角化癌和未分化型非角化癌3种不同病理类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期诱导化疗后各期鼻咽癌的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其比例水平仍然高于健康对照组人群。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HLA-DR-CD33^+CD14^-CD11b^+的MDSC比例明显升高,提示可能与鼻咽癌免疫逃避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钟运超黄静静张骞予张康
关键词: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
浸润性乳腺癌影像学检查诊断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2023年
乳腺癌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当代国内外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因此,对乳腺癌进行早期筛查、早诊断和早治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乳腺病变仍以影像学诊断为主,诊断技术包括钼靶、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本文主要综述各类影像学方法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面的研究进展。
黎明英李瑞雄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影像学表现钼靶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
左侧阴囊内软骨样汗管瘤一例
2021年
软骨样汗管瘤(chondroid syringoma)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混合性肿瘤,常发于头颈及四肢,其他部位罕见,病变多位于深皮层,少数也可深达皮下组织,多为良性,有时可见假包膜,1961年首次由HIRSCH报道[1]。本病临床较为少见,术前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现报告阴囊内软骨样汗管瘤1例,旨在提高临床诊疗中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于2019年5月27日来我院就诊。自诉15年前发现左侧阴囊凸起肿物,起初如绿豆大小,无红肿、疼痛等不适。未予重视,肿物逐渐长大,现肿物已如鸡蛋大小,有轻压痛,无尿急、血尿,无腹胀及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症状。
黄振东汤亚云叶永广李瑞雄
关键词:阴囊皮肤肿瘤
脑动静脉畸形发病机制及介入栓塞治疗研究进展
2023年
脑动静脉畸形(bAVM)是神经外科较为复杂的血管性疾病之一,多见于大脑半球皮质,脑血管造影显示血管畸形是该病的特征表现,即血管呈一团管径相仿、相互纠缠的迂曲、扩张的畸形表现,病情进展可发生脑组织损伤甚至死亡。目前bAVM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了解其发病机制对预防bAVM发生发展以及指导其靶向药物治疗和临床干预有重要意义。随着对bAVM血管构筑认识的逐渐深入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栓塞技术已成为治疗bAVM的主要方法之一,有关bAVM介入栓塞技术的术式、并发症的研究也获得了显著进展。
江南凯李荣卓张焕威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发病机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
生物信息学在肺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生物信息学是通过利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多种工具,对海量的生物医学数据进行挖掘及分析的一门交叉学科,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是其研究的重点。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肺腺癌(LUAD)是肺癌中最主要的病例类型,恶性程度高,尽管治疗技术不断完善,但预后依旧很差。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对肺腺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查,并对其基因表达高低所导致蛋白质谱功能变化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肺腺癌的发生机制。本文主要对肺腺癌在生物信息学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当前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霍栋杰张康邓晰文赵静静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肺腺癌
影像学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及进步,其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X线、超声、CT、MRI及核素显像等,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得到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的认可,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不可或缺的技术,且不同的检查手段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价值。
黄振东李瑞雄钟春燕黄莲英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能谱CT
葛根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现状
2022年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而且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因此,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天然产物因其低毒性和高成功率而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1]。经证实获得活性化合物的药用植物含有天然产物[2]。葛根素是干燥野葛根的提取物,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护心肌细胞、降血压、抗氧化以及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3~5],其在多种疾病中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外,葛根素还具有抗肿瘤作用。笔者总结葛根素潜在参与抗肿瘤活性的机制,为葛根素作为新型抗癌剂的发展用于未来的癌症治疗和化学预防提供参考。
赵静静张康邓晰文霍栋杰
关键词:葛根素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