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山西长治地区蜱媒病原微生物流行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了解山西长治地区蜱媒病原体,为科学进行媒介生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山西省长治市5个县(区)的游离蜱、寄生蜱标本,首先采用形态学与DNA条码技术分类鉴定蜱标本,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检测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p)、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噬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5种病原体,另外,随机挑取了来自不同地区的12个样品进行三代纳米孔测序(Nanopore sequencing)检测。结果 本研究采集蜱虫标本523只,均为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其中游离蜱109只,寄生蜱414只,雌性成蜱192只,雄性成蜱244只,若蜱87只。结果显示巴尔通体阳性5份,伯氏疏螺旋体、莫氏立克次体和噬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各1份,未检出土拉弗朗西斯菌。Nanopore测序结果发现蜱共生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属水平上主要分布在甲基菌属(Methylobacterium),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青枯菌属(Ralstonia),食酸菌属(Acidovorax),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不动杆菌属(Aci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结论 qPCR方法与第三代测序技术Nanopore相结合能全面反应山西长治地区长角血蜱中病原微生物与其他潜在致病微生物的分布,提示可能存在人类致病风险。
- 崔佳李瑞晓刘益萍于娟缪玉徐爱玲栗冬梅饶华祥
- 关键词:长角血蜱荧光定量PCRNANOPORE
- 山西省东南部地区鼠传病原体流行状况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了解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莫氏立克次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恙虫病东方体及土拉弗朗西斯菌6种病原体在啮齿动物中的流行状况,为当地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和2021年5月,在山西省东南部地区选择7个采样点,采用夹夜法捕获啮齿动物,无菌收集其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6种病原体的检测。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鼠种、性别、组织及生境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结果捕获小家鼠、黑线姬鼠、北社鼠、苛岚绒鼠、中华姬鼠、黄胸鼠、大仓鼠和大林姬鼠8种鼠类共248只。除大林姬鼠外,其余7种鼠类检出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恙虫病东方体4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21.77%(54/248)、5.24%(13/248)、1.21%(3/248)和0.40%(1/248),不同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97,P<0.001)。莫氏立克次体和土拉弗朗西斯菌未检出。伯氏疏螺旋体在林区检出率最高,主要在北社鼠和黑线姬鼠中检出,不同生境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6,P<0.001),其肾脏组织检出率明显高于脾脏组织(χ^(2)=5.310,P=0.021);问号钩端螺旋体在村庄检出率最高,但不同生境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971),主要在黄胸鼠中检出,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3,P=0.379)。此外,发现11只啮齿动物存在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结论伯氏疏螺旋体和问号钩端螺旋体是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啮齿动物中流行的主要病原体,存在人类致病风险,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
- 于娟边香谢冰赵永波毕格越杜夏延毕丽芳栗冬梅饶华祥
- 关键词:啮齿动物
- 新冠疫情前与疫情期间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内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本院重症医学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前及疫情期间肺炎克雷伯菌(KP)分布状况、耐药KP检出比例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应用蓝蜻蜓系统收集疫情前(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及疫情期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原微生物培养的样本信息,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KP菌株样本来源、耐药KP检出率,耐药KP对常见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差异。结果:新冠疫情前3年及疫情3年期间KP送检标本类型均以痰液/支气管液为主,疫情前与疫情期间KP送检标本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3,P=0.012);疫情期间较疫情前KP标本检出率明显上升(χ^(2)=154.940,P<0.001),耐药KP检出率显著下降(χ^(2)=5.626,P=0.018);疫情前与疫情期间耐药KP检出患者均以肺炎、重症肺炎等疾病为主,多数患者合并有呼吸衰竭;疫情期间与疫情前相比耐药KP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比例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76,P<0.001);对疫情前与疫情期间KP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发现KP对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的耐药性有所增强,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疫情的发生对医院感染管理策略及措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KP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发生了变化,应加强KP检出患者的管理并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KP的产生与传播。
- 卫香楠薛敏刘金帅饶华祥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耐药性
-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乘积季节模型在病毒性肝炎门诊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病毒性肝炎门诊量的变化并建立合适的模型,预测其就诊量变化趋势,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对2005—2018年病毒性肝炎门诊量数据进行建模,2019年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病毒性肝炎门诊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2017年后有回升趋势。采用传统建模方法和专家建模器拟合最优模型均为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0,1,1)(1,0,1)12。模型残差检验显示,残差均为白噪声序列,经典建模和专家建模器所建模型各项指标相似,平稳的R~2均为0.336,标准化的BIC值分别为6.126、6.089。2019年预测数据显示短期预测效果较好,而长期预测效果不理想。结论采用专家建模器构建的乘积季节模型在病毒性肝炎门诊量短期预测中预测效果较好,该方法客观、高效、简单,可用于门诊量短期预测。
- 郭奇边香杨菁侯晓芳郭柯宇高永桂饶华祥
- 关键词:门诊医疗肝炎病毒性
- SARIMA模型在长治市肺结核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应用时间序列季节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SARIMA)模型探讨长治市肺结核的发病规律,为防控肺结核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长治市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肺结核逐月发病数,应用Eviews3.1对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肺结核发病数建立SARIMA模型;利用所建SARIMA模型对2017年7月至12月肺结核发病数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对比来评价模型预测效果。利用模型预测长治市2018年1到12月肺结核发病数。结果建立模型SARIMA(2,1,0)×(1,0,1)12,表达式为(1-B)(1+0.657B+0.279B^2)(1-0.906B^12)y_1=(1-0.885B^12)ε_1,y_1=ln(x_1),其中ε_1~WN(0,0,1272),该模型是预测长治市肺结核发病人数的合适模型,2017年7月至12月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5.96%。结论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SARIMA(2,1,0)×(1,0,1)12来总结长治市肺结核的发病规律,并有效预测肺结核发病人数。
- 张喜红李慧曹文君崔永梅
- 关键词:时间序列肺结核
- 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5—2019年老年人传染病三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山西省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老年人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老年人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9年上报的60岁以上老年人传染病资料,运用流行病学三间分布方法分析其特征。结果:15年间累计报告老年人传染病11697例,报告地区主要为长治市与晋城市,其中长治市9705例,晋城市1891例,其余地区报告病例101例。时间分布显示,2013—2017年报告病例有所下降,但近3年又呈现增高趋势。男性7366例,女性4331例,男女比例约1.70∶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3.55%(8603/11697),其次为离退休人员,占23.86%。报告病种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结论:该院老年人传染病病例近年呈现升高趋势,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落实院感控制措施。
- 杨菁郭柯宇边香郭奇侯晓芳于娟高永桂饶华祥
- 关键词:老年人传染病三间分布
- 晋东南地区某三甲医院2005-2019年儿童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晋东南地区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儿童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05-2019年上报的0~15岁儿童传染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某三甲医院2005-2019年累计报告儿童传染病病例21665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6种2269例(占10.47%),丙类传染病6种17887例(占82.56%),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4种1509例(占6.97%),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男性12552例、女性9113例,男女比例为1.38:1。人群分布主要以散居儿童(13292例,占61.35%)为主。每年报告病例呈明显的双峰分布,主高峰在5-7月,次高峰在9-11月。手足口病(15289例,占70.57%)、流行性腮腺炎(1601例,占7.39%)、水痘(1489例,占6.87%)、猩红热(987例,占4.56%)和流行性感冒(528例,占2.44%)居报告病例前5位。结论某三甲医院2005-2019年儿童传染病增长趋势明显,以手足口病为主。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落实院感措施。
- 郭奇边香于娟左慧慧高永桂饶华祥
- 关键词:儿童传染病
- 基于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评价被引量:25
- 2020年
- 目的:将互联网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构建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以适应线上线下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法:依托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手机端同步安装学习通APP作为混合式教学及过程性评价工具。选取2015级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生(试验组)、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119人,对照组178人。学期末对两组期末成绩及章节测验成绩进行比较,对试验组进行过程性评价满意度评价。结果:期末考试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分别为71.00±11.56和68.29±10.88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4,P=0.041);章节测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分别为81.80±12.21、60.87±12.05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86,P<0.001)。试验组期末成绩和章节测验成绩均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试验组学习通成绩与期末成绩呈中度相关(r=0.673,P<0.001)。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总体满意度为76%以上。结论:过程性评价方法可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高效地完成任务,说明该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
- 王丹丹曹文君
-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