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雷科沈建中李鹃朱靖燕庞宇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听性脑干反应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糖尿病患者听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听力损失特点,探讨其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变化特征。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136例(272耳)DM患者(实验组)的一般情况、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及听力损失程度等进行问卷调查,按每10岁分为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4个年龄段,均对其进行纯音听阈(PTT)、声导抗、ABR和DPOAE检测,并与120例(240耳)同样分为4组的正常同龄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0~40岁年龄段其ABRⅠ~Ⅴ波间期及反应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患者ABR反应阈随增龄明显增加、波间期延长,而且60岁以上患者Ⅲ~Ⅴ、Ⅰ~Ⅴ波间期的延长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DPOAE检出率均为100%,但早期DM患者DPOAE幅值在1~8kHz均较同龄对照组降低,且以4kHz幅值减小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患者多为双侧渐进性的轻、中度听力损害,ABR及其听阈异常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有无微血管并发症相关,而与DM类型及病程无关。DPOAE可用于了解早期DM患者的耳蜗损害。
- 李鹃张天宇沈建中龚静蓉朱靖燕王宏利邹阳
- 关键词:诱发电位听觉脑干耳声发射
- 98例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和鼻声反射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提高对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98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的首发症状、鼻声反射结果、CT表现、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窦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首发症状包括涕中带血、鼻塞、头面部疼痛、鼻腔异味、溢泪及无症状。术前鼻镜检查43.9%无明显异常,13.3%鼻中隔明显偏曲,41.8%鼻腔有新生物,25.5%鼻腔有分泌物。鼻窦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鼻气道通气阻力、鼻腔总容积、鼻腔最小截面积与同性别正常人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T表现多为单侧鼻窦受累,不均匀或均匀不透光改变。术前CT诊断为真菌球型鼻窦炎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5.3%,真菌球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54.1%),次为蝶窦(11.2%)、筛窦(5.1%)、额窦(2.0%),多窦受累及占32.7%。所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结合不同角度内镜彻底清理病变。结论:真菌球型鼻窦炎临床症状不典型,鼻声反射检测提示鼻气道通气阻力增加,鼻腔总容积、鼻腔最小截面积缩小,可能成为影响鼻腔通气导致条件致病真菌感染的原因;术前CT检查对真菌病的诊断大有帮助,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有效手段。
- 杨旭雷科
- 关键词:鼻窦炎真菌球内镜术
- 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用眼震电图测试仪进行自发性眼震试验、位置试验、摇头试验、转颈试验、温度试验和视眼动系统检查(凝视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对上述各项试验数据进行相应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前庭功能异常为68.4%,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72,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眩晕症状与前庭功能减退有一定关系,且多为外周性眩晕,眼震电图可提供客观的临床检测。
- 李鹃张天宇沈建中龚静蓉王宏利张吉闵庞宇锋
- 关键词:糖尿病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
-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疗效的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与非感染期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分析94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愈后情况。结果感染期与非感染期患者行耳前瘘管切除愈后无显著差异。结论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与非感染期手术,术后临床玉期愈合率、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对感染期换药效果差的患者在炎症控制局限时立即采取手术切除,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相应费用。
- 何双珠龚静蓉
-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愈率复发率
- 鼻腔神经鞘膜瘤一例被引量:3
- 2013年
- 患者女,41岁,因“鼻塞1年,加重半年”于2012年5月18Et收治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外鼻无畸形,无触痛,双侧鼻前庭无异常,双侧鼻腔欠通畅,鼻黏膜充血,双侧下鼻甲肥大,左侧中鼻道未见明显脓涕及新生物,右侧总鼻道内见息肉样新生物堵塞鼻腔(图1),鼻中隔无明显偏曲,各鼻旁窦区无压痛。
- 何双珠庞宇峰龚静蓉
- 关键词:神经鞘膜瘤鼻腔息肉样新生物下鼻甲肥大黏膜充血中鼻道
- 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2011年
-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在50%~60%。p73基因是Kaghad等〔1〕在COS细胞cDNA文库中利用TRS21结合区和互补寡核苷酸杂交中偶然发现的,定位于人染色体1p36.2-36.3。
- 杨旭雷科
- 关键词:鼻咽肿瘤P73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小儿食管圆钝异物非食管镜下的取出——附10例报告
- 2007年
- 儿童食管异物种类繁多,尤以圆钝异物(如金属硬币、环状物)为多见。基层医院设备简陋,如何抢救儿童食管异物患者,值得研究。本文就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0例儿童食管异物病例报告如下。
- 雷科
- 关键词:食管镜小儿食管异物医院设备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