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晓春万萍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谷氨酸脱羧酶亲和层析介质制备被引量:1
- 2001年
- 将 Sepharose 4B用环氧氯丙烷活化 ,接丁二胺臂 ,再用环氧氯丙烷活化 ,与谷氨酸的 N- 2氨基偶联。在 N ,N-二环己碳化二亚胺催化下 ,以接臂的胶与谷氨酸的 C- 5和 C- 1羧基基团偶联。结果表明 ,谷氨酸 N- 2氨基偶联和 C- 1羧基偶联的亲和介质对小麦谷氨酸脱羧酶有部分亲和作用 ,洗脱下的酶活低 ,而谷氨酸 C- 5羧基基团偶联的层析介质对小麦谷氨酸脱羧酶有完全亲和作用 ,洗脱的酶活高。谷氨酸能从亲和材料上洗脱掉脱羧酶 ,但它抑制酶活 ,而同等浓度的
- 范军李培金李纯稽跃琴陆翠珍
- 关键词:谷氨酸谷氨酸脱羧酶小麦介质
- 高效毛细管电泳同时检测荸荠中的4种黄酮类物质
- 2012年
-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荸荠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定了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和绿原酸的含量。研究了缓冲液的种类、离子浓度、pH值、分离电压和运行温度等一系列电泳参数,得出优化的电泳条件为:缓冲液为20mmol/L磷酸二氢钾-20 mmol/L硼砂(pH 7.8),紫外检测波长202 nm,分离电压24 kV,运行温度30℃。在此条件下,上述4种物质在7 min内即可分离,并在3.125~100 mg/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在0.9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迁移时间为0.78%~0.98%;峰面积为6.5%~8.6%。在5,10,20 mg/kg的添加水平下,4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80%~98%。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推广应用于植物中4种黄酮类物质的同时检测。
- 仰振中檀华蓉苏红晓王颖周陆宁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荸荠黄酮类物质
- 感染病毒的辣椒、烟草、葡萄叶片过氧化物酶初步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研究感染病毒的辣椒(PVY)、烟草(CMV)、葡萄(C1FV)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感染病毒的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健株增强,但酶带数减少;病级间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变化与植株外部表现的症状相反,病情越重,酶活性和带数均减少。
- 李纯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辣椒烟草葡萄病毒感染
- 葛根的研究及其开发前景
-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根,是一种常用中药,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伤寒、温热头痛、烦热消渴、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等症。葛根在我国药用及食用...
- 杨晓春宛晓春林毅万萍
- 文献传递
- 葛根中异黄酮和淀粉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1
- 1996年
- 对葛根[Puerarialobata(Willd.)Ohwi.]中的异黄酮和淀粉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葛根素为对照品进行了葛根及其木质部、韧皮部、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以吸附树脂法进行了黄酮的分离,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葛根先以适当溶剂提取,总黄酮,残渣再提取淀粉,总黄酮回收率为75%~86%,淀粉得率为13%~20%;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的提取物中含75%以上的葛根素;木质部总黄酮含量较高,在提取总黄酮时应加以利用。
- 杨晓春宛晓春陆翠珍檀华蓉胡颖蕙
- 关键词:总黄酮葛根素淀粉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茶叶方面的应用被引量:9
- 1998年
-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是一种新的分离、提取技术,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具有低温下提取,没有残留溶剂及选择性分离的优点。 本文综述了SFE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在茶叶方面的应用。
- 陈玎玎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茶叶
- 该从多高处释放被引量:1
- 2002年
- 竖直平面内有一圆轨道与斜轨道光滑连接。让不同的物体 (如小滑块、小圆球、小圆柱体 )从斜轨道 h高处无初速释放。要使其落在圆轨道上指定点 (如轨道最低点 ) ,对它们的初始高度、脱离轨道的位置及飞行时间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解释了其原因。
- 郭守月
- 关键词:抛射体飞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