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4
相关作者:伍丹丹葛佳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氮分布
  • 1篇藻胆蛋白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上覆水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意义
  • 1篇水华
  • 1篇铜绿微囊藻
  • 1篇内源污染
  • 1篇谱特性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大小
  • 1篇微囊藻
  • 1篇污染
  • 1篇吸收光谱
  • 1篇茎尖
  • 1篇蓝藻
  • 1篇蓝藻水华
  • 1篇间隙水

机构

  • 4篇云南大学

作者

  • 2篇常学秀
  • 2篇黄丽娟
  • 2篇刘洁
  • 1篇王海龙
  • 1篇赵瑾
  • 1篇路程
  • 1篇付登高
  • 1篇段昌群
  • 1篇马志刚
  • 1篇张光飞
  • 1篇苏文华
  • 1篇葛佳
  • 1篇伍丹丹

传媒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云南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滇池水-沉积物界面氮分布特点及其对控制蓝藻水华的意义被引量:28
2005年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可以分为外源和内源,当湖泊的外源得到控制以后,内源营养盐的释放仍然可以发生富营养化,甚至爆发藻类水华.研究营养物质在水-沉积物界面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爆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总氮(TN)、氨态氮(NH+4-N)、硝态氮(NO-4-N3-N)和有机氮(ON)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①无论在草海还是外海,间隙水中TN,NH+及ON质量浓度均高于上覆水,说明底泥中的氮元素有向水体中扩散的趋势;②草海上覆水及间隙水中TN,NH+3-N质量浓度均高于外海,其受污染的程度比外海高.研究揭示了滇池底泥中氮分布区域和4-N和NO-垂直变化特征,阐明了内源氮负荷在湖泊富营养化中所起的作用.
黄丽娟常学秀刘洁王海龙赵瑾
关键词:内源污染间隙水上覆水
扇蕨绿色小球体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被引量:4
2010年
以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茎尖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绿色小球(GGB)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B5+6-BA 1.0 mg/L+NAA 0.5 mg/L(蔗糖2%)适合于诱导绿色小球(GGB);适合于绿色小球的增殖培养基是B5+6-BA 0.5 mg/L+NAA0.5 mg/L(蔗糖2%)和B5+6-BA 0.5 mg/L+NAA 0.2 mg/L(蔗糖2%);适合于芽生长的培养基是B5+NAA 0.1 mg/L+活性碳1 g/L(蔗糖2%)和B5+NAA 0.2 mg/L+活性碳1 g/L(蔗糖2%);1/2B5+NAA 0.5 mg/L(蔗糖2%)培养基适合于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100%。
葛佳路程伍丹丹张光飞苏文华
Ni元素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光谱特性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对蓝藻水华生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了不同浓度Ni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光谱特征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i元素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905)的生长、光谱特性及藻胆蛋白含量均有影响.①Ni元素在低质量浓度(<0.10μg/mL)下促进藻细胞生长,高质量浓度(0.30~1.00μg/mL)下抑制其生长;②Ni元素处理使藻细胞吸收光谱峰位红移、吸光值降低,表明Ni元素使叶绿素和藻胆蛋白变性,抑制了藻细胞的吸光能力;③Ni元素在较低质量浓度(<0.30μg/mL)下使藻胆蛋白的吸收峰值升高,在较高质量浓度(0.40~1.00μg/mL)下则使其降低;④Ni元素在低质量浓度(<0.30μg/mL)下会使藻蓝蛋白(PC)含量增加,高质量浓度(0.40~1.00μg/mL)下则使其减少;不论在高质量浓度还是低质量浓度下,均使别藻蓝蛋白(APC)含量减少.
刘洁常学秀黄丽娟马志刚
关键词:NI铜绿微囊藻吸收光谱藻胆蛋白
种子大小在森林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被引量:4
2004年
就种子大小与个体发育、种群动态和群落组成、结构与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着重阐述了不同大小的种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
付登高段昌群
关键词:种子大小生态学意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