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皮肤病医院
- 作品数:173 被引量:611H指数:10
- 相关作者:邹循辉蔡志凌赵卫华董佳辉张森淼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79例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IgM(TP IgM)抗体检测对梅毒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对79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并与甲苯胺红不加热反应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清TP IgM抗体在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潜伏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93.8%(15/16)、97.8%(45/46)和82.4%(14/17),与TRUST、TPPA比较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先天梅毒患者中,TRUST、TPPA、TP IgM阳性率分别为82.6%(14/23)、91.3%(21/23)和78.3%(18/23)。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诊断一期、二期梅毒及潜伏梅毒,敏感性等同于TRUST、TPPA,特异性更高,且在先天梅毒的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符合临床要求。
- 李利豪
- 关键词:梅毒IGM抗体免疫印迹法
- 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门诊湿疹病例 98例 ,其中急性湿疹 30例 ,亚急性湿疹 32例 ,慢性湿疹 36例 ,外用海普林软膏治疗 ,每日 3次 ,疗程 3周 ,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海普林软膏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有效率分别为 83.33%、75 .0 0 %、6 6 .6 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1 2 %。结论 :海普林软膏治疗湿疹有效。
- 王建东黄小雄
- 关键词:湿疹海普林软膏
- IgE在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试验疗效
- 2009年
- 许多过敏性疾病均可引起血清IgE值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升高,如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哮喘、寄生虫感染等。临床观察以及实验研究提示IgE在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24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总IgE值及血液EOS计数,来了解血清IgE值异常增高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血液EOS计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 余宝珠
-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IGE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过敏性皮肤病寄生虫感染
- 广东惠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门诊患者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中的感染及临床药敏情况。方法:对682例疑似NGU皮肤性病门诊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160例。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二者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92例、37例、31例。结论: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 杨观招赵卫华曾月静钟金城黄小雄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药物敏感测定
- 两种方案治疗早期梅毒患者血清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及血清学效果。方法103例早期梅毒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n=57)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头孢曲松钠2g/d连用10~15d,同时联合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k,共用2~3次;对照组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k,共用2~3次。结果治疗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达100%,平均阴转时间5.6d;对照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88.3%,平均阴转时间9.7d,两组差异显著(P<0.05和P<0.001)。结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高并能显著缩短梅毒血清阴转时间。
- 邹循辉宗国勇吴海娟
- 关键词:梅毒头孢曲松钠苄星青霉素血清学
- 惠州地区204例儿童慢性荨麻疹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过敏原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惠州地区儿童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抗体及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了解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儿童慢性荨麻疹204例,应用IgE抗体特异性过敏原检测试剂盒(ELISA法)检测血清IgE特异性抗体。结果 204例慢性荨麻疹患儿中总IgE阳性198例,阳性率为97.1%,196例患儿检测出过敏原,阳性率为96.1%,其中食入组主要为蛋黄46例(22.5%),牛奶42例(20.6%),蟹、虾40例(19.6%);吸入组主要为花粉、屋尘、尘螨76例(37.3%),蟑螂52例(25.5%)、猫狗毛发皮屑44例(21.6%)。食入组及吸入组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特异性过敏原在各阳性级别均有分布,总IgE均为(+++)级或(++)级。结论多数儿童慢性荨麻疹患者同时出现多种过敏原,其中主要食入因素有蛋黄、牛奶、蟹、虾,主要吸入因素主要为花粉、尘螨、蟑螂、猫狗毛发皮屑。
- 房晶晶陈辉吴海娟谢梅珍
- 关键词:儿童慢性荨麻疹IGE抗体
- 四环素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泛发性湿疹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观察四环素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临床确诊的泛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四环素联合西替利嗪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对照组40例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连续治疗4周,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环素联合西替利嗪片可有效治疗泛发性湿疹。
- 吴海娟
- 关键词:四环素西替利嗪泛发性湿疹
- 惠州市一般人群及性病门诊患者HIV及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 了解惠州市一般人群及性病门诊患者H1V及梅毒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2004年4—9月惠州市单位体检人员及性病门诊患者,采集血样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抗体;用甲苯胺红试验(TRUST)检测梅毒感染,阳性者再做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TRUST定量检测。结果 430名体检人员HIV均阴性;检出隐性梅毒3例,感染率为0.70%。275名性病门诊患者中检出HIV阳性1例,感染率为0.36%,梅毒23例,感染率为8.36%。结论 惠州市受检的一般人群中暂未发现HIV感染者,性病门诊患者的HIV感染率也较低;但性病门诊患者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 蔡宇辉蔡志凌钟金城
- 关键词:HIV梅毒
- COX-2和Ki-67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增殖指标K i-6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OX-2蛋白和K i-67蛋白在38例CA组织和15例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蛋白在CA组和正常皮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8.4%(26/38)和0,表达强度分别为3.921±0.254和0.883±0.088,二者在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K i-67蛋白在CA组和正常皮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4.2%(32/38)和60.0%(9/15),表达强度分别为0.234±0.021和0.05±0.006,二者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表达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2蛋白和K i-67蛋白之间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97,P<0.01)。结论COX-2在CA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与细胞的增殖有关。
- 黄小雄赵卫华邹循辉蔡志凌
- 关键词:COX-2KI-67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IL-2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3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51例正常对照的血清IL-22水平,比较两组血清IL-22水平的差异,评估银屑病患者IL-22水平与PASI之间的关系并对比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病例组治疗前血清IL-22的水平较对照组高(t′=8.578,P<0.01),且与PASI呈正相关(r=0.64,P<0.05)。治疗4周及8周后血清IL-22均较治疗前下降(q=6.994,P<0.05;q=9.501,P<0.05),PASI变化也表现了同样的趋势(q=36.27,48.26,P<0.05)。结论 IL-22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血清水平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
- 刘军麟邹循辉殷梅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2酶联免疫吸附法寻常型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