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9 被引量:54 H指数:5 相关作者: 张俊 柴宇超 胡洁云 傅旸 宋秀芳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间杂交种评价及其杂种优势分析及其杂交组合选育 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2个诱导系与25个单倍体诱导率呈现梯度变化的材料,采用NCII设计,组配了50个杂交组合,并对其诱导率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诱导性状的杂种优势不显著,F1代诱导率呈现出接近中亲值或略低于中亲值的特点,但F1的农艺性状较双亲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株高、雄穗长度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经筛选评价,2个杂交组合诱导率稳定在8.5%以上,可在今后的育种中加以利用。 徐小炜 董昕 黎亮 刘晨旭 张艳 刘文欣 陈绍江关键词:玉米 单倍体 杂交种 杂种优势 国家玉米审定品种数据库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品种管理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概况和我国玉米审定品种数据信息的管理现状,阐述了利用Visual Basic 6.0和SQL Server 2000软件构建国家玉米审定品种数据库的技术方法,初步建成了内容涵盖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抗病虫性、全国播种面积变化趋势等相关信息,同时具备快速检索和应用功能的数据库,为我国玉米育种及新品种的管理、推广提供了科学参考。 连灵燕 王建华 孙世贤关键词:玉米 品种审定 数据库 水稻第四染色体上穗粒数基因Gnp4的精细定位与互作分析 穗粒数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三大因素之一.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数目以及其上面着生的颖花数目决定水稻穗粒数的多少.本研究从田间发现一个自然稀穗突变体,命名为gnp4.该突变体在营养生长阶段与野生型各种性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生殖... 张战营 李金杰 姚国新 张洪亮 窦会景 史红丽 孙兴明 李自超关键词:水稻 遗传育种 穗粒数 基因定位 文献传递 雷蒙德氏棉叶绿体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高盐、低pH值法提取雷蒙德氏棉叶绿体DNA;通过物理剪切法获得随机断裂的DNA片段;剪切片段末端、补平修饰后与pCC1FOS载体连接;用噬菌体包装蛋白包装重组DNA,侵染大肠杆菌EPI300,构建了雷蒙德氏棉叶绿体基因组文库。对于叶绿体DNA剪切,以1 mL注射器中等速度吸打18次为最佳参数。叶绿体基因组Fosmid文库滴度为1×104 cfu.mL-1,插入片段大小平均为38 kb,最终筛选出39个克隆用于后续研究,覆盖叶绿体基因组9.2倍。以叶绿体特异标记筛选出能够覆盖雷蒙德氏棉叶绿体全基因组的6个克隆:F66,F46,F28,F8,F55和F3,为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基因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李朋波 薛龙飞 王彦霞 张曦 李召虎 华金平关键词:叶绿体DNA FOSMID文库 玉米代换系间种子贮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玉米自交系改良178是自交系178的代换系,本研究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室温贮藏试验,对这两个玉米自交系的耐贮藏性以及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揭示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活性的变化,对探索玉米种子耐贮藏能力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正楠 张红伟 王建华关键词:玉米 耐贮藏 脂肪氧化酶 陆地棉永久F2群体产量、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尽管通过常规表型选择培育了大量棉花新品种,但因遗传基础狭窄,近年来陆地棉育种选择进展缓慢。借助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以黄河流域大面积推广的陆地棉品种sGK9708(中棉所41选系)为母本... 李俊文 贾菲 孙福鼎 刘爱英 石玉真 龚举武 商海红 王涛 巩万奎 贾新合 华金平 袁有禄关键词:陆地棉 杂种优势 永久F2群体 分子标记 QTL 文献传递 高油玉米群体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5 2007年 以BHO高油玉米F2∶3家系为材料,应用主成分空间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了测定高油玉米子粒的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近红外校正模型。预处理分别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及直线相减等方法,主成分维数分别为5、9、9。验证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的校正和预测效果最好,其校正决定系数(R2cal)分别为0.950、0.973、0.976,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al)在0.918~0.948,各项误差(RMSEE、RMSECV、RMSEP)在0.305%~0.721%。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高油玉米完整子粒品质性状三成分模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较高,可以满足高油玉米群体大量样品无损品质分析的需要。 张俊 张义荣 卢宝红 宋秀芳 宋同明 李建生关键词:高油玉米 子粒品质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分析玉米籽粒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8 2009年 采用傅里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以294份中选的普通和高油玉米自交系以及高油玉米重组自交系为样品建立了玉米籽粒四种主要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和含油量的近红外光谱(NIRS)校正模型。其中,油酸、亚油酸和含油量的校正模型质量较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89,0.88和0.91,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86,0.84和0.92,相对分析误差(RSP(C))均大于2.5。软脂酸和硬脂酸的校正模型不够精确,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均小于0.80,相对分析误差(RSP(C))均小于2.5。通过实际预测进一步验证了油酸、亚油酸和含油量NIRS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模型可应用于玉米籽粒脂肪酸含量及油分含量大批量快速测定,对玉米油分的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杨小红 郭玉秋 傅旸 胡洁云 柴宇超 张义荣 李建生关键词:玉米籽粒 脂肪酸含量 近红外光谱 超甜玉米新品种—中农大甜419 2009年 李建生 刘光辉 王占生 刘波 王永辉 张义荣 郑艳萍 严建兵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玉米杂交种 育种过程 育种目标 二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