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系
- 作品数:40 被引量:69H指数:4
- 相关作者:詹小平欧阳章东杨徐昕赵清贵谭卫平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系长沙学院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数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更多>>
- 具有比率依赖型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脉冲系统的持久性(英文)
- 2016年
- 本文基于经典的阶段结构模型和Lotka-Volterra捕食模型,提出和研究了具有比率依赖型功能性反应模式的脉冲非自治两维时滞微分方程的周期性释放天敌在固定时刻对害虫控制的过程。得到了害虫灭绝周期解的全局吸引性和依赖于时滞和脉冲的人口模型持久性的条件.
- 杨徐昕王卫兵申建华
- 关键词:捕食系统脉冲微分方程
- 微分多项式fkQ[f]+P[f]的零点分布
- 该文讨论了亚纯函数及其微分多项式,fkQ[f]+P[f]例外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最新进展,并且为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 詹小平谭卫平
- 关键词:整函数亚纯函数例外集微分多项式
- 文献传递
- 关于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思考被引量:4
- 2014年
- 将数学史融入小学课堂具有激发学生兴趣、塑造优良品格、培养爱国情操的意义,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问题探究和课堂小结中融入数学史。在这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科学性、目的性、趣味性原则,密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陈秀琼
-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课堂
- 基于小波的曲线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小波分析多尺度特征可以替代B样条基,将多尺度特性带入到曲面之中.这样就可以将分辨率较高的曲面分解成小波系数组和分辨率较低的曲面.运用离散内积和非均匀B样条节点插入算法,根据整体光顺度,从曲面对应的最坏节点进行局部光顺,选择最坏节点的光顺区域,运用约束方程,在光顺界面边界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对细节部分迭代进行分解,控制误差.在光顺时又可以保持曲面的连续性.
- 胡玲
- 关键词:曲面光顺
- 完全二部图K_(3,3)与星S_n的积图的交叉数被引量:1
- 2014年
- 确定图的交叉数是NP-完全问题.目前有关完全二部图与星图的积图的交叉数结果并不多.引入了一些新的收缩技巧,建立了积图K_(3,3)□S_n与完全三部图K_(3,3,n)之间的交叉数关系.从而,为进一步完全确定积图K_(3,3)□S_n的交叉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欧阳章东黄元秋
- 关键词:完全二部图星图交叉数
- 一类具有连续变量的偶数阶中立型差分方程的振动性
- 2013年
- 研究了一类具有连续变量的偶数阶中立型差分方程的振动性,通过利用累次积分变换和一些新的技巧,给出了这类方程的一些振动准则.
- 吕定洋
- 关键词:差分方程偶数阶振动性
-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方案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课程方案的设置是人才培养要求的体现,课程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较之于世界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并且长期缺乏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方案,因此,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的选择和课程方案的设置一直处于摸索状态。选取较早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和南京晓庄学院为研究对象。
- 欧阳君戴建宇
-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程方案英语方向教育见习本科专业课程课程
-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的提升被引量:10
- 2013年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维"目标,这就要求小数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数学味,要能体现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教材的地位,以稳步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必须巧设情景、构思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驾御能力,精心搭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技能,提升教师备课、说课的技能。
- 李明亮曾鹏
-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情景教学方法
- 具连续变量的变系数偶数阶差分方程的有界振动被引量:2
- 2014年
- 研究时滞差分方程解的性质在理论和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借助研究离散变量的差分方程振动性的一般方法,研究了一类具有连续变量的变系数偶数阶中立型差分方程的有界解的振动性,给出了有界解振动的几个充分条件.
- 黄梅
- 关键词:差分方程有界解最终正解
- 关于事件域教学上的一些思考
- 2012年
- 事件域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事件域的引入有利于规范概率论的理论.本文对事件域做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事件域引入的含义,解决了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事件域时的一些疑惑.
- 赵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