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作品数:32 被引量:117H指数:6
相关作者:黄永年雷巧玲陆三强袁林王七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2篇历史地理
  • 8篇社会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唐代
  • 5篇古籍
  • 4篇太平广记
  • 4篇《太平广记》
  • 3篇古籍整理
  • 2篇地理
  • 2篇玄宗
  • 2篇演义
  • 2篇唐玄宗
  • 2篇墓志
  • 2篇古籍整理研究
  • 2篇发微
  • 2篇北齐
  • 2篇成书
  • 1篇大业
  • 1篇点校
  • 1篇点校本
  • 1篇典籍
  • 1篇典籍文化
  • 1篇典籍研究

机构

  • 3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学...
  • 1篇西安通信学院

作者

  • 8篇黄永年
  • 5篇贾二强
  • 3篇周晓薇
  • 3篇杨朝霞
  • 2篇雷巧玲
  • 1篇王雪玲
  • 1篇王雪
  • 1篇魏均
  • 1篇王七一
  • 1篇刘淑萍
  • 1篇马雪芹
  • 1篇陆三强
  • 1篇张艳云
  • 1篇袁林
  • 1篇段塔丽
  • 1篇贺金娥

传媒

  • 1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典籍与文...
  • 3篇中国历史地理...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文献
  • 1篇江苏图书馆学...
  • 1篇图书馆论坛
  • 1篇津图学刊
  • 1篇古籍研究
  • 1篇中国书画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5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3篇199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游记》天门阵故事抄袭《杨家府演义》考辨被引量:4
1993年
将《杨家府演义》、《东游记》二书加以比较,并从天门阵故事的7个方面予以考辨,可知《东游记》一书所述天门阵故事乃是节略抄袭《杨家府演义》而成,《杨家府演义》的成书年代早于《东游记》。
周晓薇
关键词:《杨家府演义》辨伪成书年代
古代簪笔制度探微被引量:1
2001年
周晓薇
关键词:汉墓画像石出土史料官吏
论清代的太谷教——从《老残游记》谈起
1997年
太谷教是清代中后期颇具影响的民间宗教。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涉及该教的记载零碎且片面,而其自身的文献又多散佚,以致长期以来,该教流传的史实及相关教义,几近湮灭,知者寥寥。以晚清小说《老残游记》切入,对太谷教创立、发展及传承,加以考述,可廓清其历史演化轨迹。尤其是就学术界颇存歧见的属性及相关问题。
贾二强王雪
关键词:清代中后期民间宗教三教合一
篆刻艺术六论
2004年
一、篆刻是不是艺术篆刻,即刻印章。古之印章多铜铸,明清以来多刀刻,其文字常用小篆、缪篆,因此通称之曰篆刻。印章本是实用之物,如姓名印、收藏印、官印(今所谓公章),都是为了用,非实用的闲章是少数。实用之物不一定都谈得上艺术,如刻字店里的橡皮公章和水头、化学私章,一律楷体简化字,虽能用,但不能算艺术,只有够水平的才算艺术。
黄永年
关键词:篆刻艺术汉印缪篆赵之谦篆法
“甘露之变”发微被引量:2
1995年
除掉王守澄等人之后,唐文宗的目的并未达到,他参与了“甘露之变”,然而并没有全部诛灭宦官的意图。李训与郑注在去宦取得一定成绩后,二人的矛盾日益加大,为了争取主动,郑注要求出镇风翔,并制定了浐水之行汁划;而李训为了抢占先功,则提前将自己的甘露计划付诸实践。“甘露之变”失败后,文宗未被废杀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薛季棱、刘弘逸等宦官的重用。
雷巧玲
关键词:唐代甘露之变唐文宗宦官
论北齐的文化被引量:16
1994年
北齐高氏之鲜卑化为人所共知,乃颜之推必历砥柱之险东奔北齐,至齐亡后仍内齐外周者,实缘北齐社会经济文化之优于北周,读《隋书·地理志》便可证实,而陈寅恪先生所述隋唐制度之多承北齐不承北周,据此亦可得合理解释。
黄永年
关键词:颜之推陈寅恪
所谓“腾龙宝刀”
2001年
刘淑萍
关键词:关羽民俗学个人崇拜
充分利用旧方志 深入发掘其价值
1999年
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地方志的调查评估,指出旧方志有着丰富的内容,对它的利用已取得不少成果,提出要重视旧方志的开发,深入挖掘其价值。
杨朝霞
关键词:旧方志善本古籍
治学浅谈被引量:2
2002年
<文史知识>要我给'治学之道'写文章.我想既称'治学之道'就得讲大道理,讲大道理至少要把我大半辈子的事情好好总结,目前实在挤不出时间.何况即使挤了时间,可谈不出大道理来也够丢脸.不如老老实实叫'浅谈'.谈得对的地方来句套话'可供参考',不对则尽可付之一笑.无非浪费点纸张油墨和印刷工人同志的精力,尚不致构成大过失.
黄永年
关键词:治学经验历史学家治学态度治学方法
重评张鷟被引量:2
1992年
张鷟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有胆识,文学上有才华、有贡献的有识之士,旧史家认为他“讪短朝政”,“不持士行”;其作品被认为是“琐尾(?)裂”之下作,“猥亵淫靡”之小记。近现代一些史家对此表示认可,并进而指斥他为“无行文人”。然而,大量事实说明张■所“讪短”的正是当时朝政的弊端所在,所“不持”的也是封建统治者为士大夫所规定的言行规范。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马雪芹
关键词:张鷟《朝野佥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