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文学院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所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4
- 相关作者:钟顺兰朱爱金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五邑华侨对江门建省辖市的重要贡献——纪念江门建市80周年被引量:2
- 2006年
- 1925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将江门埠升格为省辖市,这是江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江门从1902年对外开埠后社会经济及市政建设迅速发展的结果。五邑华侨对江门交通运输业、工业、房地产业、商业和银信金融业等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江门成为省辖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 梅伟强
- 关键词:地方志
- 开平碉楼的设计被引量:4
- 2006年
- 千姿百态的开平碉楼为谁设计?如何设计?一直是开平碉楼研究的一个谜,又是必须解决的基础课题之一。通过田野调查、碉楼文书收集与对知情人的采访,可以判定开平碉楼的设计有外国设计师、中国设计师、乡村工匠的贡献,三类设计师的设计各有特点,又存在着相互影响、借鉴的关系。
- 张国雄
- 关键词:开平碉楼设计师乡土建筑
- 知识经济与文化建设
- 2000年
- 为适应我国经济、政治健康发展的需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必须注重四方面的工作: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教育、公德教育、生存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中外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 张运华
- 关键词:知识经济文化建设科技文化素质
- 近代五邑侨乡“口供纸”探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口供纸”是起源于美国排华时期的一种移民资料,其使用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它集中出现在有“美国华侨之乡”称谓的五邑侨乡,其中台山、开平最多。口供纸的运用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国际移民形式。口供纸产生的背景和类型、制作方式独具特点,国内的华侨历史研究对此注意很少。
- 张国雄
- 关键词:五邑侨乡
- 信仰虔诚 人神共居 中西融合——开平民间信仰文化的特色
- 2007年
- 民间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华侨之乡”——开平,有着独特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经过长时期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开平积淀形成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开平民间信仰文化最显著的特色是信仰虔诚,人神共居,中西融合。
- 梅伟强
- 关键词:中西融合民间信仰文化
- 五邑侨乡“口供纸”的内容与价值被引量:6
- 2007年
- 口供纸是五邑侨乡在美国实施排华政策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移民文献,以台山、开平最多。这种"编写"的文献,结构大同小异,内容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过,从总体看是虚中有实、假中带真。因此,口供纸仍然是研究华侨华人历史和侨乡文化的重要文献。
- 张国雄
- 关键词:五邑侨乡
- “在园侨乡文化论坛”在开平市举行
- 2005年
- 梅伟强
- 关键词:文化侨乡市人民政府同乡会
- 五邑侨乡国际移民的社会心理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五邑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一百多年来,五邑地区大量人口持续不断地移居海外。其国际移民传统有明显的社会心理特征,形成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因,可以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对个体的影响角度来探讨。
- 刘进钟顺兰朱爱金
- 关键词:五邑侨乡国际移民社会心理
- 陈献章实现“自然之乐”境界的修持途径对道家思想的认同被引量:2
- 2006年
- 境界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质和特点,陈白沙在建构其心学基本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自然之乐”的境界之学。为了实现明朗澄彻的“自然之乐”境界,白沙提出了致虚、守静、自得的主要修持途径。这些途径体现了白沙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 张运华
- 关键词:陈白沙道家
- 试析开平碉楼的功能——侨乡文书研究之三被引量:5
- 2004年
- 开平碉楼除了以往研究中较多注意的防御和居住功能外,从社会背景、地理环境、与村落的关系、民众心理和碉楼使用等方面考察,还具有防洪、办学、村落环境构件和社会心理、习尚承载等功能。它全面反映出近代开平侨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众心理等的变化,包蕴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 张国雄
- 关键词: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