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6H指数:8
- 相关作者:叶琳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多源同步数据的闽江下游悬浮物定量遥感被引量:13
- 2008年
- 利用2006-09-18的同步Landsat TM数据、水面实测光谱数据和现场水样数据,研究了闽江下游的悬浮物,在这3种同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别基于实测光谱与影像光谱的悬浮物遥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实测光谱数据在690nm波长处,归一化光谱反射率与悬浮物浓度达到最大正相关,由690nm和530nm二处的反射率构成的比值预测模型与实测悬浮物浓度的拟合精度最高,最佳拟合模型可表达为SS=116.2(R690/R530)-33.4.TM影像各波段中以(TM2+TM3)2波段组合与实测悬浮物浓度的相关性最佳,由其所建立的影像光谱预测模型与实测悬浮物浓度的拟合精度最高,最佳拟合模型可表达为SS=3793.7(RTM3+RTM2)2-16.5.模型的精度评价表明,实测光谱模型的预测能力要强于影像光谱模型,但二者差异不大,在缺乏地面实测光谱数据时,基于影像光谱的遥感定量模型仍不失为一种预测悬浮物浓度的有效方法,其对闽江下游悬浮物浓度的反演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该区域悬浮物浓度分布的空间差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 温小乐徐涵秋
- 关键词:实测光谱TM影像悬浮物
- HMGMRF模型及其在高分辨率影像分割中的应用
- 2009年
- 通过修改离差预测的方式,对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Gauss Markov Random Field)模型加以改进,提出层次型多光谱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Hierarchical Multispectral Gauss Markov RandomField,HMGMRF)模型及其相应的分割算法。影像分割时,先通过HMGMRF模型分析地物在各波段光谱特征的变化趋势(即地物各波段的纹理特征),期间结合了"谱间相关"这一特性,将离差预测时的邻域空间由原先的单层扩展为多层,增加了纹理特征的维度,从而提高了模型在描述纹理特征方面的能力;接着,基于贝叶斯原理,采用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对各类地物的模型参数进行迭代估算;最后,基于增强型纹理特征,依据MAP(Maximum A Posteriori)原则,实现影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HMGMRF模型的分割算法具有较强的识别地物能力,可以获得较高的分割精度。
- 孙小丹徐涵秋
- 关键词:高分辨率影像
- 一种基于水平集方法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主要道路信息的算法被引量:9
- 2010年
- 以IKONOS多光谱影像为例,提出了一种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主要道路的方法。首先,利用矢量图像梯度算法获取道路的边缘。然后,通过分析各类地物在IKONOS多光谱波段中的光谱特征,发现绿光与近红外波段的差值影像,不仅能较为有效地区分道路与植被、水体和裸土的信息,而且能减小道路建筑材质不同引起的道路光谱信息的异质性。再利用旋转不变Gabor小波方法获取影像的纹理特征,进一步区分道路与建筑物。在水平集理论框架下,用速度函数将道路的梯度、光谱、纹理特征结合起来,用快速行进算法提取道路。最后,用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提取结果的优化。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实用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两个云覆盖情况不同的实验区,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能有效地从IKONOS影像中提取主要道路信息,且在薄云覆盖区域依然有效。
- 吴学文徐涵秋
- 关键词:遥感水平集方法IKONOS影像
- 近20年来福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遥感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以1986、1996和2006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法分类,并以同期高分辨率的SPOT5影像进行分类后处理,最后分类后变化检测法监测了福州市1986~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转移模式。结果表明,福州市近20年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乡建筑用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耕地数量却在不断下降。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府决策等因素是福州市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 叶琳徐涵秋
- 关键词:遥感土地利用变化
- 近年来闽江福州段水域悬浮物时空变化的遥感分析
- 基于同步的影像光谱数据和实测水质数据建立的悬浮物定量遥感模型,揭示了2001-2006年间闽江福州段水域的悬浮物浓度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闽江福州段悬浮物浓度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在此五年间,...
- 温小乐徐涵秋
- 关键词:闽江下游悬浮物遥感数据
- 可调型Ising模型及其在高分辨率影像主干道提取中的应用
- 2009年
- 结合基于随机场理论的影像分类技术,提出高分辨率影像的主干道提取算法.在影像分类时,通过Ising模型将像元空间上下文关系融入到分类中.为避免由Ising模型的"边缘模糊"现象,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并提出可调型Ising模型.新模型通过对边缘处和区域内的像元施以不同强度的类型平滑操作,不仅避免了"边缘模糊"现象,而且还有效地屏蔽了主干道区域内噪声和细节信息的干扰,提高了分类结果中该区域的完整性.最后,根据几何形状特征在分类结果中对主干道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相比基于K均值聚类法和基于Ising模型分割算法的提取结果,本文算法在区域完整性和边缘类型判别精确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 孙小丹徐涵秋
- 关键词:影像主干道ISING模型
- 近20年闽江福州段水域悬浮物时空变化的遥感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利用同步的遥感影像光谱信息和实测水质数据建立了闽江福州段的悬浮物遥感模型,结合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分析了闽江福州段水域在1986~2006年间悬浮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悬浮物定量遥感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揭示研究水域长期的水质变化规律.总体而言,闽江福州段的悬浮物浓度在这20年间稳中有降,悬浮物浓度不变和浓度下降的水域面积比例分别占到35.59%和45·79%,而高悬浮物浓度的水域面积所占比例则从8.52%下降至0.13%,整体水质趋于好转;但仍有局部水域的悬浮物浓度在此期间呈现上升的趋势,水质有所恶化,这主要是受到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污水直接排放的影响.
- 温小乐徐涵秋
- 关键词:遥感模型
- 一种基于指数的新型遥感建筑用地指数及其生态环境意义被引量:47
- 2007年
- 城市建筑用地是一种复杂的土地利用类型,在电磁波反射光谱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很难用简单的方法将其从遥感影像中准确地提取出来。在详细研究了城市建筑用地的光谱特征以后,创建了一种不直接采用影像的原始波段,而是采用由它们衍生的3个指数波段来构成新型建筑用地指数(IBI)。通过对ASTER和Landsat ETM+两种多光谱影像进行的实验表明,新指数除了能够有效地增强影像中的建筑用地信息外,还能和植被指数、水体指数一样,用于进行数值运算,从而实现了建筑用地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对厦门、福州两城市的实例分析表明,新的建筑指数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进一步发现,建筑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指数函数关系,说明高建筑用地比例地区的升温效应要明显高于低建筑用地比例地区,因此,对城市热岛的形成起着更大的作用。
- 徐涵秋
- 关键词:生态环境遥感影像处理
- 基于语义相关的面向对象林地信息提取被引量:3
- 2009年
- 基于地物间的语义相关关系,结合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高分辨率影像的林地信息提取方法,包括影像分割和林地信息提取2大步骤;并以福州市2003年6月成像的IKONOS卫星影像数据为例进行了林地信息提取实验。结果表明:①通过模糊和最近邻2种分类技术分别完成植被、林地信息的提取,提高了提取过程的合理性;②以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信息提取,不仅能避免细节信息的干扰,还能利用影像的纹理信息,这相当于对影像数据进行了优化,提取结果的精度和完整性均得到了提高。
- 孙小丹
- 关键词:高分辨率影像影像分割语义相关面向对象
- Landsat遥感影像正规化处理的模型比较研究被引量:22
- 2008年
- 卫星遥感影像在接收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使影像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不同时相的影像也会因为成像时光照和大气条件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因此,在使用遥感影像之前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辐射校正。目前,主要用于辐射校正的两种基于影像的正规化模型分别是Markham和Irish等人提出的校正日照差异的正规化模型(ICM)和美国尤他州立大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新近提出的日照大气综合校正模型(IACM/IACMt)。本文以三对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例,利用不变特征地物法求出各影像的相对噪音、RMSE和斜率,并用这些指标来对模型进行定量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当不同时相影像之间的季相、太阳天顶角和大气条件有较大差别时,经过正规化处理的遥感影像的噪音和RMSE比未经正规化处理的影像得以明显降低,且斜率更接近于1,镶嵌接缝淡化,效果更好。但如果遥感影像之间的季相一致、成像时的太阳天顶角接近,且影像晴空无云的话,则经过正规化处理的影像和未经该处理的影像之间的区别并不大。就正规化模型之间的对比而言,当影像无明显的大气影响时,ICM要好于IACM;但当受到明显的大气影响时,带有τ值的IACMt模型更好。
- 徐涵秋
- 关键词:遥感影像处理辐射校正LANDSAT反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