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煤矿医学院
- 作品数:19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巍伟查文安杨宇明崔广海张卫东更多>>
- 相关机构:遵义医院广东医科大学河北省医科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张子维医案
- 1983年
- 丰润县中医院院长,我省名老中医张子维老大夫,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精于中医内科,旁通外、妇、儿、眼诸科。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人在毕业实习期间,有幸跟随张老学习,受益颇深。今将张老部分临床处方用药的经验介绍如下: 立法组方一方多义张老在临证中,从不拘泥古方,墨守成方。临床上各种病证交错繁杂。况且人的体质各异,生活条件和习惯千差万别。所以临证遣方必须灵活多变,师前人之法,而自出机杼,
- 魏春山
- 关键词:医案中医临床名老中医中医内科
- C-myc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凋亡关系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 研究c-myc蛋白在甲状腺癌(TC)中的表达与凋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收集48例甲状腺癌和39例甲状腺瘤(TA)标本,用免疫组化EnVision^MT法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AI)。结果 c-myc蛋白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瘤中的表达强度分别为59.19±19.28(45/48)、27、53±13.25(19/39):AI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瘤中分别为0.40±0.38(34/48)、0.15±0.21(7/39)。c-myc蛋白表达和AI在腺癌和腺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myc和AI共同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作用。
- 成克伦罗泊涛杨宇明钟丽萍李德祥
- 关键词:甲状腺癌C-MYC凋亡
- 大脑后动脉外侧段及其皮质支的观察
- 1984年
- 用50例成人脑,在肉眼和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大脑后动脉外侧段及其皮质支。外侧段有单干型和双干型。按分布区皮质支有颞下前、中、后动脉,枕动脉、距状动脉和顶枕动脉。而顶枕动脉分布区常有变化,因此,在大脑内侧面,大脑前、后动脉分布区的界线也有变化。
- 蒋美智孙泽民刘学钧王福德
- 关键词:大脑后动脉支数干型计量单位枕动脉皮质
- 甲状腺肿瘤细胞PCNA和Ki-67抗原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 (PCNA)、Ki-67增殖抗原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关系 ,并探讨它们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MT法对 76例甲状腺肿瘤细胞的PCNA和Ki-67进行检测。结果 3 9例甲状腺腺瘤PCNA指数和Ki-67指数分别为 0 16± 0 0 9( 3 9/ 3 9) ,1 49± 1 15 ( 3 9/ 3 9) ;3 7例甲状腺腺癌PCNA指数和Ki -67指数分别为 0 43± 0 3 1( 3 7/ 3 7) ,2 13± 1 5 2 ( 3 7/ 3 7) ,PCNA指数和Ki-67指数在腺瘤组和腺癌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CNA指数和Ki -67指数呈正相关 (rs =0 2 61,P <0 0 5 )。结论 PCNA指数可作为鉴别非嗜酸性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 ,可能对甲状腺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意义 ;Ki-67指数可作为滤泡性腺瘤和滤泡性腺癌鉴别诊断的依据。甲状腺乳头状腺瘤可能具有恶性潜能。
- 成克伦罗泊涛杨宇明李德祥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PCNAKI-67抗原肿瘤生物学
- 大脑前动脉交通后部及其皮质支(大脑前动脉研究之二)
- 1981年
- 观察了50例国人成年脑的大脑前动脉交通后部及其皮质支的数目、走行、分支和分布,并测量了主要动脉的管径。1.大脑前动脉交通后部可分上升和水平两段。水平段分单干和双干二型。单干型又分胼周动脉亚型和胼缘动脉亚型。前者占52.0±5.00%,后者占15.0±3.57%。胼周动脉出现率为99.0±0.99%,胼缘动脉出现率为53.0±4.98%。2.单干型者发出皮质支5~9条,双干型者胼周动脉发出1~4支,主要是楔前动脉和中央旁动脉;胼缘动脉发出3~6条,主要是前、中、后内侧支。眶动脉和额极动脉多发自上升段。3.各皮质支多数为一条,少数为2或3条。其中中央旁动脉二条者占多数。各支始部可为独立干,也可与邻近脉共干。4.皮质支的分布范围,在半球内侧面后端多数到楔前叶的中或后部;在背外侧面额前、中、后内侧支达额上沟,少数达额中回上部,中央旁动脉达中央前、后回上1/5~1/4。在额叶底面,眶动脉多达眶内侧回。5.胼周动脉凹侧和大脑前动脉上升段还发出数支细小支至胼胝体。其中胼胝体压部动脉和胼胝体前动脉的位置较恒定。6.各主要动脉的管径,胼周动脉平均为1.66±0.40毫米,胼缘动脉为1.62±0.32毫米。皮质支中中央旁动脉和楔前动脉较粗。前者为1.06±0.26毫米,后者为1.09±0.26毫米。
- 李淑芬张廷才
- 关键词:大脑前动脉皮质
- 实验性家兔脊髓损伤治疗后的超微结构观察
- 1985年
- 本实验继上文报告[1]设置治疗组,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家兔,于伤后给予治疗。用JEM—100CXK电镜观察治疗前、后脊髓的超微结构变化,评论本疗法的效果。
- 冠用礼张瑞祥张松林顾跃臣
- 关键词:儿茶酚胺利血平
- 松果体血管的显微解剖
- 1984年
- 本文报道用体视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在46例成人脑标本上观察并测量了松果体的动脉,在10例标本上观察了松果体的静脉。松果体的动脉依数目可分为单支、双支、三支和多支四种类型。其中单支型占54.55%,双支型占34.09%。动脉的主要来源为脉络膜后内侧动脉,占69.72%;其次为四叠体动脉,占28.87%。仅有一个动脉来源者占76.14%,有上述双重动脉来源者占23.86%。松果体动脉起点部位多在上丘与松果体间隐窝内(占46.67%),少数在上丘外侧或胼胝体压部下方等处。其行程长度为0.2~38.4 mm,向前或向内走行,多数在松果体体部侧方入腺体。然后在松果体囊上、囊外或囊内实质表面分支,分布于腺体。按其分支形式可分四种类型、10种亚型。动脉管的外径平均0.30±0.08 mm,内径平均0.21±0.07 mm。松果体的静脉有一对主干——脉络膜松果体静脉。它起自第三脑室脉络丛,向后经松果体腹外侧,收集同侧的松果体背侧和腹侧静脉,末端在松果体顶部两侧会合成松果体奇静脉或分别注入大脑大静脉。
- 李淑芬孙泽民
- 关键词:走行脉络膜葡萄膜血管
- N-取代苯氨基乙酸与第一系列过渡金属的配合物的结构研究
- 1996年
- 制备了不同取代基的N-取代苯氨基乙酸金属配合物M(R-PhG)n(其中M=Cr(3+),Mn(2+),Co(2+),Ni(2+),Cu(2+);R=p-CH3,m-CH3O,p-CH3O,p-C1,m-C1;PhG=C6H4NHCH2COO-)并对它们进了元素分析,差热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以及磁化率的测定。对它们从组成,热稳定性,磁性,及空间的构型进行了探讨。
- 刘月霞边洪荣
-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N-取代磁矩构型
- 教育子女的艺术--读《傅雷家书》札记
- 1985年
-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子女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历史曾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家训”应该如何教育子女?读一下《傅雷家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教育子女首先要碰到怎祥看待子女,如何认识教育子女的问题。这是教育子女的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受传统的影响,有许多人把子女仅仅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教育好子女只是为了光宗耀祖,老来有所寄养,得以享清福。傅雷认为;子女并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属于社会,属于人民。“
- 唐民
- 关键词:子女私有财产艺术札记
- 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红毛癣菌(trichophytonrubrum,T.r)的体外抑菌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LSIM38一P方案,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株红色毛癣菌体外对RE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观察红色毛癣菌经亚浓度RES作用后电镜下菌体形态超微结构变化,探讨抑菌机制。结果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0.064mg/ml;电镜下观察经0.032mg/ml RES处理的红色毛癣菌:菌丝出现明显的破坏性改变,表层有断裂皱褶,细胞质内多空泡,内含物流失,胞内出现大片空白区,结构凌乱无序;孢子内细胞核核膜不清,核质散乱;细胞器消失或皱缩。结论白藜芦醇在较低浓度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王鑫李永军张瑞付杰李巍伟薛文颖
- 关键词:白藜芦醇红色毛癣菌最低抑菌浓度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