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西安交通大学纳米薄膜与生物材料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纳米薄膜与生物材料研究中心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原子
  • 3篇激发态
  • 3篇激发态原子
  • 3篇范德瓦尔斯
  • 2篇英文
  • 2篇金属
  • 2篇光学
  • 2篇F
  • 1篇原子介质
  • 1篇射频磁控
  • 1篇射频磁控溅射
  • 1篇四波混频
  • 1篇自愈
  • 1篇介质
  • 1篇金属表面
  • 1篇可约
  • 1篇基态
  • 1篇基态原子
  • 1篇激光
  • 1篇激光光学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西安文理学院

作者

  • 7篇李莉
  • 7篇李院院
  • 7篇徐可为
  • 5篇张彦鹏
  • 4篇魏奶萍
  • 4篇赵小侠
  • 2篇李姝丽
  • 2篇张相武
  • 2篇张云哲
  • 1篇成桢
  • 1篇杨睿
  • 1篇张贻齐

传媒

  • 3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计算物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精细能级中^(133)C_S激发态(|6~2D_(3/2)F>)原子与理想金属表面间范德瓦尔斯作用系数C_3的估算
2016年
利用碱金属原子与理想金属表面间范德瓦尔斯(vd W)作用势和不可约张量方法,导出超精细能级中碱金属原子特定量子态C3的解析表达式,完成133CS原子62D3/2(F=2,3,4,5)的C3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的增大,C3增大,z(原子与金属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变时,铯原子与理想金属表面间vd W作用增强.同时对于由电四极矩作用产生的C31效果因贡献不显著,C3数值结果并未见到有异常波动现象.
魏奶萍赵小侠李莉张彦鹏李院院徐可为
关键词:不可约张量激发态原子
均匀原子介质中四波混频产生艾里光束的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了均匀原子介质中借助四波混频(FWM)产生的艾里光束。发现纯FWM(PFWM)及缀饰FWM(DFWM)过程产生的艾里光束均表现出抛物线路径加速的动力学特征,其加速率可通过调整作用于系统的外加光场的失谐量及强度得到显著改变。由于缀饰场的作用使得共振原子的原子相干及折射率产生非线性变化,DFWM信号的增强(抑制)及偏转位置的改变可简单通过调整缀饰场的失谐实现。这种FWM产生的艾里光束可望用于光能量传输、共振粒子操控及光信息处理。
李莉李姝丽张云哲李院院徐可为
关键词:四波混频
共振原子选择反射艾里光束的自愈(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了囚禁于两电介质面间级联三能级原子的选择反射(SR)艾里光束的自愈现象。建立了计算电介质与共振原子界面处艾里光束SR光谱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探测艾里光束在法向及斜入射的情形下其选择反射光束均表现出自愈行为,法向入射情形下出现了很大的间断。研究还发现,探测光的失谐量及耦合光的强度均可调制SR艾里光束的光谱,其调制来自于原子辐射的各向异性、增强或减弱。强耦合光产生的原子缀饰态相干效应及交流斯塔克效应是原子辐射增强或减弱的主要原因。这种SR艾里光束在共振粒子特性的空间探测、共振粒子的操控及光信息存储与通信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莉赵小侠朱君凡李院院张贻齐张彦鹏徐可为
关键词:激光光学自愈
超精细能级中^(133)Cs激发态|6~2P_(3/2)F〉(F=2,3,4,5)原子与理想金属表面间范德瓦尔斯作用系数C_3的估算
2016年
利用碱金属原子与理想金属表面间范德瓦尔斯(vd W)作用势和不可约张量方法,计算^(133)Cs激发态|6~2P_(3/2)F〉(F=2,3,4,5)原子超精细结构的C_3系数.数值分别为:4.338 5 k Hz·μm^3、4.361 9 k Hz·μm^3、4.368 0及4.346 7 k Hz·μm^3.与其它理论数据和实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得到的^(133)Cs激发态|6~2P_(3/2)F〉(F=2,3,4,5)原子的C_3数值是可靠的.
魏奶萍赵小侠李莉张彦鹏李院院徐可为
关键词:激发态原子
微量Al掺杂对溅射于玻璃衬底的SnO2薄膜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射频(RF)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低浓度Al掺杂(≤1mol%)的SnO2系列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红外光谱仪及光致发光(PL)实验,展现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及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当Al浓度增加时,薄膜晶格常数c减小,表明Al原子成功替代Sn原子并产生了大量的氧空位。在400~800 nm的可见光范围,薄膜的平均透射率可达88%以上。当Al浓度持续增加时,由于Burstein-Moss(BM)效应使薄膜带隙增宽。此外,测量发现,在265 nm波长的光激发下,所制备薄膜的PL谱具有典型的近边带和深能级辐射发光,其峰值随A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李院院张子怡管佳豪李莉李姝丽成桢杨睿张云哲赵小侠徐可为
关键词:SNO2薄膜射频磁控溅射光学特性
基态原子与理想金属Au表面间的范德瓦尔斯作用及超精细能级C_3的估算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了基态碱金属原子与理想金属Au表面间的范德瓦尔斯(vdW)作用.通过分析电四极跃迁对vdW的贡献,构建了计算碱金属原子的超精细能级与理想金属表面间vdW作用系数C3的理论模型.以85 Rb、133Cs为例,计算了其基态原子超精细能级的C3系数.其中85 Rb:52S1/2(F=2)及52S1/2(F=3)对应的C3系数分别为:2.2409 KHzμm3及2.2425 KHzμm3;133 Cs:62S1/2(F=3)及62S1/2(F=4)分别对应2.4480KHzμm3及2.4538KHzμm3.研究还发现随着F的增大,C3增大,z(原子与金属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变时,原子与理想金属表面间vdW作用增强.这一研究在实现原子囚禁及介质表面量子反射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魏奶萍李莉张相武张彦鹏李院院徐可为
关键词:基态原子
超精细能级中^(85)Rb激发态(|5~2P_(1/2)F>、|5~2P_(3/2)F>)原子与理想金属表面间范德瓦尔斯作用系数C_3的估算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碱金属原子与理想金属表面间范德瓦尔斯(vdW)作用势和不可约张量方法,首次计算了85 Rb激发态52P1/2(F=2,3)及52P3/2(F=1,2,3,4)原子超精细结构的C3系数.数值分别对应为:4.0542 KHzμm3、4.0553 KHzμm3及4.3012 KHzμm3、4.3312 KHzμm3、4.3369 KHzμm3、4.3104 KHzμm3.为了说明其结果的准确性,还与其他作者的理论数据和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得到的85 Rb激发态52P1/2(F=2,3)及52P3/2(F=1,2,3,4)原子的C3数值是可靠的.
魏奶萍李莉张相武张彦鹏李院院徐可为
关键词:激发态原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