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 作品数:50 被引量:450H指数:9
- 相关作者:张昭阳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现实生活世界──实践观点的哲学理论视界被引量:7
- 1995年
- 现实生活世界──实践观点的哲学理论视界贺来人就是人的世界,人对世界的不同理解呈现的其实是关于人自身形象的不同观点,人与世界是相等的,但这不是指物理长短和数学大小的相等,而是指历史的即实践的相等。因此,考察人创造和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便成为揭示实践观点人...
- 贺来
- 关键词:现实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哲学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现代哲学
- 全文增补中
- 别了,传统理性主义时代——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观变革被引量:9
- 1993年
- 一、传统理性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随着21世纪的迫近,社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社会发展观是对社会的前景、变迁的道路和规律诸问题的理论思考。最初,社会发展观作为人类的生存意识表现出来,体现着人类对整体的未来和归宿的生存焦虑。古罗马诗哲卢克莱修抒发了这种焦虑:“永远是那同样的对生命的焦渴,/苦恼着张大着嘴巴的我们,/并且总不知道未来将带来什么命运,/或者机会可能带来的是什么东西,/或者怎样的结果正在等待着我们。”
- 高清海邴正
- 关键词: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迪尔凯姆本体
- 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被引量:101
- 1996年
- 人是哲学的主题和实质。探讨未来哲学的状态,就必须了解未来的人将会怎样,因为,迄今哲学所经历的形态也就是人所经历的发展状态和理性映照,人的未来发展是理解哲学未来发展的支点。 无论是了解人的未来发展还是理解哲学的未来发展,都聚焦在对于类存在即对人的“类”的本性和特征的理解上。人类在经历了群体本位、个体本位之后,正在走向类本位时代。适应人类的这种走向,哲学不但应当反映、表达这一趋向,而且应承担促进、推动和升华人对自身的本质变化的自觉意识的任务。因此,“类哲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课题,也是哲学的未来状态。
- 高清海
- 关键词:费尔巴哈个体本位类哲学群体本位类本位
-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被引量:17
- 1995年
- 社会发展是在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背景下发展成为一种概念一种政策的。 在人类历史的这个时刻,必须要有一套雄心万丈,包罗万有的社会发展设想。
- 孟宪忠李今朝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内源发展
- 英雄主义,还是自然主义——当代社会发展观的冲突与抉择被引量:3
- 1995年
- 1.英雄主义和自然主义 近来,“人类中心主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类中心主义被解释为“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者们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不是万物的尺度”。
- 邴正
- 关键词:自然主义英雄主义社会发展观当代社会文化英雄
- 西方理解论的冲突与超越被引量:5
- 1994年
- 西方各派哲学始终关注理解问题,并建立了各种理解论。近代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解论和当代流行的人文理解论,是西方哲学两种主要的理解论模式。科学理解论从科学认知出发,在主客关系中片面追求客体性;人文理解论从人际理解出发,在主体间关系中片面追求主体性。二者都未能全面地把握人类理解活动的基本关系和基本属性,在尖锐对立中陷入了理论困境。只有从马克思实践论世界观出发,把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在实践的主客关系与主体间关系、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中,才能建立完整把握人类理解活动的新哲学理解论──实践理解论,进而从根本上超越西方哲学理解论。
- 刘少杰
- 关键词:西方哲学
- 从实体本体论到文化本体论──论当代哲学的转向被引量:10
- 1995年
- 从实体本体论到文化本体论──论当代哲学的转向李无苑实体本体论是古典哲学的基本形态,它试图用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实体来说明世界。而文化本体论则是在经历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之后,由卡西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罗蒂等人开创的一种当代哲学趋向。它既超越了传统...
- 李无苑
- 关键词:实体本体论现实生活世界当代哲学亚里士多德近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
- 人学辩证法刍议被引量:4
- 1998年
- 人学辩证法刍议贺来(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130023)众所周知,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但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究竟应属何种性质的理论,人们的理解却是很不相同的。大体而言,我国哲学界对辩证法的认识有下述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见解是从自然本论...
- 贺来
- 关键词:人学辩证法实践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史传统哲学抽象化
- 在社会、文化、人领域定位——哲学的意义与哲学家的使命被引量:2
- 1995年
- 当前,在我国恐怕很难有比哲学理论和哲学界更尴尬的学科和领域。哲学理论倍受冷落,哲学研究无人问津。于是有了一种几成定论的舆论:哲学无用。 事实果真如此吗? 放眼世界,回顾历史,与此恰成鲜明对照。 每四年举行一届的世界哲学大会都在世界上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而之所以产生广泛的影响,就是因为每次哲学大会的主题都关涉到我们时代人类面临的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人与技术”、“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类的困境与前景”、“全球性问题及其解决”。哲学不再以黑格尔晦涩的概念隐含着时代问题,而是直接关注着时代最迫切的问题,是20世纪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
- 孟宪忠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研究哲学家哲学思维方式哲学理论文化批判
- 形而上学与科学时代的理性
- 1995年
- 把理性导入人的生活,使人的存在成为可理解的事实。——这是一种真正的哲学传统,所达到的“哲学”纯正而高贵的自我理解。在它的历程中,始终忠诚地具备着对这种符合哲学自身概念的使命的确信和担当。它古老而深远,起源于苏格拉底和他的伟大学生柏拉图,并最终在黑格尔开创的思辩德语里创造性地复活,又在一种变化了的现代情境中,得到胡塞尔对它乡愁般的眷恋和偏执狂一样的捍卫激情,以及在伽旦默尔解释学那里的现代风格的表达与充分说明。
- 张昭阳
- 关键词:形而上学胡塞尔自然意识亚里士多德哲学解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