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作品数:14 被引量:1H指数:1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道教
  • 4篇生态
  • 3篇心性
  • 3篇养生
  • 3篇张伯端
  • 2篇道家
  • 2篇道教史
  • 2篇道教研究
  • 2篇心灵
  • 2篇心性论
  • 2篇养生思想
  • 2篇哲学
  • 2篇儒学
  • 2篇生态环保
  • 2篇旅游
  • 2篇白玉蟾
  • 1篇道家道教
  • 1篇道家文化
  • 1篇道教文化
  • 1篇新儒学

机构

  • 14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6篇李玉用
  • 1篇王维维
  • 1篇陆杨

传媒

  • 2篇宗教学研究
  • 2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法音
  • 1篇求索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天台山文化当...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丹南宗对新儒学的吸收与融通——以张伯端与白玉蟾为中心
2023年
宋代新儒学的兴起,基本奠定了宋以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面向:以新儒学为主导、佛道为两翼的文化发展格局。这一格局的客观存在,使得佛道两家在相争的同时,不得不格外重视新儒家对自身的影响。在这方面,金丹派南宗的主要代表人物如张伯端、白玉蟾在建构和完善自己的新道教理论体系时,无一不特别重视吸取和融通传统儒学和新儒学的思想养料。他们敏锐地把握时代精神,力倡儒佛道三教融通,援新儒学入道,把心性论放在“性命双修”的核心层次上作了细密的阐发,使得以心性论为底蕴所构筑的金丹思想焕然一新,极大地提升了道教内丹修炼的境界和两宋道教哲学的理论品质。
李玉用赵佳奇
关键词:张伯端白玉蟾心性论
论元代南方地区全真道教的新发展——以儒佛道三教融合为视角
2014年
伴随着蒙元的政治一统,隔绝百余年之久的南北文化开始融合,其中包括道教南北二宗的交锋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道兼南北、学贯三教的杰出人物,从而使有元一代道教的发展最富有活力和生机,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道纯、陈致虚和牧常晁等。讨论他们的以心性论为旨趣的三教融合思想,有助于从理论上揭橥和认知元代南方地区全真道教的新发展及特色。
李玉用
关键词:陈致虚三教融合心性论
两宋道教南宗文化交融的内涵、精神及现代价值--以张伯端和白玉蟾为中心
五代以降,儒佛道三教文化融合(融通)已然成为传统思想学术发展之大势,然究其精神实质,与之前的融合、交涉不相一致的是,心性成为三家共同的哲学追求和文化融合(融通)之基.这无论从时间节点还是从理论逻辑发展而言,都与中国传统哲...
李玉用
关键词:哲学思想文化交融张伯端白玉蟾
叶法善交游考
依据正史记载、藏内文献、金石碑刻和学界既有研究等,通过对叶法善交游的爬梳、考证,力图走近历史上“真实”的高道叶法善。其所交往的人士主要有三类:其一,人数最多的是道士,尤其在其求道、问道和传道的历程中;其二是与唐帝国几代君...
李玉用陈悦
关键词:人际交往
道家的生态环保、心灵环保理念对武义温泉养生的启示研究
道家道教的典籍文献和思想承传中蕴含着异常丰赡的生态环保和心灵环保资源.无论是道家所坚持的人类与自然、宇宙整体统一前提下的“道法自然”,还是早期道教所禀赋的“天、地、人本同一元气”的预设,都要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有...
李玉用
关键词:温泉旅游道家文化
道教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全域化生态养生旅游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生态哲学思想是当代全域化生态养生旅游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道教中"天人合一"、"天父地母"、"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和"人为万物之灵&q...
张云峰
关键词:生态旅游道教生态哲学
读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札记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今南京江宁人),卒谥"贞白先生".其籍贯故里在唐人编撰的《梁书》卷五十一《处士·陶弘景》和《南史》卷七十六《隐逸·陶弘景》中均有明确记载.陶弘景一生历经南朝宋、齐、梁三个朝...
李玉用
关键词:陶弘景养生思想道教文化《养性延命录》
儒道视野下的叶法善及其养生思想
了叶法善的儒道会通思想,并认为这种会通思想不仅是叶法善终成一代宗师的主要成因,也是其养生思想的底蕴和重要观察视角。考察叶法善的养生思想既往大多不脱道教养生的窠臼,其实如果把视角深入到其思想成因的底蕴就会发现其养生思想的内...
张云峰
关键词:养生理念思维逻辑
三教关系和四书学研究的双重突破——读韩焕忠教授新著《佛教四书学》
2015年
《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书在儒学思想史乃至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史上堪称"础石",这大概是没有多少争议的。自从北宋理学大师二程率先合称之为"四书"以降,对四书的整合、系统性关注,包括注疏、阐发等就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格外重视;不仅如此,在普通中国人的思维和思想的成熟历程中,它们往往也作为集束性因素起着重要而弥久的影响。然毋庸讳言,以学术发展史观之,四书学还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即便在四书学名目下展开的相关研究,也大多秉持和渗透儒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李玉用
关键词:儒学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佛道大慧宗杲
区域道教研究的新进展——评介《民国杭州道教》
2014年
近十年来,区域道教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这不但体现在反映国家意志和学科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的立项上,而且体现在为数不少的区域道教史论著的相继出版,如《西北道教史》、《江西道教史》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道教研究的深刻转型和深入发展。相对于传统宏观意义上的道教研究而言,区域道教史的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道藏》和《藏外道书》这两部大型文献汇编,
李玉用
关键词:道教研究民国道教史科学规划国家意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