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党委组织部
-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任秀珍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关于高校异地合作办学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4
- 2000年
- 本文应用教育管理理论 ,总结了国内若干所高校异地办学的经验教训 ,归纳了异地合作办学的意义 ,提出了我国高校异地合作办学的主要合作对象是当地政府 ,但并不排除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合作办学的观点 ,论述了异地合作办学的模式、总校领导分校、分校有一定的自主权。
- 钱勤元
- 关键词:异地办学
- 全文增补中
-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内容,并阐述其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启示,即要将自由价值追求融入大学生价值观塑造过程,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网络文化教育,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构建一体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 胡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思想政治教育
- 着力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推进新时代“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被引量:4
- 2023年
-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教师队伍、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生培育、人才引育、干部选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基层党组织建成学生培育的发力点、人才引育的聚力点、干部选育的着力点,推进“育人、育才、育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 石戴镕刘攀
-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团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 2012年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将团队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引入"基础"课程教学中,组建自我管理的学生学习团队,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实施团队管理模式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 顾芳周龙英
- 关键词:学习团队管理实践
- 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基层学院思政领航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 2024年
- 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向高校提出的育人要求。在此背景下,当前高校基层学院思政工作面临着教育理念不清晰,思政思路方法不得当;教育体系不够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存在不足;育人主体协同育人效应发挥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带来的挑战。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深入挖掘培养时代新人所蕴含的育人逻辑,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层次要求的思政育人模式,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思政领航作用;坚持三维育人,凝聚强大育人合力;发挥主体作用,推动协同育人常态化。
- 孙靓黄文泽徐鹏宇
- 关键词:时代新人
- 适应高校改革需要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1994年
- 高等学校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助党委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选好人,用好人,以适应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要求。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当前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正确地掌握用人标准。我们党历来把德才兼备作为考察、评判、选拔干部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过去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使人们滋生了情性,形成了明哲保身。
- 满保林任秀珍
- 关键词:干部队伍建设高等学校组织计划经济模式党政管理后备干部队伍干部工作
- 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与途径被引量:9
- 2020年
-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加强高校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是实现高校党建落地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可以保障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夯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基础。新时代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需要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发展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等多维度同时进行。
- 施春陵
- 关键词:高校党的建设政治建设
- 基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成长期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按照发展阶段的划分进行研究是职业生涯理论中比较成熟的理论,结合这些理论有意识地对我国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职业生涯成长期进行专项研究是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研究中的一项空白。意识到这一阶段存在的重要性,明确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成长期的概念、内容、时间段划分,对于完善我国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理论,促进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
- 邢纪红
-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成长期
- 协作式研究生培养与高校社会服务路径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尝试,在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释放过程中,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推动力。三角协调模式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其培养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发展框架,当前研究生培养的整体现状也是其发展的源动力之一。近30年来,协作培养机制逐步完善,但也存在亟待改进之处。从构建功能完善的高校服务社会机制出发,探讨政府角色、评价体系和主要的社会服务路径等,是塑造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
- 崔琳
-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社会服务高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