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作品数:1,853 被引量:7,749H指数:32
- 相关作者:唐汉卫王广新魏薇路书红吴秀霞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武艺超群”的浩浩——案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对策
- 2021年
- 3—4岁的小班幼儿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还不够成熟,在遇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时,常常表现出充满敌意地破坏物品或者伤害他人的"暴力"行为,如打人、骂人、故意打坏物品等。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这些攻击性行为得不到及时矫正,必将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形成。现以小班幼儿浩浩(化名)为个案,具体分析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 王宁浚
-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良好品德幼儿心理发展
- 对生活道德教育的几点追问被引量:14
- 2004年
- 生活道德教育理念已得到理论界的普遍认可,也是品德课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关于生活道德教育,在理论上还有一系列值得进一步挖掘和追问的问题,像到底如何理解生活、主要指谁的生活、何种生活等等。本文意在对以上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 唐汉卫
- 关键词:生活道德教育儿童教育道德人格
- 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教学技能水平提升将有效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研究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师范生对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具有积极态度,但教学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课程开设不合理、师范生实习教育不够完善、教学设施条件差、教师的素质与指导需提升、师范生的从教愿望不够强烈、师范生教学技能学习匮乏、自身努力程度不够等。建议从合理规划课程设置与实习教育、改善教学设施条件、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指导、端正师范生学习态度及调整价值取向等方面促进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水平提升。
- 王焕霞
- 关键词: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
- 发展适宜性视角下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策略被引量:1
- 2019年
- 发展适宜性教育和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概念内涵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在发展适宜性视角下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具有其合理性。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应时刻关注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幼儿园应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学规范、教学计划和物质条件等以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教师也应在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指导下,转变传统角色、树立专业理念、加强合作交流,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 张洁
- 关键词:发展适宜性课程实施有效性
- 新中国成立70年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前辈学者群像
- 2019年
-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奠基主要依靠20世纪30年代前出生的一批前辈学者。依据年龄和成长背景不同,可将课程与教学论前辈学者划分为两代。随着课程与教学论学术队伍逐渐实现新旧更替,这些前辈学者相继离世,他们的名字似乎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今天.回顾前辈学者的成长背景,追忆他们的职业生涯与学术人生.我们后辈当自觉、自省,铭记他们的开拓引领之功,继承他们的学术思想,推进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未来发展。
- 吉标
- 关键词:课程论教学论职业生涯
- 教育评价理念的演变及测评工具的审视与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教育评价研究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当前教育评价的设计多以选拔性考试中测查的知识点和测评工具为依托,这不仅抑制了教育评价自身功能的实现,也制约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教育评价理念演变至今的四个阶段,然后对纸笔测验、计算机化测验、档案袋评价及智能化测评四种教育测评工具的内涵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最后针对当前核心素养测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以期为研究者了解教育评价理念的变迁和测评工具的优劣、合理选择和运用测评工具提供指导与参考。
- 李心钰陆宏
- 关键词:教育评价理念测评工具
- 澳大利亚中小学补救教学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2023年
- 补救教学是致力于提升弱势学生的学业成就而进行的有针对性、公益性的教育活动。补救教学在澳大利亚中小学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澳大利亚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补救教学,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生的学业差距,提升了弱势学生的学业成就,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近年来,澳大利亚中小学补救教学的补救经费持续增加,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升,学生出勤率显著改善,学业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当然,澳大利亚中小学补救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
- 吉标柳文悦
- 关键词:补救教学基础教育教育公平
- 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优势、困境与对策
- 2024年
- 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制度创新、资源配置、组织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推动中小学一体化育人、促进中小学协同教研、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也面临着类型多样带来的政策需求多元、内部统筹协同力不足、外部管理体制条块交叉等复杂问题,亟须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整体统筹协调能力,优化外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出台多样化的学校发展支持政策。
- 王玉国朱忠琴
-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一体化办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晚清家国视域下的乡土教育研究
- 2022年
- 乡土知识是族群认同、家国意识的表征。近代,重新认识乡土、由爱乡而爱国成为社会共识,乡土教育被赋予浓厚的政治品格,成为晚清对抗西方世界的筹码。以忠爱为宗旨,以儒学为根本,晚清政府通过学制颁布、课程设置、教材规范、方法改进等举措,逐步铸就儿童的家国观念,增强其爱乡、爱国情怀,不仅赓续了传统文化,而且促进了其现代转换,更为后乡土中国语境下乡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镜鉴。
- 孙秀玲
- 关键词:晚清乡土教育爱国
- 论教师教学“公共精神”的式微与提振
- 2023年
- 教师教学“公共精神”是在学校公共生活中,为达成育人目标而表现出的自觉维护公共价值、关怀公共利益、参与公共事务等的公共态度与行为方式。它对教学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体现为:公共理性建构教学认知,公共关怀锤炼教学情感,公共参与改进教学行为。教师本应肩负培养年轻一代公共品格、提升社会公共福祉的使命,却因公共精神缺失而在纷繁的价值困扰中迷失了方向,出现了教学反思的技术主义、教学交往的功利主义、教学生活的个人主义等问题。解决教师教学“公共精神”缺失带来的这些问题,需要增强教师的公共理性自觉、塑造教师的公共关怀品质、拓宽教师的公共参与渠道,确保教师公共使命的达成。
- 伊娟
- 关键词:教师教学公共精神公共理性公共关怀公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