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学
  • 2篇医学教育
  • 2篇实验教学
  • 2篇细胞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虚实结合
  • 1篇学科
  • 1篇血吸虫
  • 1篇医科
  • 1篇医学教育改革
  • 1篇医学课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兽
  • 1篇人兽共患
  • 1篇人兽共患病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王慧娟
  • 2篇邱竞帆
  • 1篇韩群颖
  • 1篇刘新建
  • 1篇吴辉文
  • 1篇陈晓军
  • 1篇陈琳
  • 1篇张戎
  • 1篇王迎伟
  • 1篇郭军
  • 1篇周莎
  • 1篇印澄
  • 1篇张缪佳
  • 1篇任子健
  • 1篇杨晓帆
  • 1篇季晓辉
  • 1篇朱学江
  • 1篇杜丽坚
  • 1篇郭静
  • 1篇季旻珺

传媒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和人子宫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2022年
目的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和人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s,uNK cells)比例、数量、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探讨uNK细胞在弓形虫感染致早孕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妊娠第6.5天给予孕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建立孕早期弓形虫感染致流产小鼠模型,妊娠第9.5天分离小鼠子宫淋巴细胞。取人正常妊娠孕早期流产新鲜蜕膜组织,分离人子宫淋巴细胞,与弓形虫RH株速殖子体外共培养48 h(弓形虫与子宫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0.5∶1、1∶1、2∶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u NK细胞表型(CD122、NK1.1、DX5)、人u NK细胞表型(CD3、CD56、CD11b、CD27)及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磁珠分选小鼠和人uNK细胞,以小鼠YAC-1或人K562细胞作为靶细胞、以小鼠或人u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法检测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分别为1∶1、5∶1、10∶1、20∶1时uNK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妊娠第9.5天,弓形虫感染组小鼠流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83.02%vs.3.51%;χ^(2)=71.359,P<0.001)。与对照组比较,弓形虫感染组小鼠uNK细胞绝对数量显著降低[(4547±1610)个/只vs.(8978±3339)个/只;U=2.000,P<0.05]、细胞表面NK1.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74.53±8.37)%vs.(93.00±1.11)%;U=0.000,P<0.05]、NK1.1;DX5;细胞比例显著上升[(20.10±8.03)%vs.(5.04±0.68)%;U=0.000,P<0.05]、NK1.1;DX5;细胞比例显著下降[(21.70±12.48)%vs.(45.75±2.26)%;U=0.000,P<0.05]、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6.74±1.36)%vs.(8.13±1.90)%;U=0.000,P<0.05],但TNF-α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67.98±9.20)%vs.(52.93±10.42)%;U=2.000,P>0.05]。弓形虫感染组小鼠uNK细胞表现出较强杀伤能力,且杀伤作用随着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升高逐渐增强;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为1∶1、5∶1、10∶1、20∶1时,感染组u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2.30%�
张戎邵天业邵晨璐邱竞帆王勇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子宫自然杀伤细胞母胎界面流产妊娠
多学科协同教学的应用初探——以“人兽共患病学”教学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新医科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卓越医学人才为目标,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为适应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我校病原生物学系联合病理学系、免疫学系,将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应用于“人兽共患病学”课程教学中。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信息反馈和教学体会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多学科协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多学科视角及立体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张戎刘新建许宁王慧娟贾佳
关键词:人兽共患病医学教育改革
生物医学前沿进展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与实施策略被引量:8
2020年
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发展迅速,生命组学、系统生物学、元基因组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技术、动物克隆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使得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和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发展必将对高等医学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医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师资提升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将促使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更加开放,基础医学教学内容更前沿,临床医学教学纳入更多新技术、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等学科内容,同对教师素质和教学资源提出更高要求。
魏钦俊姚俊鲁雅洁曹新
关键词:生物医学教学改革课程设置
Gprasp2基因缺陷耳聋小鼠模型的构建及表型鉴定
X连锁遗传性耳聋家系极为罕见,相比于其他孟德尔遗传方式,其相关的耳聋致病基因报道也数目极少。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associated sorting pro...
鲁雅洁魏钦俊姚俊陈智斌邢光前曹新
关键词:X连锁遗传耳蜗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LTβR的异常表达及其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同时探索能够影响其表达的因素。方法:分离SLE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LTβR分子在单核细胞上的表达,免疫磁珠法分选出单核细胞,RT-PCR方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同时在体外培养细胞的U937和THP1中观察脂多糖(LPS)、佛波酯(PMA)及地塞米松(DEX)对LTβR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出现LTβR分子的异常高表达,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上没有表达;体外细胞培养发现,地塞米松对U937细胞上的LTβR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而对THP1细胞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没有上调LTβR的表达;PMA可使U937和THP1细胞膜上LTβR出现一过性的降低,但不影响其mRNA水平,对正常人单核细胞无影响;LPS对U937和THP1细胞及正常人单核细胞的LTβR表达均无影响。结论:LTβR分子在SLE患者来源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具有异常的表达,该分子的表达可能不是仅仅由于单核细胞活化或应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但地塞米松可能对发育早期的单核细胞的LTβR表达具有一定的上调作用。
刘金生印澄张戎杨晓帆王慧娟张缪佳季晓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细胞
基础医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规范要求与改革趋势被引量:10
2009年
基础医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高校教师除了要掌握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流程、规范要求外,还需了解当今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新的要求。文章就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高校青年教师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王迎伟韩群颖朱学江郭军吴辉文任子健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
网络版数码互动实验室在硕士研究生免疫组化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2年
结合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情况,分析了网络版数码互动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和在实验教学中的软件优势,提出了网络版数码互动实验室是目前最先进的实验教学系统,它使医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对如何提高使用率,让网络版数码互动实验室的互动功能应用到更广泛的实验教学中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杜丽坚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教学
“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新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以“血吸虫综合实验”为例被引量:4
2023年
“新医科”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联合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融合,设计和构建了“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新模式,并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模式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人体寄生虫学基础知识的理解,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医学生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以“血吸虫综合实验”为例,对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效果和评价、教学体会等进行了总结。
陈晓军周莎邱竞帆陈琳徐志鹏季旻珺郭静张戎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血吸虫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混合式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