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3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蛋白
  • 4篇蛋白激酶
  • 4篇胃癌
  • 4篇细胞
  • 4篇激酶
  • 4篇癌细胞
  • 3篇支架蛋白
  • 3篇胃癌细胞
  • 3篇免疫
  • 2篇蛋白相互作用
  • 2篇导师
  • 2篇导师制
  • 2篇医学院校
  • 2篇印迹
  • 2篇印迹法
  • 2篇院校
  • 2篇增殖
  • 2篇受体
  • 2篇肿瘤
  • 2篇胃肿瘤

机构

  • 12篇锦州医科大学

传媒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9
  • 6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CLK1在早期鸡胚胎发育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试验旨在探讨蛋白激酶CLK1在早期鸡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CLK1/p MD18-T重组质粒,制备地高辛标记的CLK1 RNA原位杂交探针,利用Real-time 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LK1 mRNA在早期鸡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及分布。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LK1 mRNA在早期鸡胚各时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LK1的mRNA在鸡胚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在头部和尾部表达明显。本研究阐明了CLK1在早期鸡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分布,为进一步研究CLK1在鸡胚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刘乙蒙赵海莉齐川任丽莉刘超肖建英
关键词:原位杂交
双丁酰环腺苷酸通过蛋白激酶Wee1B调控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的发育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激活剂双丁酰环腺苷酸(dual dibutyryl cyclic AMP,dbc AMP)调控蛋白激酶Wee1B蛋白对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母源性因子Wee1B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2 mmol/L dbc AMP作用于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1 h,并显微注射Wee1Bm RNAs,实验分为未注射组、TE缓冲液注射组、Wee1B-WT/KD注射组、Wee1B-S15A/D注射组,继续在M16培养基中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受精卵的形态变化和卵裂情况,放射自显影测定各期细胞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活性,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Wee1B蛋白的表达、CDC2-p Tyr15和Wee1B-p Ser1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小鼠受精卵在有dbc AMP存在时,G_1、S、G_2和M各细胞周期均检测到磷酸化的Wee1B表达,非磷酸化条带在G_2期和M期才能检测到;各组受精卵卵裂出现时间延迟,卵裂率显著降低;h CG注射后35 h内,MPF活性一直处于低水平,CDC2-p Tyr15磷酸化状态和MPF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dbc AMP激活PKA后,PKA磷酸化Wee1B蛋白的S15位点,Wee1B活性增加,阻滞受精卵分裂,本研究提示Wee1B蛋白的S15位点可能是PKA作用的生理靶点,可以更好地认识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事件。
任丽莉刘超刘乙蒙张苧兮肖建英
关键词:蛋白激酶A小鼠受精卵
医学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导师问卷调查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通过对本科生导师采用问卷调查,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方法调查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调查对象为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和临床参与导师制的66名老师。结果有65.15%(43/66)老师支持并认同双导师制的实施,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主动提起占13.64%(9/66),37.88%(25/66)的导师认为对本科生导师制度奖惩措施不完善。其原因有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激励和监督等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学生缺乏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导师自身角色定位不清晰等。结论只有不断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健康有序的发展。
崔玲玲刘超
关键词:问卷调查导师本科生导师制医学院校
支架蛋白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增殖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C(RACK1,GNB2L1)在胃癌细胞HGC27中的表达及过表达RACK1对HGC27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未分化细胞HGC27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收集细胞48 h后,提取mRNA和蛋白,利用RT-PCR检测RACK1 mRNA在HGC27和GES-1细胞中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CK1蛋白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以人胚肾HEK293细胞c DNA为模板,构建pc DNA3.1Aflag-RACK1重组质粒,利用Lipo2000转染入HGC27细胞中,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质粒的转染效率,MTT法检测过表达RACK1对HGC27胃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HGC27胃癌细胞中RACK1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低于GES-1细胞(P<0.01)。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pc DNA3.1A-flag-RACK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该质粒转入HGC27细胞后,与未转染组相比,空载转染组RACK1蛋白表达无明显区别(P>0.05),pc DNA3.1-RACK1转染组RACK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转染pc DNA3.1A-flag-RACK1转染组细胞存活率在72 h和96 h明显少于pc DNA3.1空载对照组(P<0.01)。结论支架蛋白RACK1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HGC27细胞中低表达,上调RACK1的表达可明显抑制HGC27细胞增殖。
刘超任丽莉王一曌刘乙蒙肖建英
关键词:胃癌细胞增殖免疫印迹法
支架蛋白RACK1小干扰RNA抑制卵巢癌细胞CAOV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支架蛋白RACK1小干扰RNA(siRNA)对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CAOV3细胞,实验分scramble siRNA组和RACK1 siRNA组;Lipofectamine 2000转染CAOV3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RACK1的干涉效能;MTT法测定CAOV3细胞的增殖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研究RACK1对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CAOV3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scramble siRNA组比较,RACK1 siRNA组RACK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明显抑制CA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降低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论下调RACK1表达可抑制卵巢癌细胞CAOV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改变MMP-2和MMP-9蛋白表达相关。
孙静任丽莉张晓玉刘超
关键词:RACK1卵巢癌CAOV3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蛋白激酶Pkmyt1相互作用的候选分子
2017年
目的蛋白激酶Pkmyt1负调控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有丝分裂的进程,但具体调控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卵巢c DNA文库中筛选与Pkmyt1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为研究Pkmyt1调控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提供新线索。方法以小鼠卵巢组织c DNA为模板,构建p GBKT7-Pkmyt1诱饵质粒,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后,分别接种于SD/-Trp(SDO)、SD/-Trp/X-α-Gal(SDO/X)和SD/-Trp/X-α-Gal/Ab A plates(SDO/X/A)培养板,检测其对酵母的毒性和自身激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 GBKT7-Pkmyt1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将人卵巢c DNA文库与含有p GBKT7-Pkmyt1的酵母感受态细胞融合,PCR筛选出阳性克隆,提取质粒,测序鉴定,再次检测其对酵母自激活能力,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蛋白与胚胎发育的关系。结果酶切鉴定和Blast分析表明p GBKT7-Pkmyt1质粒构建成功。将该质粒转入Y2H golden中,在SDO板上克隆均匀生长,在SDO/X/A平皿上无克隆生长,Western blotting检测Pkmyt1在酵母细胞中有表达。PCR验证融合后的阳性克隆质粒有插入片段。通过初步筛选得到182种能够与Pkmyt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经回复性实验进一步验证有46个与Pkmyt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通过筛选发现46个蛋白可能通过与Pkmyt1相互作用调控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卵早期发育。
刘超孟智超栾治东任丽莉刘乙蒙肖建英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免疫印迹法
人卵巢cDNA文库中与蛋白激酶Wee1B相互作用的候选分子的筛选及其调控作用
2016年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蛋白激酶Wee1B相互作用的新候选分子,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与Wee1B相互作用是否能调控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方法:以pcDNA3.1/V5 His TOPO Wee1B WT质粒为模板构建pGBKT7Wee1B诱饵质粒;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将诱饵质粒pGBKT7Wee1B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后分别接种SD/Trp(SDO)、SD/Trp/XαGal(SDO/X)和SD/Trp/XαGal/AbA plates(SDO/X/A)培养板检测其对酵母的毒性和自身激活能力,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GBKT7 Wee1B在酵母中的表达情况;将含有pGBKT7 Wee1B的酵母感受态细胞与人卵巢cDNA文库相融合,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的酵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进行测序鉴定,最终再经酵母重新转化验证。在GenBank中对其进行BLAST分析,根据基因注释推断其在小鼠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pGBKT7 Wee1B诱饵质粒构建成功。将该质粒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后在SDO/X/A平皿上无克隆。将pGBKT7Wee1B和pGBKT7空载体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中,菌液接种于SDO平皿,2个SDO平皿上克隆都均匀生长。从工作板SDO和阳性对照板上挑取阳性克隆扩大培养,裂解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示pGBKT7Wee1B对应位置出现条带。含诱饵质粒的酵母菌与人卵巢cDNA文库融合,PCR验证融合后的阳性克隆质粒有插入片段。将质粒测序并经BLAST分析筛选出9个与Wee1B蛋白激酶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能与小鼠卵母细胞发育和受精卵发育密切相关的蛋白。结论: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卵巢cDNA文库中筛选出9个与Wee1B蛋白激酶相互作用的蛋白,这些筛选蛋白可能通过与Wee1B相互作用调控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卵早期发育。
刘超任丽莉栾治东孟智超刘乙蒙肖建英
关键词:蛋白激酶蛋白相互作用酵母双杂交小鼠受精卵
医学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学生问卷调查被引量:8
2019年
通过对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7.32%学生支持并认同双导师制的实施,在学生和导师交流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经常找老师交流的占26.80%,很少交流的占51.55%,18.56%的同学几乎没有和老师单独交流过。在和导师的交流过程中,49.48%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34.02%的学生认为收获一般,16.49%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分析其可能原因有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导师重视程度不够,指导方式单一;监督和激励机制缺乏等。只有从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着手,才能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对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实现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教育理念。
王忠利刘超
关键词:医学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问卷调查
基础转录激活因子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基础转录激活因子1 (AB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阐明ABT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80例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BT1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中染色细胞的比例和染色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对半定量分析结果与胃癌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ABT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ABT1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且胃癌组织中ABT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21);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ABT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关系(r=-0.224,P=0.02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患者ABT1蛋白高表达与预后良好呈正相关关系(HR=1.483,P<0.01),且ABT1蛋白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ABT1蛋白低表达的胃癌患者(HR=2.411,P=0.027)。结论:AB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其可作为胃癌预后良好的标志因子之一。
穆天驰刘超富帅李启阳王馨梦肖建英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芯片
指环蛋白31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指环蛋白31(RNF31)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并分析RNF31对EGFR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法验证RNF31蛋白与EGFR蛋白的相互作用。HEK293T细胞分为空载体组(转染pcDNA3.1空载体)和RNF31组(转染RNF31-Flag质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EGF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RNF31的泛素连接酶功能位点(RNF31C699/702S)和去泛素化酶结合位点(RNF31N84A Y93A)突变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HEK293细胞分为空载体组、RNF31组(转染RNF31-Flag质粒)、RNF31+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组和RNF31+EGFR抑制剂厄洛替尼(Erlotinib)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o-IP法检测,RNF31蛋白与EGFR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与空载体组比较,RNF31组细胞中EGF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载体组比较,转染RNF31C699/702S组和野生型RNF31组细胞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RNF31组比较,转染RNF31N84A Y93A组细胞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载体组比较,RNF31组细胞中E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磷酸化MAPK(p-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RNF31+Gefitinib组和RNF31+Erlotinib组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STAT3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RNF31通过去泛素化酶结合结构域发挥去泛素化的作用,降低EGFR蛋白分子表面的泛素化水平,使EGFR蛋白降解速率减慢,同时高表达的EGFR可以激活其下游与细胞增殖和分裂相关蛋白的表达。
薛富强苏荣健贺武斌宋慧娟栾治东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泛素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