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工程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顶板
  • 2篇深部开采
  • 1篇低透气性
  • 1篇低透气性煤层
  • 1篇顶板变形
  • 1篇顶板破断
  • 1篇支护
  • 1篇支护技术
  • 1篇砂岩
  • 1篇深部
  • 1篇石膏矿
  • 1篇首采工作面
  • 1篇疏干
  • 1篇疏干排水
  • 1篇泥质
  • 1篇泥质砂岩
  • 1篇破断
  • 1篇围岩
  • 1篇围岩变形
  • 1篇巷道

机构

  • 5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张璐
  • 1篇李海洲

传媒

  • 4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透气性煤层开采覆岩应力与变形特征实验分析
2020年
以阳煤集团新景矿8~#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在工作面实际地质条件下,建立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板变形的相似模拟实验系统。分析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应力、岩层结构的变形、移动与垮落特征以及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开切眼上方一定范围(约5~15 m)和工作面前方(约5~20 m)形成集中应力区,此范围内煤体应力增大,煤层透气性进一步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增大。该结论可为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张璐李海洲刘国磊
关键词:煤层开采顶板变形
新汶某煤矿深部开采过渡区巷道支护技术与实践被引量:2
2020年
新汶某煤矿深部开采过渡区-550 m巷道在高应力作用下围岩变形加剧,原“锚网+喷浆”支护形式下,巷道出现明显的底鼓变形。本文应用FLAC 3D数值分析软件,对该矿-550 m水平巷道“注浆+锚喷网+锚索+底角锚杆”的支护形式与原支护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支护形式下,顶底板移近量由102.7 mm减小到29.8 mm,塑性区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减。现场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数据证明了该支护形式对深部开采过渡区巷道围岩变形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李海洲张晓君张璐
关键词:巷道围岩变形支护技术
大汉石膏矿深部开采合理间柱宽度研究与应用
2019年
兰陵石膏集团大汉矿-520 m深部地压显现明显,爆破震动对巷道围岩损伤程度逐渐加重,出现变形增加、劈裂的现象,以原设计采场结构参数(采宽6 m,采高15 m,采长20 m,留设6 m间柱)进行开采难以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在实测爆破震动波速的基础上,应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大汉石膏矿-580 m水平深部采场稳定性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矿房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留设6 m、8 m间柱时,在静力及爆破震动影响下,间柱均出现较大范围的剪切破坏区域。严重影响采空区的稳定性;留设10 m间柱时,围岩无明显损伤区域。因此推荐合理间柱宽度为10 m,经过现场实验及位移监测,得到了较好的安全效果,对此类矿山深部安全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海洲郑怀昌张璐
关键词:石膏矿深部开采
基于薄板理论的首采工作面基本顶来压步距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基本顶破断对工作面来压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首采工作面的基本顶破断机理,根据顶板发生初次破断和周期性破断时的边界条件,分别建立了四边固支、三边固支一边简支的顶板薄板力学模型。利用伽辽金法对薄板模型进行力学计算,对工作面顶板破断时基本顶岩层的应力分布特征与破断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极限破断准则得出顶板破断位置与来压步距。结果表明:工作面基本顶破断与上覆岩层载荷、工作面长度、推进距离、岩层厚度、泊松比等因素有关,与板的弹性模量无关。现场观测顶板来压步距与理论计算结果较吻合,可为首采工作面来压预报提供依据。
于辉
关键词:首采工作面顶板破断
基于含水泥质砂岩长期强度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2017年
长期强度是岩石工程稳定性评判的重要指标.基于新疆华宏矿业露天矿山含水泥质砂岩试样常规单轴压缩试验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利用高精度的蠕变曲线拟合公式,解算不同含水率下岩石的长期强度参数;结合现场选取典型边坡剖面,应用GEO-slope数值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饱水边坡安全系数为1.047,采用疏干排水措施后,边坡的安全系数提高到1.233,符合安全要求,可为含水边坡的长期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海洲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疏干排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