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转化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3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地塞米松
  • 3篇细胞
  • 2篇死因
  • 2篇体外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抑制性
  • 1篇抑制性受体
  • 1篇疫苗
  • 1篇疫苗研究
  • 1篇预防性
  • 1篇载量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技术
  • 1篇乳腺

机构

  • 8篇南华大学
  • 2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2篇王诚丽
  • 2篇张健
  • 1篇欧志兵
  • 1篇廖湘平
  • 1篇郭旺源
  • 1篇江杨华
  • 1篇贺莉萍
  • 1篇代国知
  • 1篇林应标
  • 1篇朱贇

传媒

  • 4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病案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预防性丙型肝炎病毒疫苗研究新策略
2020年
全球有超过7 000万名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患者,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ntiviral drugs,DAA)能够有效地治愈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治愈后患者仍存在再感染的可能,预防性疫苗(Prophylactic vaccine)是彻底切断HCV传播的最有效途径。目前HCV预防性疫苗的研发已取得一定进展,能够诱导极少数受试者产生广谱中和抗体(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如何在绝大多数个体中诱导保护性广谱中和抗体则是当前HCV预防性疫苗研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当前疫苗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包括抗原特异的B细胞前体(Precursor B cell)、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T helper cell,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T regulatory cell,Tfr)、抗体重链基因1-69(VH1-69)编码抗体成熟特点;基于胚系靶向(Germline-targeting)的免疫原设计与序贯免疫策略(Sequential immunization)等,期望能为HCV疫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金坤张健胡雅彬赵品刘文培瞿小旺
关键词:滤泡辅助性T细胞
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影响Ⅰ型调节性T细胞与自然调节性T细胞平衡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外周血淋巴细胞探讨地塞米松对调节性T细胞包括自然调节性T细胞(Natural regulatory T cell,Treg)和Ⅰ型调节性T细胞(Type I regulatory T cell,Tr1)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为地塞米松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处理3 d后按多色分析法进行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CD25、CD127、淋巴细胞活化因子3(Lymphocyte-activation 3,LAG-3)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的表达及Treg和Tr1的频率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地塞米松处理3 d后CD4+T细胞频率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CD4^+T细胞上CD25和Foxp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6,P<0.000 1),而CD127和LAG-3表达显著升高(P<0.000 1、P=0.011);Treg频率显著降低(P<0.001),而Tr1频率显著升高(P=0.051),且增加Tr1/Treg细胞比率(P=0.044)。结论: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上调Tr1比率,下调Treg比率,改变Tr1与Treg细胞平衡。
黄丽艳欧志兵谢婷廖湘平张健刘文培瞿小旺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体外下调Eomes表达抑制1型辅助性T细胞功能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使用地塞米松处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72 h后,探究其对CD4+T细胞及其亚群的频数、增殖、凋亡比例;功能性细胞因子及关键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CD4+T、2型辅助性T细胞(Th2)、Th17细胞比例增加(P<0.01,P<0.05,P<0.01),Th1细胞比例降低(P<0.01)。Th1细胞上γ-干扰素(IFN-γ)、颗粒酶B(Gzm B)、脱中胚蛋白(Eomes)比例、Eomes与T盒转录因子(T-bet)比值均降低(均P<0.01),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增加(P<0.05)。提示地塞米松体外处理PBMCs促进Th1细胞凋亡,改变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布,并通过抑制Th1细胞转录因子Eomes的表达进而抑制其功能。
谢婷廖湘平黄丽艳欧志兵张健罗迪贤刘文培
关键词:地塞米松辅助性T细胞转录
基于质谱技术的乳腺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鉴于乳腺癌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迫切需要寻找生物标志物来识别高危人群,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评估治疗反应。近年来,基于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快速发展,其能动态监测遗传信息的变化、生物的刺激或者病理生理的影响导致生物体系内的总体动态改变,基于该特征,给开发并实施更有效的乳腺癌预防、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通过对质谱检测技术在乳腺癌代谢组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归纳,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王映芬付翔杰张巍谭潭
关键词:乳腺癌代谢组学质谱技术
国内居民疾病死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5年
人群病死因构成、死亡水平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中国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巨大变化极大的改变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引起相关疾病死因谱的变化。卫生部门极为关注不同时期中国疾病死因变化,但中国人口数大,直报系统不规范,都影响到对疾病死亡数据的准确收集。本综述对国内现有的病死因调查成果、调查方式、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了解中国病死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法。
高铭涛张健王诚丽
关键词:研究方法
2010年-2014年某地级市三甲医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某市公立三甲医院重大疾病死因分布,为医院制定医疗护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0年-2014年住院及非住院死亡病例1763例,以重大疾病死亡顺位,年龄、性别分布及病种来源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循环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围产期相关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成为医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上述5类疾病占到全部死亡比例的74.1%,住院患者男性病死率要明显高于女性(χ2=151.82,P〈0.01),男性病死率为0.25%,女性病死率为0.13%。不同年龄段,死因构成不同(χ2=1252.85,P〈0.01),0岁~1岁年龄段,围产期的相关疾病成为其主要死因;1岁~5岁,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成为首要死因;5岁~45岁,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成为首要死因;循环系统疾病在55岁以上医院患者中成为首要死因。结论某医院应重视和加强循环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围产期相关疾病的医疗与护理,降低病死率,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高铭涛朱贇贺莉萍张健王诚丽
关键词:死因分析疾病构成
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抑制CD8 T细胞的活化与功能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广泛,其免疫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分析糖皮质激素体外短期处理对CD8+T细胞活化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同一样本分为地塞米松处理组及对照组,体外处理3天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总数及其亚群的分布、活化、凋亡; CD8+T细胞功能及其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地塞米松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1)地塞米松短期处理后CD8+T细胞比例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主要表现为效应性T细胞减少(P<0.001);(2)地塞米松抑制CD8^+T细胞活化(P=0.044),促进亚群效应性T细胞晚期凋亡(P=0.032);(3)地塞米松上调抑制性受体: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im-3)的表达(P=0.009; P=0.023);(4)地塞米松抑制CD8^+T细胞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B(Granzyme B)等功能性分子及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P=0.008; P=0.001; P=0.05; P=0.022)。(5)地塞米松处理后,CD8^+T细胞转录因子脱中胚蛋白(Eomes)表达下降,且Eomes与T盒转录因子(T-bet)比值降低(P<0.001; P=0.005)。结论: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显著抑制效应性CD8^+T细胞活化与分化并促进其凋亡。功能上通过抑制转录因子Eomes表达,影响CD8^+T细胞功能并促进其耗竭。
谢婷欧志兵黄丽艳张健金坤瞿小旺刘文培罗迪贤
关键词:地塞米松CD8^+T细胞活化抑制性受体
HCV与HBV共感染影响血清HBV核酸与表面抗原水平被引量:3
2019年
分析和评估HCV与HBV共感染对HBV临床指征的影响。采集152例有静脉吸毒史HBV感染者血浆,其中HBV/HCV共感染组52例,HBV单感染组100例。检测分析包括ALT和AST、HBV表面抗原(HBsAg)、e抗原、e抗体、HBV DNA及anti-HCV IgG与HCV RNA。结果显示,两组样本的ALT和AS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97,P=0.184);HBV/HCV共感染组HBsAg水平显著低于HBV单感染组HBsAg水平(P=0.020);共感染组HBV DNA阳性率显著低于HBV单感染组HBV DNA阳性率(P=0.004),且共感染组中HBV DNA载量也显著低于HBV单感染组HBV DNA载量(P=0.03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HBV单感染患者中的HBV DNA和HBsAg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752,P<0.001),但在HBV/HCV共感染患者中相关性减弱(r=0.387,P=0.042)。本研究显示HCV共感染可能与HBV存在竞争关系,从而影响HBV病毒复制水平及表面抗原分泌。
张萍刘文培林应标代国知郭旺源江杨华唐萍张健瞿小旺罗迪贤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表面抗原病毒载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