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生物学研究室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江金鹏王李礼孟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生物合成
  • 4篇生物催化
  • 4篇糖基转移酶
  • 4篇转移酶
  • 3篇代谢产物
  • 3篇天然甜味剂
  • 3篇甜味
  • 3篇甜味剂
  • 3篇酶催化
  • 3篇催化
  • 2篇氧化还原酶
  • 2篇生物合成基因
  • 2篇生物合成基因...
  • 2篇酰胺类
  • 2篇酶法
  • 2篇基因簇
  • 2篇合成基因
  • 2篇辅酶
  • 2篇
  • 2篇成药

机构

  • 2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依军
  • 6篇吴旭日
  • 1篇江金鹏
  • 1篇陈晨
  • 1篇刘楠
  • 1篇王李礼
  • 1篇范宇
  • 1篇孟岚

传媒

  • 9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广西科学
  • 1篇合成生物学
  • 1篇第八届中国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AR克隆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多样、种类丰富,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由特定生物合成基因簇编码合成,通常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无关。由于实验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较少,而且多数可培养微生物存在基因簇沉默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微生物来源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微生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及生物合成相应的次级代谢产物已逐渐成为发现新颖活性化合物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研究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工具,基于TAR(transformation associated recombination)克隆技术的异源表达策略可实现绝大多数基因簇的完整异源表达。本文从TAR克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策略改进3个方面,总结了基于TAR克隆技术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异源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为研究和开发新型微生物来源药物提供方法学借鉴。
童瑞年吴旭日陈依军
关键词:生物合成基因簇次级代谢产物微生物药物
生物催化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正>生物催化因具有条件温和、效率高、选择性强、副产物少等特点,在新药研究和开发的多个环节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上具有较大的价值和
陈依军
文献传递
microRNA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随着对microRNA(miRNA)种类、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生物发育、代谢调控、疾病发生与治疗干预等方面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miRNA稳定性差、表达量低和序列差异小等特征,建立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miRNA定量检测方法对研究这类生物活性分子的功能至关重要。本文对miRNA的定量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为选择合适的miRNA检测方法开展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祝申蓉吴旭日陈依军
关键词:MICRORNA
解决氧化还原酶反应体系中辅酶问题的策略及其应用
氧化还原酶还原醛或酮生成各种手性醇或手性胺类化合物。然而,氧化还原酶的催化过程通常需要价格昂贵的烟酰胺类辅酶提供或接受电子,这严重阻碍了氧化还原酶的工业化进程。因此,如何降低辅酶的成本已成为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键问...
江金鹏吴旭日陈依军
关键词:氧化还原酶利用率
文献传递
半胱氨酸合酶的功能与合成应用研究进展
2021年
在植物和细菌中,半胱氨酸合酶是L-半胱氨酸合成的关键酶,催化O-取代-L-丝氨酸与硫化氢合成L-半胱氨酸。除了参与L-半胱氨酸的合成与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半胱氨酸合酶还参与维持胞内硫稳态、氧化还原平衡调控、细菌接触生长抑制、抗宿主氧化防御等生理活动。作为一种重要天然合成酶,半胱氨酸合酶因高度立体选择性和催化多功能性,应用于生物酶法合成(非)蛋白来源氨基酸,后者是药学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中的重要化合物。文章介绍了半胱氨酸合酶的生理功能,并综述了其介导氨基酸合成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微生物发酵生产L-半胱氨酸,以及体外生物催化合成结构多样的生物活性S-取代-L-半胱氨酸和β-取代-L-丙氨酸,以期为发展半胱氨酸合酶的生物合成应用和相关代谢工程改造提供新思路。
方金芝陈依军张洁琳
关键词:生物催化
解决氧化还原酶反应体系中辅酶问题的策略及其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氧化还原酶还原醛或酮生成各种手性醇或手性胺类化合物。然而,氧化还原酶的催化过程通常需要价格昂贵的烟酰胺类辅酶提供或接受电子,这严重阻碍了氧化还原酶的工业化进程。因此,如何降低辅酶的成本已成为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键问题。随着工业化应用的实际需求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各种解决辅酶问题的策略被相继提出,如构建体外辅酶再生系统,利用发酵工程与代谢工程等手段提高内源性辅酶利用率,研究和开发辅酶替代物等。文中对这些策略的研究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列举相关应用实例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拓展氧化还原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江金鹏吴旭日陈依军
关键词:氧化还原酶辅酶再生
非水相体系酶催化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非水相酶催化反应是酶催化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非水相溶剂通常可增加底物溶解度,减少水相中的副反应,加快生物催化的速率和效率,在药物及药物中间体和食品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以下探讨了非水相体系对酶活力及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并阐述酶的化学修饰、固定化及定点突变对酶活力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无溶剂系统、反胶束、超临界流体及离子液体的不同溶剂体系对酶反应速率及催化效率的影响。此外,还列举一些非水相酶催化反应的应用实例。
王李礼陈依军
关键词:非水相酶催化反应有机溶剂耐受性
丙氨酸依赖型转氨酶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8年
本研究以来源自Vibrio fluvialis JS17的丙氨酸依赖型转氨酶VfTA为研究对象,偶联丙酮酸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了一种基于反应液颜色变化的转氨酶活性测定新方法,反应条件优化后,考察了VfTA活力单位数与反应液400 nm处吸收度的线性关系,并将此法用于商业化转氨酶ATA117活力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法对转氨酶Vf TA的活力检测限可达0.45 U/mL,对ATA117的活力检测限可达0.5 U/mL,并且可根据反应液颜色深浅初步判断酶活力情况。
刘欢吴旭日陈依军
关键词:丙酮酸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
天然产物成药性的合成生物学改良被引量:4
2020年
微生物和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结构复杂多样,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抑制等多种活性,是现代临床治疗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大部分天然产物存在水溶性差、活性不强、结构类似物多以及可及性受限等问题,难以通过简单的化学修饰和改造解决,极大限制了天然产物的成药性及其后续研发。综合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化学和计算生物学等学科的合成生物学,为改善天然产物的成药性提供了新机遇。本文针对限制天然产物成药的主要因素,概述了近年来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与策略在提高天然产物成药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通过理性分析天然产物的构效关系、挖掘合成和调控元件、构建系列反应模块和人工合成体系、筛选并优化底盘生物等策略,实现了多种天然产物来源药物或前体在“细胞工厂”中的定向、高效合成。与此同时,合成生物学技术也衍生了结构多样和性质改良的生物活性分子和潜在新药。随着合成生物学、药学和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可以预见提高和改善天然产物成药性的研究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王清陈依军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结构修饰生物合成
硫肽类抗生素诺卡沙星I的结构改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诺卡氏菌Nocardia sp.ATCC 202099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诺卡沙星Ⅰ是一种杀菌活性超强,作用靶点和机制新颖的硫肽类抗生素。多年来,诺卡沙星Ⅰ以及其类似物或衍生物一直是新型抗生素开发的热点目标化合物。但是,水溶性差是诺卡沙星Ⅰ成药的关键限制因素。为解决水溶性差的难题,科学家们采取了化学半合成、生物转化以及物理转化的方法对诺卡沙星Ⅰ的结构进行改造,以期增加其水溶性,提高成药性。本文将对诺卡沙星Ⅰ的结构改造进行概述,为水溶性差的抗生素的成药研究提供参考。
花私齐赵玲吴旭日
关键词:水溶性生物转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