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
- 作品数:17 被引量:20H指数:3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新生代员工的正确“打开”方式
- 2021年
- 一张名为“不同年龄层员工离职原因”的图片总结了不同时代的人对离职的态度,即60后:什么是离职;70后:为什么要离职;80后:别的公司收人更高,我就离职;90后:领导骂我,我就离职;95后:感觉不爽,我就离职;00后:领导不听话,我就离职。观点虽略带戏滤之意,却引发了许多企业管理者的共鸣。
- 朱飞
- 关键词:员工离职90后新生代员工80后
- 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主义
- 2021年
- “长期主义”已成为各类企业必备的“高端”词汇,它的确是企业取得长期成功的底层逻辑,也是机会主义盛行环境下的稀缺品。在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阶段,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投机“窗口”的缩小,此时企业必须回归到取得长期成功的底层逻辑-——长期主义。
- 朱飞
-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低速增长机会主义投机稀缺
- “打工人”与“成就感”
- 2020年
- 最近,"打工人"成为网络热词,其中充满了员工对自己工作和生存状况的自嘲。但管理者担心的是员工只抱着"打工"的心态,把工作当成交易,在付出与回报之间进行精确的权衡。如今,知识型工作的复杂程度和互依性都很高,员工需要与其他部门或外部机构协作,进行自我管理和自主决策。
- 朱飞
- 关键词:网络热词成就感知识型自我管理经济报酬
- “金手铐”褪色后,企业如何留人?
- 2020年
- 雇主品牌把清晰的雇佣主张,即雇用价值观传递给目标受众,因而它对特定的符合或接受这种价值观的雇员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人才在企业发展和合作竞争中具有关键作用,许多企业都推出了吸引、留住优秀员工的新方法,股票期权计划是其中之一,它甚至曾被认为是"金手铐",是完美的激励、保留人才的工具。为什么推行股票期权?
- 朱飞
- 关键词:雇主品牌股票期权计划
- 快速凝聚团队
- 2021年
- 对于处在变革时代、面对新生代员工的那些快速发展的企业而言,如何凝聚团队、达成目标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以VUCA为典型特征的外部环境下,企业业务变革和团队更新的速度普遍加快,对快速凝聚团队、提升团队效能的需求和挑战也更大。
- 朱飞
- 关键词:团队效能新生代员工外部环境
- 打造韧性组织被引量:2
- 2021年
- 2018年以来,美国特朗政府针对华为和中兴通讯等企业发起带有明显政治性的大规模制裁行动,引起全球关注。中国企业深刻地意识到,尊重企业经营和竞争的基本规律,以及回归组织运营基本面的重要性。企业不仅需要关注短期的经营效率,还必须塑造长期的组织韧性。
- 朱飞
- 关键词:基本面中兴通讯韧性
- 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建设:关键要素与政府角色被引量:5
- 2014年
-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及经营管理人才聚集机制的重要探索方向。但多年来,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实践却一直面临企业和职业经营管理人才之间互信匮乏的"瓶颈"。通过人才职业化政策建设,建立企业和职业经营管理人才之间的制度信任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制度成熟发展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内外部制度供给协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制度"五化"框架,即人才素质职业化、内部环境规范化、外部环境法制化、人才信用体系化、人才配置市场化。政府在职业经营管理人才相关的法律制度、职业经营管理人才信用体系、职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制度供给能够更加有效地拓展信任的规模,在企业和职业经营管理人才之间形成稳定的制度信任。
- 朱飞张相林邢文祥
-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制度信任雇佣关系
- 激励员工的人性“按钮”
- 2020年
- 许多管理者混淆了刺激和激励的意义,升职加薪只是刺激,员工可能体会到激励,也可能完全无感。升职加薪如果能有效传递对员工价值的尊重和认可才是真正的激励。管理者的关键职责之一就是把人"盘活"。如何高效地激活员工队伍自然成为热点议题。在培训课中,有学员问了笔者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存在激励员工的按钮?
- 朱飞
- 关键词:加薪按钮升职
- 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要素被引量:1
- 2021年
- 如今,我们已经不需要再讨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了,但关于企业文化是什么、如何形成、如何塑造和变革等问题,在管理实践中仍然比较模糊,甚至充满了大量似是而非的观点。最典型的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的文化”。这个观点极具欺骗性,它让企业家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在企业文化塑造上可以予取予求,领地感极强。
- 朱飞
- 关键词: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家似是而非欺骗性
- 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要素
- 2021年
- 如今,我们已经不需要再讨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了,但关于企业文化是什么、如何形成、如何塑造和变革等问题,在管理实践中仍然比较模糊,甚至充满了大量似是而非的观点。最典型的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的文化”。这个观点极具欺骗性,它让企业家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在企业文化塑造上可以予取予求,领地感极强。而且大量实践也的确证明,魅力型企业家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会为其企业文化打上很深的烙印。
- 朱飞
- 关键词: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家人格特质似是而非欺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