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

作品数:10 被引量:107H指数:5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口腔
  • 3篇口腔种植
  • 2篇牙模型
  • 2篇牙颌
  • 2篇扫描仪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窦
  • 2篇骨增量
  • 1篇学科
  • 1篇牙科
  • 1篇牙科印模技术
  • 1篇牙种植
  • 1篇牙周
  • 1篇牙周健康
  • 1篇牙周组织
  • 1篇印模
  • 1篇印模技术
  • 1篇软组织
  • 1篇上颌窦底
  • 1篇上颌窦底提升

机构

  • 10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学研究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2篇宿玉成
  • 1篇刘宏伟
  • 1篇孟柳燕
  • 1篇孟焕新
  • 1篇安莹
  • 1篇李熠
  • 1篇胡敏
  • 1篇边专
  • 1篇孔繁军
  • 1篇李德华
  • 1篇赵铱民
  • 1篇俞光岩
  • 1篇王霄
  • 1篇谢贤聚
  • 1篇张凌
  • 1篇陈吉华
  • 1篇邱立新
  • 1篇白玉兴
  • 1篇吴江
  • 1篇方明

传媒

  • 8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中黏骨膜状态的光纤内镜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利用光纤内镜观察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中黏骨膜的状态,为临床医师对于上颌窦黏骨膜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瑞城口腔医院种植外科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的66例患者(72侧上颌窦),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56.2±11.5)岁(26~80岁)。术中使用光纤内镜对上颌窦黏骨膜的状态进行观察并分类。结果本组72侧上颌窦术中黏骨膜状态可分为以下4类,①Ⅰ类,占25%(18/72),骨膜完整,黏骨膜无损伤;②Ⅱ类,占39%(28/72),骨膜损伤,固有层未暴露;③Ⅲ类,占6%(4/72),骨膜破裂,固有层和上皮层暴露;④Ⅳ类,占31%(22/72),黏骨膜穿孔,骨膜层、固有层和上皮层均破裂。结论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上颌窦黏骨膜的状态可分为4类,对Ⅱ类及Ⅲ类黏骨膜状态应加以保护,避免发展为黏骨膜穿孔而产生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光纤内镜作为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可提高术者对上颌窦底黏骨膜状态的把控,辅助黏骨膜剥离。
皮雪敏潘红张彩月陈德平刘倩王璐苑秋华陶丹宿玉成
关键词:上颌窦上颌窦底提升骨膜黏骨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9口腔种植学术研讨会——并发症及风险防控会议纪要被引量:2
2020年
由《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9口腔种植学术研讨会——并发症及风险防控"于2019年11月23至24日在广东省珠海市粤海酒店召开。本次研讨会分为牙周与种植并发症、修复设计与机械并发症、无牙颌的种植并发症以及上颌窦与骨增量并发症共4个版块,每个版块由专家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相结合,对各种种植并发症和风险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和辩论,对一些种植并发症及风险问题形成初步共识,以指导临床工作。
胡敏刘昌奎孔繁军孟焕新施斌宿玉成李德华赵铱民
关键词:口腔种植无牙颌风险防控机械并发症上颌窦骨增量
口腔种植修复与口颌系统重建被引量:2
2023年
口颌系统重建是口腔种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个学科和多种因素。本文着重关注种植修复口颌系统重建中颌位、垂直距离、 和颞下颌关节等临床问题的重要性,以期为口腔医师在临床诊疗中提供参考。
彭玲燕汪霞耿威宿玉成
关键词:口颌系统颌位颞下颌关节
口腔手术机器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精度的初步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价口腔手术机器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准确性,同时验证口内扫描在术后准确性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口腔手术机器人在猪下颌骨上模拟显微根尖手术的骨开窗、根尖切除操作,术前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手术路径规划,术后使用两种测量方法对手术路径三维偏差进行精度分析。结果:使用两种方法测量根尖手术术后的三维偏差。CBCT测量起点偏差0.64±0.04 mm;终点偏差0.72±0.05mm;角度偏差1.07±0.14°,口内扫描测量起点偏差0.65±0.04 mm;终点偏差0.72±0.03 mm;角度偏差1.00±0.11°,两种测量方法的起点偏差、终点偏差、角度偏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手术机器人能有效实现根尖手术的可视化、微创化,实现精准根尖切除。口内扫描可用于测量机器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准确性,并且不涉及患者额外的辐射暴露。
苏航赵文博李昕茹宿玉成周立波
关键词:根尖切除术机器人辅助手术
维护牙周健康的中国口腔医学多学科专家共识(第一版)被引量:60
2021年
牙周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口腔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多个口腔医学的亚专业涉及牙周组织健康的维护问题。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多个相关专业的专家,经过反复研讨,撰写了本专家共识,旨在增强口腔医学专业工作者维护牙周组织健康的意识,规范口腔诊疗行为。若能尽早发现和判定是否存在牙周病损及其损害程度,并进行适度干预,科学地判断修复、正畸、种植、牙体牙髓等诊疗活动的预后,则可提高口腔疾病的防治水平。
中华口腔医学会俞光岩王勤涛边专陈吉华王霄宿玉成白玉兴刘宏伟孟柳燕吴江马志伟潘洁谢贤聚邱立新李熠安莹王欣欢方明张凌
关键词:牙周组织口腔健康
浅谈数字化口腔种植治疗被引量:14
2016年
人类已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科学技术发展时代,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技术革命激烈变革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口腔种植治疗领域也不例外.数字化对于提高口腔种植的治疗效果与效率、降低种植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探讨数字化口腔种植治疗的概念与定义,目前口腔种植治疗的数字化程度、优势、局限性及误区,为数字化口腔种植的发展抛砖引玉.
宿玉成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
仿真头颅模型口内和手持牙颌模型条件下四种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扫描时间和精度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比较仿真头颅模型口内和手持牙颌模型条件下4种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扫描的扫描时间及扫描精度,评估不同扫描条件对数字化扫描的影响。方法选择1个可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口内的上颌牙颌模型,使用光学扫描仪(ATOS Core)扫描全牙弓,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将上颌模型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口内,3名研究者均使用4种口内扫描仪[A(TRIOS 3)、B(CS 3600)、C(CEREC Omnicam)、D(iTero)]分别扫描6次,获得“.stl”格式数据(头模组);采用手持牙颌模型的方式,3名研究者再使用上述4种口内扫描仪分别扫描6次,获得“.stl”格式数据(手持组);记录扫描时间。通过Geomagic Wrap软件修剪数字化模型,仅保留牙列数据,通过最佳拟合功能配准和三维偏差分析比较各组扫描数据与参考数据,获得扫描正确度;通过最佳拟合功能配准和三维偏差分析对每名研究者使用同一扫描仪获得的6次扫描数据进行两两比较,获得扫描精密度。结果数据均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的形式表达。使用Mann Whitney U检验比较同一扫描仪扫描时间、正确度和精密度的组间差异。结果对于带有手柄的口内扫描仪A和D,头模组扫描时间[分别为142(82)和119(52)s]均显著大于手持组[分别为98(28)和85(22)s](P<0.01);口内扫描仪B和C的两组扫描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A和B,两组扫描正确度和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C,头模组正确度[112(38)μm]显著优于手持组[135(47)μm](P<0.05),两组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D,头模组精密度[43(13)μm]显著优于手持组[53(18)μm](P<0.01),两组正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口内扫描仪全牙弓数字化扫描的扫描时间和扫描精度可受扫描条件影响。口内扫描仪体外研究时仿真头颅模型口内环境可模拟临床扫描中�
武明彤唐素霞彭玲燕韩雨亭宿玉成汪霞
关键词:牙模型
即刻种植的牙槽嵴早期改建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述近十年来关于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围牙槽嵴垂直向和水平向的早期改建的相关文献,为即刻种植提供可靠的临床指导。方法使用MeSH主题词在PubMed上搜索2000-01-01至2011-12-30的电子英文文献,对相关的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0篇,其中9篇为前瞻性研究,1篇为回顾性研究。即刻种植无法阻止牙槽嵴的生理性改建,虽然不能减少牙槽嵴水平向吸收,但有可能减少牙槽嵴垂直向吸收。结论在选择即刻种植的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新鲜拔牙窝颊侧骨壁的厚度以及种植体植入应偏舌(腭)侧及牙槽嵴根方的位置,即刻种植后牙槽嵴垂直向吸收减少有利于软组织美学的形成。
李婧(综述宿玉成
关键词:种植体
口腔种植外科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口腔种植治疗学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理论基础和临床技术都日臻成熟。本文从种植时机的确立、种植相关的骨增量技术、骨增量技术的外科替代方案、种植相关的软组织增量技术以及计算机引导外科等方面的技术和新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种植医师全面了解口腔种植外科技术及其新进展提供参考。
宿玉成
关键词:牙种植种植外科骨增量
三种全牙弓扫描策略对仿真头颅模型环境下口内扫描仪扫描精度和时间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对比评价仿真头颅模型环境下口内扫描仪3种全牙弓扫描策略的扫描精度和扫描时间,探讨临床适应性更强且可获得高扫描精度的全牙弓扫描策略。方法采用相互对照实验设计,使用光学扫描仪ATOS Core扫描上颌模型,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将上颌模型固定于仿真头颅模型上,由1名具有3年口内扫描经验的主治医师使用4种口内扫描仪[A(TRIOS 3)、B(CS 3600)、C(CEREC Omnicam)、D(iTero)],分别使用3种扫描策略(扫描策略1、2、3分别由10、5、7段路径组成)各扫描9次,获取".stl"格式数据作为口扫数据,并记录扫描时间:完成所有扫描路径、获得1个完整的全牙弓数字化模型的时间为全牙弓扫描时间;补扫模型表面图像空缺处的时间为补扫时间;全牙弓扫描时间与补扫时间之和为总扫描时间。使用Geomagic Wrap软件的最佳拟合功能,获得口扫数据与参考数据三维偏差的均方根值,以评价扫描正确度;对同一口内扫描仪同一扫描策略9次扫描获得的口扫数据进行两两比较,获得均方根值以评价扫描精密度。结果使用同一扫描仪的条件下,3种扫描策略扫描正确度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扫描策略扫描精密度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扫描策略3在各扫描仪中的扫描精密度均为最高。扫描策略1、2、3的全牙弓扫描的时间分别为(130±24)、(72±17)和(90±19)s,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策略1和3的补扫时间分别为(26±18)和(25±21)s(P>0.05),均显著少于扫描策略2[(50±24)s](P<0.05)。扫描策略2和3的总扫描时间[(122±30)和(115±29)s(P>0.05)]显著少于扫描策略1[(156±31)s](P<0.05)。结论仿真头颅模型环境下使用扫描策略3进行全牙弓扫描,可获得高精度扫描数据,操作更便捷,扫描时间更短,且普适于目前临床常用的口内扫描仪。
武明彤唐素霞彭玲燕陈德平宿玉成汪霞
关键词:牙科印模技术牙模型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