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增艳

作品数:46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哲学宗教
  • 22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儿童
  • 6篇心理
  • 6篇社会
  • 6篇社会支持
  • 5篇大学生
  • 5篇院校
  • 4篇心理健康
  • 4篇信息加工
  • 4篇医学院校
  • 4篇抑郁
  • 4篇社会信息加工
  • 4篇社交退缩
  • 3篇中介
  • 3篇中介作用
  • 3篇社会工作
  • 3篇童期
  • 3篇年级
  • 3篇自我
  • 3篇小学中高年级
  • 3篇儿童期

机构

  • 45篇齐齐哈尔医学...
  • 10篇哈尔滨师范大...
  • 6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46篇于增艳
  • 12篇付伟
  • 11篇刘爱书
  • 8篇王玉花
  • 6篇杨盼盼
  • 5篇齐金玲
  • 5篇赵阿勐
  • 5篇曹运华
  • 4篇蔡珍珍
  • 4篇姜晶
  • 4篇李平
  • 3篇张修竹
  • 3篇牛振海
  • 2篇张绍波
  • 2篇裴亮
  • 2篇张妍
  • 2篇杨微微
  • 2篇王娜
  • 2篇杨超
  • 2篇张丽宏

传媒

  • 9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特殊教育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3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理论观察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中国教育技术...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心理科学
  • 1篇人类工效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科技风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情绪调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被引量:29
2020年
目的:运用元分析方法考察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经系统检索与筛选,共收集106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33209)。运用CMA 2.0软件进行效应分析与检验。结果:①儿童青少年认知重评与其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指标显著负相关;表达抑制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相关不显著,与消极指标显著正相关;②被试来源对表达抑制和消极指标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欧美国家样本的相关程度显著高于中国样本;评价指标性质对认知重评和消极指标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与焦虑相比,认知重评与抑郁的相关更强。结论:情绪调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被试来源、评价指标性质是重要的调节变量。
刘文张妮于增艳于增艳车翰博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心理健康
高等医学院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还属于新鲜事物,现有的几所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本研究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为例,介绍了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为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于增艳付伟王玉花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务社会工作
儿童期社交退缩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对近20年关于儿童退缩和人际关系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了解退缩儿童的人际关系特点。方法利用文献法整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儿童退缩和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3种人际关系的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种人际关系对儿童退缩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结论社交退缩儿童具有不良的人际关系,通过改善儿童人际关系,将有助于矫正儿童退缩行为。
于增艳刘爱书张修竹
关键词:儿童社交退缩人际关系
基于眼动行为分析方法的平面广告测评实证研究
2017年
目的通过Tobii Tx300眼动仪对齐齐哈尔某企业的平面广告进行效果眼动测评。方法选取我院80名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各30张的新广告设计平面图片和旧图片完成倾向性判断任务,喜欢按"Z"键,不喜欢按"N"键。比较受试者对新旧广告图片的喜欢率和眼动反应时间。结果受试者对新广告设计图片喜欢率70.00%(56/80),显著高于对旧广告设计图片喜欢率46.25%(3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0,P=0.002)。受试者对新设计平面广告图片眼动反应时间(732.93±23.42)ms,显著长于对旧广告设计平面图片眼动反应时间(627.77±21.1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00,P<0.001)。结论通过研究证明大学生对新广告设计平面图片的喜欢率高于旧广告设计平面图片,新广告图片的眼动反应时均显著长旧广告设计平面图片,新设计平面广告效果良好。
姜晶曹运华于增艳
关键词:平面广告
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有效教学交往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2015年
教育本就应该增进学生的各种交往,但是目前教学交往的缺失与阻隔成为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应是一种多元化的交往活动,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和引导满足师生的课堂交往需要,创设师生、生生交往的良好环境,使师生都能够从有效的课堂交往中得到全面发展。
杨盼盼赵阿勐齐金玲于增艳付伟杨超蔡珍珍
关键词: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大学新生适应性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干预研究及有效降低心理虐待经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整群抽取的黑龙江某高校553名大学新生为被试,运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异常自我图式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及"大学生社会适应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异常自我图式和情绪智力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中起中介作用(χ2/df=3.82,P<0.01,RMSEA=0.06,CFI=0.93,TLI=0.91,SRMR=0.04)。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异常自我图式作为中介效应的95%CI值为-0.164^-0.009,情绪智力作为中介效应的95%CI值为-0.126^-0.004,前者路径的中介效应大于后者。结论异常自我图式和情绪智力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适应性之间多重中介作用显著,故可以从改变负性认知及提高情绪智力2个方面对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新生进行干预,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于增艳杨盼盼曹雪莲付伟王玉花赵呵勐
人格特征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人格特征与疾病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本文首先回顾了A型人格与冠心病、C型人格与癌症的相关研究,然后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危险因素——D型人格,并对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论述,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
王玉花于增艳武铁林
关键词:人格特征A型人格D型人格疾病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认同感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80名齐齐哈尔医学院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中松弛与紧张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0.041,P<0.05);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在年级上存在差异(F=3.002,P<0.05)。自我认同感在性别和年级上均不存在差异。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培养愉快心境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通过提高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
齐金玲姜晶于增艳王娜张丽宏鹿凤山杨盼盼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探讨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对策,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应用问卷法对134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进行测量。结果"自我和谐"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的灵活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自我的刻板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在年龄与性别上不存在差异。结论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付伟雷蕾于增艳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
儿童期心理虐待消极影响的认知神经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15年
儿童心理虐待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对于身体虐待与性虐待,表现出更隐蔽、更普遍、更大的破坏性等特点,但当前关于儿童心理虐待产生不良影响的机制或途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儿童心理虐待消极影响认知与神经机制,加强多重作用机制共同影响的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儿童心理虐待产生不良影响的认知神经作用机制,对心理虐待导致的成年早期不良影响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于增艳
关键词:消极影响神经机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