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录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夹竹桃
  • 2篇夹竹桃科
  • 1篇单糖
  • 1篇心苷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活性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植物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强心
  • 1篇强心苷
  • 1篇脱氧
  • 1篇相色谱
  • 1篇芒果
  • 1篇芒果叶

机构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刘录
  • 4篇曹建新
  • 3篇姚元成
  • 2篇刘菲菲
  • 2篇徐胜平
  • 1篇程桂广
  • 1篇顾承真
  • 1篇陈海云
  • 1篇刘录
  • 1篇赵海云
  • 1篇杨克沙
  • 1篇李柏榆

传媒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云南省不同辣椒品种中辣椒碱及二氢辣椒碱的含量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超声提取法对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辣椒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具体方法为:采用色谱柱HanbonSci&Tech.LichrospherC18(250×4.6mm,5μm)分离,甲醇-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65%~90%,0~30min),检测波长280nm,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1%,平均回收率都在99%以上。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高的稳定性,适用于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的辣椒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含量差异很大。
刘录陈海云刘菲菲姚元成徐胜平杨克沙赵海云曹建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辣椒碱辣椒
思茅藤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夹竹桃科(Apocynaceae)是热带植物区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共约250个属2000余种。我国有46属176种,33个变种。可以作为药用的有33属约70余种。思茅藤属(...
刘录
关键词:夹竹桃科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夹竹桃科植物中强心苷的分布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概述了夹竹桃科植物中强心苷的分布及国内外从夹竹桃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强心苷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姚元成刘录徐胜平曹建新
关键词:夹竹桃科强心苷药理活性
芒果叶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从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芒果苷(1)、高芒果苷(2)、槲皮素(3)、没食子酸(4)、原儿茶酸(5)、没食子酸甲酯(6)、lingueresinol(7)、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8)、1,3,6,7-tetrahydroxyxanthone(9)、5,7,3',4'-tetrahydroxy-2-methoxy-3,4-flavandione3-hydrate(10)、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ω-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l]-propane-1,3-diol(11)。其中化合物7、8、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的波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顾承真刘菲菲姚元成刘录曹建新
关键词:芒果叶化学成分
景东山橙果实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景东山橙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柱和高效液相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在景东山橙果实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3S,6S)-3-异丙基-6-苄基-2,5-哌嗪二酮(1)、(3S,6S)-3-异丁基-6-苄基-2,5-哌嗪二酮(2)、7,8-二甲基咯嗪(3)、N-(N-苯甲酰基-L-苯丙酰基)-L-苯基丙醇(4)、L-脯氨酸(5)、环(S-脯氨酸-R-亮氨酸)(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对羟基苯甲酸(9)、香草酸(10)、丁香酸(11)、布卢门醇B(12)、7α-羟基谷甾醇(13)、(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李柏榆邵玉亭曹建新刘录刘录
关键词:化学成分分离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