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 12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主义
  • 14篇社会主义
  • 11篇马克思主义
  • 6篇社会
  • 5篇中国特色社会...
  • 5篇特色社会主义
  • 5篇辩证
  • 4篇中国共产党
  • 4篇中国特色社会...
  • 4篇中国特色社会...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社会主义理论
  • 4篇社会主义理论...
  • 4篇主义核心价值...
  • 4篇主义理论
  • 4篇马克思主义观
  • 4篇马克思主义中...
  • 4篇价值体系

机构

  • 3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中共漯河市委...

作者

  • 32篇刘长军
  • 2篇韩海涛
  • 1篇秦国伟
  • 1篇赵新燕
  • 1篇夏德峰
  • 1篇刘洁
  • 1篇夏德峰

传媒

  • 2篇天津行政学院...
  • 2篇实事求是
  • 2篇理论与改革
  • 1篇理论学刊
  • 1篇理论导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黑河学刊
  • 1篇南方论刊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唯实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福州党校学报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红旗文稿
  • 1篇理论探索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观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标准被引量:2
2010年
马克思主义观的内涵与外延具有相对意义,其生成和稳定与马克思主义观的性质及判定标准密切相关。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必须以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实践是判定马克思主义观科学与否的标准,实践的具体性、动态性、历史性,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刘长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被引量:2
2008年
和谐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致性、和谐性不但是对立统一的动因,而且是保持事物在稳定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谐动力的现实性因素已经凸显,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经验的历史性总结,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和谐动力的地位和意义。
刘长军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三大机制被引量:2
2009年
建立科学的引领机制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首选之举。动力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力之源;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之选;协调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灵活之策。在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前提下,将三者紧密结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刘长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动力机制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公平与效率的内在属性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得到解决。科学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外在尺度,是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前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和政府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
刘洁刘长军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
作为建构对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引量:3
2009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存在,具备三种相互关联的结构形态:具体结构、分析结构、描述结构。任何一种结构的塑成与稳定,都与该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研究起点息息相关。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将其三种结构根植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空联系中。
刘长军秦国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辩证统一
关于“异端论”的再认识——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临界转型
2009年
"异端论"客观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其与"正统论"辩证对应。以实践标准检验它们正确与否,是处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有正常形态和非正常形态,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的表现。立基于实事求是的根基性原则,要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中的"异端"和"正统"问题。
刘长军
关键词:正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
布哈林世界历史思想的内涵被引量:1
2007年
布哈林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第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布哈林研究世界历史的开篇,也是布哈林世界历史思想形成的前提;第二,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加深了布哈林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也形成了布哈林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观;第三,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世界革命观。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布哈林世界历史思想的内涵。
刘长军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样形态被引量:2
2010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样形态具有客观依据,不同语境论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态也不尽相同。分类标准的交互关联,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样形态之间的交叉互融。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不断呈现丰富多彩的体征。我们应当创新研究视角,从视界融合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式。
韩海涛刘长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界融合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7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既体现了继承传统的精神追求,又体现了我们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民心、应民意,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长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观
卢森堡是第二国际的左派代表性人物,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学术界对她的经济学思想和政治学思想研究颇多,而对她的马克思主义观一直研究不足。本文重点阐述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观,以期对此进行探索性研究。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
刘长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意识形态和谐社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