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涛
- 作品数:45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习近平对思想舆论领域“陷阱论”的科学辨析及重大意义
- 2020年
- "陷阱论"是当今世界思想舆论领域争夺话语权、主导权的热点话题。其中唱衰中国经济、政治和外交的"陷阱论"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形成质疑,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对我国思想舆论领域的主导权、话语权提出挑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对各种"陷阱论"进行分析和批驳,阐述了中国经济、政治、外交发展的重大战略,要求牢牢占领思想舆论阵地的前沿,掌握舆论传播制高点的主导权。研究习近平对思想舆论领域"陷阱论"进行科学辨析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 韩海涛
- 关键词:主导权话语权
- 2025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及复习建议
- 2024年
- 2025年考研政治大纲在内容和分值占比上基本没有变化,考生要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5%)、思想道德与法治(15%)。
- 韩海涛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建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当代西方新民粹主义流变及其本质被引量:1
- 2023年
- 近年来,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呈愈演愈烈之势,一些西方国家的新民粹主义涌动尤为突出,不仅凸显了当今资本主义的制度性缺陷,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全球性影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深入辨析西方新民粹主义思潮流变及其本质,有利于有效应对由此带来的风险挑战,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 韩海涛
- 关键词:制度性缺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
- 201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历史新阶段。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重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很重要。那么二者究竟是何关系呢?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只用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把二者的关系讲清楚了。这个词就是“涵养”。他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 韩海涛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 2016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及复习建议
- 2015年
- 受两课教材修订的影响.2016年新大纲变动是近几年变动较大的一次。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变动最大.新增知识点最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调整多一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变动较小.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没有变化.
- 韩海涛
- 关键词:政治大纲复习建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论当代世界思潮的历史主题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总体上朝着多元化、多极化方向发展,表明世界历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全球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与汇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共同思考、共同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
- 韩海涛
- 关键词:社会学历史主题
- 2004年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备考方略
- 2003年
- 韩海涛阮晔
- 关键词: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指导思想命题方式课程内容体系
- 试论饶勒斯的反战活动与思想
- 韩海涛
- 21世纪世界社会思潮重大转向演进趋势探究被引量:6
- 2020年
- 进入21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大变局时期,世界向何处去引发世界社会思潮出现三大重大转向。一是格局转向,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出现新转向,进入了振兴发展阶段,成为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世界性思潮;二是方向转向,西方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分裂,对国际社会产生极强的破坏性,世界社会思潮正在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向多元的东方视角转向;三是主体转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领的全球化思潮开始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引领的全球化思潮的转向。充分把握21世纪世界社会思潮的三大转向,对其演进的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有利于面对百年变局,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韩海涛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三重意蕴被引量:5
- 2018年
- 当今世界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在当代视阈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凸显出三重意蕴:世界历史在时空交互作用中形成的生成意蕴;推动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的主体转向中的世界历史主体意蕴;在确证共产主义的实现中形成的实践批判意蕴。在这个"世界向何处去"的历史转变的重要关口,深刻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共同指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韩海涛李珍珍
-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