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慧敏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2篇毒鼠
  • 2篇毒鼠强
  • 2篇血液灌流
  • 2篇血液透析
  • 2篇中毒
  • 2篇中毒救治
  • 2篇急性
  • 2篇灌流
  • 2篇儿童
  • 2篇儿童急性
  • 2篇病人
  • 1篇低龄
  • 1篇低龄小儿
  • 1篇低血压
  • 1篇血透
  • 1篇血透患者
  • 1篇血压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治疗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周慧敏
  • 6篇宋加荣
  • 2篇毛华雄
  • 2篇周巧玲
  • 2篇黄明霞
  • 1篇宁建平
  • 1篇敖翔
  • 1篇钟永
  • 1篇文育红
  • 1篇熬翔
  • 1篇邓声莉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液灌流在儿童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治疗儿童急性毒鼠强(TET)中毒的疗效。方法 32例急性TET中毒儿童,年龄1~8岁,平均年龄4.6±2.4岁,均予以HP治疗。HP前、HP治疗1h、2h及HP后12h、24h测血清TET浓度,观察HP治疗开始到意识恢复时间、抽搐停止时间。结果 17例行HP治疗1次,12例2次,2例4次,1例3次。27例(84%)治愈,2例(7%)好转,3例(9%)死亡。HP治疗1h、2h的TET浓度逐渐降低,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HP后12h、24h的TET浓度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意识恢复时间为5.4±4.2h、抽搐停止时间为10.1±7.3h。结论儿童急性TET中毒行HP治疗是有效的。
宋加荣黄明霞毛华雄周慧敏
关键词:毒鼠强中毒血液灌流儿童
低龄小儿血液净化治疗在儿科危急重症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龄小儿血液净化治疗在儿科危急重症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2010.1-2014.1 在我院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灌流)的0-3 岁患儿37 例,病因包括急性药毒物中毒18 例...
敖翔周巧玲钟永宋加荣周慧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的护理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可能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监测6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透析低血压的症状及其发生次数。结果69例15957次的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为8.7%,其中<60岁组的发生率为5.5%,≥60岁组为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为15.6%,非糖尿病组为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透析中低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应该具体分析病情,采用个体化透析及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周慧敏宋加荣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不同预冲方法对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预冲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采用5次半开放式预冲方法(半开放式组),然后5次透析都采用密闭式预冲方法(密闭式组),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的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测定每次透析的尿素清除指数(Kt/V)。观察透析器的凝血情况,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半开放式组透析3次后Kt/V有明显的降低,而密闭式组第1-5次都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数值,透析5次后两组之间K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开放式组透析器在复用3-4次后,回血时透析器有凝血现象,与密闭式组比较,凝血分级有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采用密闭式预冲方法进行血液透析,操作程序简单,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了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保持Kt/V值的稳定,能有效地提高血透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文育红邓声莉周巧玲宋加荣周慧敏宁建平
关键词:肾透析住院病人
血液灌流在儿童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宋加荣黄明霞毛华雄周慧敏
开始接受血液透析与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水平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刚开始接受血液透析病人和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在焦虑评分方面的区别。方法采用SAS量表,对56例开始接受血液透析病人(简称新透析组)和59例长期维持透析病人(简称透析组)进行焦虑自评。结果新透析组SAS评分(40.62±10.73)分,长期透析组(55.38±1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3,P〈0.01)。两组病人SAS评分都高于常模(P〈0.01)。结论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水平高于正常人群;长期维持血液透析者焦虑水平高于刚开始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
宋加荣周慧敏熬翔
关键词:血液透析焦虑水平SAS量表慢性肾功能不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