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京涛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转鼓流化床包覆造粒过程和在缓控释化肥生产中的应用
- 的大量低效施用已经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化肥产品的多元化和高效利用成为源头控制化肥污染的有效途径。在转鼓中设置流化床,原料颗粒经过抄板稳定输送至流化床中传热(和传质),并从流化床中溢流形成均匀料帘,包覆剂经雾化喷嘴在料帘中...
- 王亭杰常京涛蓝锐王冠达金涌
- 关键词:流化床转鼓包覆化肥
-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特性和对包膜控释肥的释放性能要求被引量:4
- 2010年
- 施用包膜控释肥能够改善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化肥利用率,而控释肥释放性能需要依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性来设计。本文综述了主要作物全生命周期对氮素的累积吸收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作物对氮素养分吸收的累积量,将作物吸收养分分为苗期—营养期—生殖期3个阶段,累积吸收曲线呈"S"型。而包膜控释肥理想的累积释放曲线也为"S"型,对应滞后期—快速期—衰退期,要从根本上提高养分利用率,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必须与作物吸收特性相匹配。初步分析显示,理想的控释肥释放特性为,对于越冬生长的长生育期作物,应控制滞后期(120~150天)释放20%,快速期(约60天)释放55%,衰退期(约30天)释放25%;对于中生育期(90~130天)作物,控制滞后期(20~30天)氮素释放5%,快速期(30~60天)释放80%,衰退期(约30天)释放15%;对于在营养期采收的蔬菜,控制滞后期(约20天)释放5%,快速期(约40天)释放95%。
- 杨相东常京涛蓝锐王亭杰金涌
- 关键词:氮素包膜化肥控释
- 绿色包膜缓控释化肥生产技术
- 由于化肥的低效利用,流失化肥形成量大、面广、累积的庞大污染源,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产和施用缓控释化肥是源头控制化肥污染的最佳途径。缓控释化肥的生产需要针对作物的需求,其释放特性需要与作物需求特性相匹配,以最大限度地提...
- 王亭杰常京涛杨相东阚成友金涌
- 关键词:聚合物乳液化肥污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