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锐
- 作品数:5 被引量:66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转鼓流化床包覆造粒过程和在缓控释化肥生产中的应用
- 的大量低效施用已经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化肥产品的多元化和高效利用成为源头控制化肥污染的有效途径。在转鼓中设置流化床,原料颗粒经过抄板稳定输送至流化床中传热(和传质),并从流化床中溢流形成均匀料帘,包覆剂经雾化喷嘴在料帘中...
- 王亭杰常京涛蓝锐王冠达金涌
- 关键词:流化床转鼓包覆化肥
-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特性和对包膜控释肥的释放性能要求被引量:4
- 2010年
- 施用包膜控释肥能够改善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化肥利用率,而控释肥释放性能需要依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性来设计。本文综述了主要作物全生命周期对氮素的累积吸收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作物对氮素养分吸收的累积量,将作物吸收养分分为苗期—营养期—生殖期3个阶段,累积吸收曲线呈"S"型。而包膜控释肥理想的累积释放曲线也为"S"型,对应滞后期—快速期—衰退期,要从根本上提高养分利用率,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必须与作物吸收特性相匹配。初步分析显示,理想的控释肥释放特性为,对于越冬生长的长生育期作物,应控制滞后期(120~150天)释放20%,快速期(约60天)释放55%,衰退期(约30天)释放25%;对于中生育期(90~130天)作物,控制滞后期(20~30天)氮素释放5%,快速期(30~60天)释放80%,衰退期(约30天)释放15%;对于在营养期采收的蔬菜,控制滞后期(约20天)释放5%,快速期(约40天)释放95%。
- 杨相东常京涛蓝锐王亭杰金涌
- 关键词:氮素包膜化肥控释
- 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和磷肥的高效利用被引量:62
- 2013年
- 磷肥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通过系统分析文献研究进展表明,磷肥低效利用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对磷的固定,固定方式包括吸附固定和化学反应固定。土壤对磷的固定取决于土壤中碳酸钙、铁铝氧化物、土壤粘粒的含量以及土壤中磷的初始浓度,在施肥初期发生大量的吸附固定,持续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后期逐渐转化为化学反应固定,使有效态磷转化为无效态磷,持续数月乃至数年。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动力学可用Elovich方程描述。要减弱土壤对磷的固定,需要降低土壤中水溶性磷的浓度。本文结合文献中报道的嵊县红壤对磷的固定规律和油菜对磷的吸收特性,定量分析了磷在土壤中的释放、固定、吸收过程,通过建立模型计算得出,与单施普通磷肥相比,混施普通磷肥和包膜磷肥可大幅度降低施肥量和提高磷的当季利用率。
- 安迪杨令王冠达蓝锐王亭杰金涌
- 关键词:磷肥利用率控释肥土壤
- 乳液喷雾包膜制备控释尿素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杨令王冠达蓝锐王亭杰金涌
- 乳液喷雾包膜制备缓控释尿素过程的实验模拟和关键因素
- 聚合物乳液喷雾包膜制备缓控释包膜化肥,不使用有机溶剂,是绿色工艺。流化床喷雾包膜过程的特点是多次间歇随机喷雾成膜,并伴随群体颗粒的碰撞,过程复杂。本文建立转筒喷雾成膜实验模拟装置,模拟乳液喷雾包膜过程,简化喷雾成膜过程中...
- 蓝锐刘永辉王亭杰阚成友金涌
- 关键词:尿素乳液缓控释成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