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李涛

作品数:43 被引量:378H指数:10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嘉兴市科技局项目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颅内
  • 7篇动脉瘤
  • 7篇血小板
  • 7篇颅脑
  • 7篇膜下
  • 6篇颅脑损伤
  • 6篇颅内动脉
  • 6篇颅内动脉瘤
  • 6篇脑损伤
  • 6篇出血
  • 5篇血管
  • 5篇术后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瘤破裂
  • 4篇内压
  • 4篇重型
  • 4篇重型颅脑
  • 4篇蛛网膜
  • 4篇蛛网膜下
  • 4篇蛛网膜下腔

机构

  • 21篇武汉亚洲心脏...
  • 18篇嘉兴学院
  • 3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嘉兴市妇幼保...

作者

  • 42篇张李涛
  • 17篇张真路
  • 16篇沈建国
  • 14篇褚正民
  • 12篇周海航
  • 11篇杨军
  • 10篇范庆坤
  • 10篇王耿焕
  • 7篇田和平
  • 6篇沈和平
  • 6篇褚闻来
  • 6篇刘晓辉
  • 4篇沈健
  • 4篇王翊飞
  • 4篇李玲
  • 3篇杨杰
  • 3篇刘成伟
  • 3篇李莎
  • 3篇胡元萍
  • 3篇朱坤灿

传媒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难治性硬膜下积液被引量:10
2019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很常见,有些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但有些患者硬膜下积液进行性增多,产生临床症状,需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为钻孔引流术、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侧裂池蛛网膜开放术等,但部分患者对这些手术方式无效.笔者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9例难治性硬膜下积液,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难治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及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机制.
褚正民王耿焕沈建国张李涛李卫国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颅骨修补术
神经外科患者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发生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发生血流感染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3例患者发生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继发于其他部位感染70例,未明确原因3例,死亡41例,死亡率56.2%。革兰氏阴性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菌58例,占7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低白蛋白血症、颅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多为继发性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比例高,死亡率高,严重低白蛋白血症、颅内感染、VAP是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俞晓翔王耿焕张李涛褚正民沈和平
关键词:神经外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3D-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早期筛查的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SAH) 是指某些疾病引起的脑血管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出现的一组症状,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疾病,其中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约占到50%~80%,其次为动静脉畸形,还包括烟雾病、血管炎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沈建国郁龚杰周海航张李涛褚正民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D-CTA早期筛查颅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破裂动静脉畸形
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应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急性破裂出血的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应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22例急性颅内复杂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
褚闻来田和平张李涛王健超沈建国周海航
关键词:复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文献传递
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索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70例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10年,按术后癫痫发作情况,分为癫痫发作组和无癫痫发作组,比较两组患者各种因素的差异,以分析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470例患者中颅骨修补术后出现癫痫发作76例(16.2%)。单因素分析显示,皮瓣凹陷、大骨瓣、术前昏迷、双侧修补、围手术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皮瓣凹陷、大骨瓣、围手术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凹陷、大骨瓣是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使用抗癫痫药物是保护因素,对于皮瓣凹陷太深的患者,建议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考虑适当降低三维弧度,同时予围手术期使用抗癫痫药物。
张李涛沈健褚闻来官俏兵沈和平王耿焕褚正民
关键词:颅骨修补癫痫发作
HIT-Ab检测对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新发血栓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HIT-Ab检测对疑似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新发血栓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疑似HIT472例,所有对象进行4Ts评分并送检HIT-Ab。依HIT-Ab结果分为四组:阴性组(0~0.9U/ml)412例、弱阳性组(1.0~4.9U/ml)45例、中阳性组(5.0~15.9U/ml)12例和强阳性组(≥16.0U/ml)3例。以超声或CT扫描检查确诊新发血栓为标准,评估HIT-Ab对新发血栓预测价值,以临床确诊HIT为标准评估HIT-Ab对HIT诊断效能。结果各组中新发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阴性组15.8%(62/412)、弱阳性组48.9%(22/45)、中阳性组75.0%(9/12)和强阳性组100%(3/3)(P<0.00)。HIT-Ab≥1.0U/ml时,诊断新发血栓的特异性93.0%,敏感性34.3%,阴性预测值(NPV)84.2%,阳性预测值(PPV)56.5%。各组HIT确诊率为:阴性组0%(0/412),弱阳性组62.2%(28/45),中阳性组(12/12)和强阳性组(3/3)均为100%,(P<0.00)。HIT-Ab≥1.0U/ml时,对HIT诊断特异度96.0%,敏感度100%,NPV100%,PPV71.5%。结论HIT-Ab在疑似HIT患者中,新发血栓发生率随HIT-Ab水平升高而增高。HIT-Ab检测可作为疑似HIT患者新发血栓预测和HIT诊断的重要工具。临床医生可依据HIT-Ab水平制定治疗策略。
范庆坤杜佳李玲胡元萍刘晓辉张李涛杨军李莎吴明祥张真路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自身抗体肝素静脉血栓形成
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60例体会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脑室出血患者行经颅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的操作要点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4~5天42例,6~7天12例,第三脑室积血消失时间平均6天。本组60例患者55例治疗成功,死亡5例,总有效率91.6%。结论采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联合侧脑室引流救治脑室出血患者,在提高早期救治成功率、缩短脑室血肿清除时间、降低致残率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褚闻来褚正民沈建国周海航张李涛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
CoaguChek XS国标标准化比值检测仪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CoaguChek XS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检测仪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应用CoaguChek XS INR检测仪与ACL TOP凝血分析仪分别检测166例口服抗凝药患者的INR。比较CoaguChek XS INR检测仪与ACL TOP凝血分析仪检测口服抗凝药患者INR的相关性,偏倚及一致性。结果CoaguChek XS与ACL TOP检测患者的INR的相关性良好(r=0.9539,y=1.0748X-0.1452)。两种方法总体均值偏倚差值为-0.06,CoaguChek XS比ACL TOP检测值略高。在INR>3.51时,CoaguChek XS比ACLTOP检测结果明显偏高,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NR<3.50时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aguChek XS INR检测仪能够满足口服抗凝药患者的INR监测。
杨军刘海燕张真路张李涛
关键词:抗凝药XS国际标准化比值
正确认识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的基石,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以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而关于血小板功能检测是否能用于指导ACS抗血小板治疗依然存在争论。另外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方法众多,常见用于抗血小板治疗监测的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近年循证资料、指南共识和临床经验,对ACS疾病中,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目标人群、药物、检测方法、质量保证及结果解释进行综述,希望能有助于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正确理解血小板功能检测在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意义。
张真路张李涛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功能试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凝血试验自动审核方案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建立凝血试验自动审核方案,验证并应用于常规凝血检验。方法采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检测设备和中间软件联合构建自动审核实施方案。采用数据库模拟运行和人工审核的方式对历史检验报告进行自动审核规则验证。评估实施凝血自动审核方案后与人工审核之间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情况。结果构建的自动审核方案涉及9项凝血检验项目,在LIS中设计了13条自动审核规则。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临床实践应用中,98.86%的检验报告执行了自动审核程序,检验报告自动审核通过率为73.66%,26.34%检验报告被系统拦截后人工审核。凝血检验单项平均通过率为89.26%,其中PT通过率(97.75%)最高,D-dimer通过率(69.38%)最低。实施自动审核后的实验室内TAT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值分别较未自动审核时缩短5 min和15 min。实施自动审核期间,自动审核的凝血检验报告TAT的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值较人工审核分别缩短22 min和27 min。结论构建的自动审核方案在临床实施后可缩短实验室内TAT,提高工作效率。
李玲杜佳赵耿生伍焕友沈阳张李涛刘晓辉郭保旭毛政杨军张真路范庆坤
关键词:凝血试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