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聪 作品数:307 被引量:1,116 H指数:18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过伸位CT对胸腰椎Ⅲ期kümmell's病的新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Ⅲ期kummell's病的过伸位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11例Ⅲ期kummell's病患者.男2例,女9例,年龄54~... 梁德 江晓兵 张顺聪 唐永超 杨志东 晋大祥 姚珍松 丁金勇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疾病分型 化瘀生脉方对血管吻合术后内皮细胞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为研究化瘀生脉方对小血管吻合术后内皮细胞愈合机制的影响。采用SD大鼠尾动脉切断后作端端吻合的模型。按用药不同随机分成化瘀生脉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6只。每组再按血管吻合术后22、4、48小时和7天切取标本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样本用扫描电镜观察吻合口处内皮细胞的修复过程。结果显示术后2、24、48小时和7天,化瘀生脉组缝线表面完全覆盖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经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24、48小时,化瘀生脉组在针孔及缝线表面的覆盖成分以纤维素、内皮细胞为主,构成比不同于空白对照组,经χ2检验,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化瘀生脉方具有抑制血小板在针孔处聚集的作用,能够促进纤维素对针孔及缝线表面的覆盖,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从而可以防治术后血栓形成。 晋大祥 杨达文 杨志东 王立 赵京涛 姚珍松 张顺聪 梁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有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有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7例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伴有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 张顺聪关键词:胸腰段骨折 Ⅲ期Kümmell′s病的过伸位CT分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Ⅲ期Kümmell′s病的过伸位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11例Ⅲ期Kümmell′s病患者,男2例,女9例,年龄54~87岁,平均71.4岁。单节段10例,其中T12 5例,L1 1例,L2 3例,L4 1例;双节段(T11、L1)1例。根据术前过伸位CT多平面重建检查中病椎塌陷的复位程度是否≥50%及继发性椎管狭窄是否解除,将患者分为可复型(A型)、难复型(B型)。参考Denis三柱学说的前中柱定义(椎体前1/2为前柱、后1/2为中柱),将A型分为两个亚型,骨折椎后方骨折块前后径与椎体前后径之比≥1/2者定义为可复、骨折稳定型(A1型),<1/2者定义为可复、骨折不稳定型(A2型)。A1型采用过伸体位下椎体强化术,A2型采用过伸体位下原位固定融合、病椎强化术,B型针对责任椎体选择后路截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和病椎局部矢状面Cobb角,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根据过伸位CT分型标准分型,A1型5例,A2型3例,B型3例。椎体强化术中2例(A1型1例,A2型1例)发生椎间隙内少量骨水泥渗漏,但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不适。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3级的B型患者术后出现右心衰竭、房颤,经积极内科处理后病情稳定。随访6~33个月,平均18个月。每例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VAS评分、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结论:Ⅲ期Kümmell′s病患者根据过伸位CT病椎复位情况可分为A1型、A2型和B型,根据不同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张顺聪 江晓兵 梁德 唐永超 杨志东 晋大祥 姚珍松 丁金勇关键词:截骨矫形术 附加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估附加伤椎置钉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经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61例,其中附加伤椎置钉固定(A组)25例,传统四钉短节段固定(B组)36例。分别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后凸角、术后后凸角(1周内及最后随访)。结果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术前Frankel分级,术前后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组间可比性。两组均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A组平均随访(16.8±2.75)月,B组平均随访(17.40±3.31)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脊柱后凸均得到明显纠正(P<0.05),A组在矫正后凸角优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在复位后角度丢失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36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术后断钉,A组无断钉情况出现。结论后路附加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有助于骨折椎体复位,有效预防矫正后角度丢失,减少内固定失败率。 张顺聪 温干军 梁德 杨志东 江晓兵 晋大祥 姚珍松关键词:胸腰椎 爆裂骨折 椎弓根螺钉 长、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并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2020年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钉道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其没有统一标准,其中固定节段的范围是临床争议的焦点之一。目的:建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长节段和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两组中相邻节段结构、骨折椎体及内固定装置等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选取1例排除明显退行性病变志愿者T9-L5节段进行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CT图像,导入工程软件,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模拟胸腰椎骨折、钉道强化长短节段固定模型,根据文献设置相关材料参数,对比分析两组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与结论:①椎骨所受应力主要集中在椎体的四周及附件的小关节面;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4个方向上,近端和远端相邻椎骨所受的最大应力,长节段均大于短节段;椎间盘的应力主要集中在外周的纤维环,在6个方向上,近端和远端相邻椎间盘所受的最大应力,短节段均大于长节段,但长节段相邻椎间盘受应力较大的区域大于短节段,因此长节段固定邻近节段发生退变的概率及相邻的椎体发生骨折的风险可能较高;②长节段组和短节段组骨折椎体均发生不同程度位移,左、右侧弯时发生位移最明显;在6个运动方向中,短节段组骨折椎体的位移和所受的最大应力均大于长节段组,因此长节段固定可较好地维持骨折椎的稳定性;③内固定装置所受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两端的螺钉及杆的局部,长节段组固定装置所受的最大应力均大于短节段组,但两端螺钉的主要应力区域则较短节段组减少。 罗培杰 袁凯 李大星 张顺聪 郭惠智 唐永超 周腾鹏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关键词:长节段固定 短节段固定 骨水泥强化 有限元分析 囊袋成形术治疗皮质破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 张顺聪 李永贤 梁德 郭丹青 袁凯 莫国业 李大星 郭惠智 罗培杰 马延怀 周腾鹏 杨志东 唐永超后路截骨联合钉道强化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 目的:观察后路截骨联合钉道强化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此方法治疗的21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 张顺聪 唐永超 梁德 江晓兵 杨志东 姚珍松 晋大祥关键词:后凸畸形 临床疗效 脊柱外科临床PBL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3 2015年 脊柱外科临床教学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当前临床教学模式的背景出发,并结合脊柱外科自身的特点,认为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以及改革方向,对有效地提高脊柱外科临床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杨志东 沈耿杨 梁德 江晓兵 张顺聪 唐永超 莫凌 崔健超 林顺鑫关键词:脊柱外科 PBL 临床教学模式 椎弓根螺钉插入扭矩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1年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已成为恢复脊柱稳定性的最常用手术方法之一[1]。尽管椎弓根螺钉具有良好的固定能力,但固定失败的案例仍有发生,常见的问题包括螺钉的断裂、松动等。螺钉松动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螺钉松动主要是由于固定强度不足导致的,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6%~27.0%,而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其发生率甚至可能高达60%[3-5]。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骨螺钉界面强度[6],目前术者主要根据患者术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影像学资料以及术中的“置钉手感”来评估骨螺钉界面强度。 刘攀杰 张顺聪 袁凯 郭丹青 李永贤 罗培杰 郭惠智 李宗瑶关键词:脊柱稳定性 椎弓根螺钉 骨质疏松 螺钉松动 骨密度 影像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