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
-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日语的“‘非汉字符号’の”和“こと”(一)
- 2002年
- 「もの」和「こと」,作为"物"和"事"形成了对日语世界基本的认识概念.凡进入视线、留在记忆里的现象,日语中均可使用「もの」和「こと」来表达.当二者合为一个词构成「ものごと」时,可用于表达自然、社会、人类的思想等.另外,从语法角度来讲「もの」和「こと」均可作为名词、形式名词、终助词来使用.而二者在作名词或形式名词使用时,其区别绝不是多数教科书上所讲的「もの」指具体的事物;「こと」指抽象的事物那么简单.那么,二者在意义和用法上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 徐璐张艳萍
- 关键词:形式名词日语东北亚语言终助词
- 一种检测胰蛋白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胰蛋白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将多肽(HGC‑Fc)通过金硫自组装固定到金电极表面,用MCH封闭后,得到MCH/HGC‑Fc/GE修饰电极,即得到检测胰蛋白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发明基于多肽...
- 马芬段宇宏徐璐
-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日语流行语的类词缀现象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以及类推的相关理论,研究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特点及其生成演变的内在机理,认为某些具有实词意义的词素,其语义经过虚化后成为类词缀,促使新词的大量产生;同时,隐喻、转喻和类推是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重要生成机制,三者单独或共同作用,积极地推动实词经语义虚化到词缀化的演变进程。
- 邓秀梅徐璐
- 关键词:日语流行语类词缀隐喻转喻类推
- 西安市产业结构的环境影响研究
- 产业结构作为一个城市的人类社会经济主要活动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由于不同的产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相同的经济总量下不同的产业结构会产生不同的环境后果,因此产业结构会对城市的环境质量会产生巨大...
- 徐璐
- 关键词:产业结构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 文献传递
- 日语敬语与礼貌策略被引量:4
- 2010年
- 在查阅相关文献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日语敬语的意义与语用特点,阐述日语敬语使用并非基于对对方面子的损害进行补偿,亦非对对方一定心怀"敬意",而是考虑到场合、对象、人物之间远近内外关系等具体情况而作出的主动与被动的选择;它表示与对方距离的远近;使用敬语和非敬语同时构成礼貌,敬语只是表示"消极礼貌"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布朗.莱文森的"礼貌原理"只是部分适用于具有敬语体系的日语。
- 徐璐
- 关键词:敬语礼貌策略
- 陆军国防生:以我青春,捍我领土
- 2013年
- 早上六点,当大家正在睡梦中时,我们已经身穿绿色迷彩在操场上进行着只属于我们的早操,“今天早上咱们的训练内容是5公里长跑,接下来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训练,完成后进行十分钟口号练习,各连跑步带开”.这便是我们每天耳熟能详的营长的声音。于是,清晨的操场上便荡漾起了我们呐喊的口号.无论春夏还是秋冬……
- 徐璐单华旭
- 关键词:青春国防陆军仰卧起坐操场
- “持ち”“分”“机嫌”
- 2001年
- 这三个词如果不能够明确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似乎觉得它们都与心情、情绪有关,像遇到下面几个句子时,也许会感到束手无策。
- 徐璐
- 关键词:词语释义
- 文化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被引量:1
- 2012年
- 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时代特征为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今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即通过目的语言和目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交际能力的训练,提高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普遍文化的学习,比较文化异同,消除偏见,对异域文化采取包容、开放、移情的态度,根据不同的文化群体、交际场合、交际风格,灵活、恰当地调整自己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培养学习者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徐璐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 日语的“もの”和“こと”(二)
- 2002年
- 三、「もの」和「こと」用法的异同
通过上述对「もの」和「こと」用法和意义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在于:
- 徐璐张艳萍
- 关键词:日语东北亚语言名词谓语句终助词形式名词
- 论日语中汉字的衍变被引量:4
- 2001年
- 公元四、五世纪 ,汉字传入日本后 ,从借用汉字的音 ,发展到借用汉字的意 ,以至于后来根据汉字创造出日本的文字——假名文字。日本人把两个发音、构造、特性等方面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融合在一起 ,将汉字改变成适合他们本民族的文字 ,使汉字成为有别于中国汉字的独特体系。虽然 ,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也受到过种种怀疑、排斥 ,并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 ,也受到了并将继续受到冲击 ,但汉字在日本文字乃至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
- 徐璐
- 关键词:汉字假名日语日本文字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