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小文 作品数:21 被引量:180 H指数:9 供职机构: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单髁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侧胫股关节炎早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比较OxfordⅢ代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g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内侧胫股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内侧胫股关节炎患者31例32膝,UKA组15例16膝,TKA组16例16膝。术前对UKA组和TKA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评价采用膝关节评分(keen society score,KSS),分别为55.94分和56.47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分别为57.25分和59.37分;分别进行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功能改善情况UKA组较TKA组好,膝关节活动度更大;两组的手术时间UKA组较TKA组短。结论人工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胫股关节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全膝置换早期效果类似,但手术时间短,恢复快。 房小文 薛峰 盛晓文 王正飞 杨兴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单髁置换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9月采用PKP治疗胸腰椎OVCF患者95例,其中男30例,女65例;年龄55-86岁,平均65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腰痛的程度;测量椎体高度及Cobb角,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65 min,平均45 min。术中骨组织活检提示转移性肿瘤2例。骨水泥渗出至椎管内1例,再行椎板减压术;骨水泥渗入椎间隙1例,进入周围血管2例,未见明显不适。术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8-2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压缩椎体的高度有明显恢复。结论 PKP是治疗胸腰椎OVCF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中须注意操作要点,避免相关并发症。 盛晓文 彭育沁 王正飞 房小文 钱宇峰 陈兵乾关键词:腰椎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室阻滞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临床患者的随机分组观察比较,探讨髂筋膜室阻滞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安全有效性。
方法:观察并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A组为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髂筋膜室阻滞镇痛组。B组为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规则使用药物镇痛组... 房小文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副反应 减压与不减压治疗无神经症状性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减压与不减压治疗无神经症状性胸腰段爆裂性骨折(TBF)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80例无神经症状性TBF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23~55岁,平均39.8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减压组37例(采用椎管减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不减压组43例(采用椎管不减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百分比、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结果 8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24个月随访。不减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减压组[(85.6±15.2)min vs.(115.8±25.7) min,(215.1±25.3)mL vs.(485.7±55.8)mL,(104.1±16.6)mL vs.(224.7±23.5)mL](P<0.05);两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2.0)d vs.(5.2±2.2)d,(6.7±2.2)d vs.(7.0±2.4)d,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百分比、后凸Cobb角、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神经症状性TBF行减压或不减压术的临床疗效均较满意,但不减压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 王俊 房小文 徐怡良 王伟关键词:胸腰段骨折 神经损伤 椎板减压 疗效 全膝置换后24h内与48h后开始康复锻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4 h内与48 h后开始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疗效的差别。方法因骨关节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术后24 h内开始行康复锻炼的患者(A组)与术后48 h后开始行康复锻炼的患者(B组),配以相同的锻炼方法至出院,并应用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估系统及相关不良事件来评定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情况。结果出院时,除肌力无明显差异外,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A组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4 h内开始康复锻炼较48 h后更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薛峰 盛晓文 彭育沁 房小文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锻炼 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31例 被引量:2 2014年 椎间融合术是临床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手段,能有效维持椎间隙的高度,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脊柱的进一步滑脱,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观察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2003年2月至2013年1月腰椎滑脱症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60~76〔平均(67.8±4.4)〕岁,病程1~24年,平均(8.9±5.5)年。主要临床症状为慢性的腰背疼痛,其中26例伴有间歇性跛行,20例伴有一侧或双侧神经根痛症状,2例伴有马尾综合征。按照Meyerding分型。 陆建民 薛峰 房小文 杨兴 陈兵乾关键词:椎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三种不同伤椎置钉方案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 探讨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伤椎置钉与否以及置钉长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自2012年4月-2016年4月,纳入9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27例,伤椎不置钉处理;B组35例,伤椎置入短钉;C组30例,伤椎置入长钉。三组均予以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以上,对三组的疗效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较好的恢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均得到良好矫正,但A、B组均显著优于C组(P<0.05);术后2年时,两项指标均有一定的矫正度丢失率,A组显著大于B、C两组(P<0.05)。三组术后的椎管面积均有所改善,A、B两组改善率显著大于C组(P<0.05)。术后随访期间,A组内固定失败总发生率为14.81%,显著高于B组5.72%和C组的3.33%(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可显著降低矫正度丢失率和内固定失败率;但伤椎置入长钉时,其矫正效果和椎管面积恢复效果均差于短钉。 王俊 房小文 徐怡良 王伟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钉棒 伤椎置钉 短节段内固定 后外侧入路两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比较后外侧入路空心螺钉和支撑钢板两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6例后踝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直接显露复位后踝,分别采用空心螺钉(22例)和支撑钢板(24例)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踝关节评分情况。结果空心螺钉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支撑钢板组1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给予清创、闭式持续冲洗2周后切口愈合。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支撑钢板组和空心螺钉组术后各有1例出现腓骨后侧轻度疼痛不适,注意休息并外用扶他林软膏后疼痛缓解,支撑钢板组1例取出钢板后不适消失。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等情况。术后12个月踝-后足AOFAS评分:支撑钢板组为48.4~96.3(88.1±2.5)分,优良率为23/24;空心螺钉组为45.5~95.5(88.5±3.0)分,优良率为21/22。两组AOFA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采用空心螺钉固定和支撑钢板固定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空心螺钉固定创伤更小且便于取出。 彭育沁 陈兵乾 盛晓文 房小文 王正飞 钱宇峰关键词:后踝骨折 后外侧入路 空心螺钉 支撑钢板 临时半骨骺阻滞术在儿童创伤后膝关节屈曲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时半骨骺阻滞术在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08月~2016年06月采用临时半骨骺阻滞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屈曲畸形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左侧5例,右侧3例;年龄6~10岁,平均7.5... 陈兵乾 薛峰 盛晓文 彭育沁 房小文关键词:膝关节屈曲 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常规护理、患肢护理、功能锻炼等措施,规范护理接受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的肘关节僵硬患者76例,男35例、女... 陈兵乾 薛峰 盛晓文 彭育沁 房小文关键词:关节镜 松解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