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新星

作品数:16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四聚体
  • 5篇聚体
  • 5篇抗原
  • 5篇抗原肽
  • 5篇复合物
  • 4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基因
  • 3篇Β2M
  • 3篇T淋巴细胞
  • 3篇HBC
  • 2篇多克隆
  • 2篇多克隆抗体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支架置入
  • 2篇置入
  • 2篇生物素
  • 2篇生物素化

机构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武汉市妇女儿...
  • 1篇杜伊斯堡-埃...

作者

  • 16篇杨新星
  • 12篇杨东亮
  • 12篇郝友华
  • 7篇丁红晖
  • 6篇宋娜
  • 4篇李东升
  • 4篇陈玲
  • 3篇刘贽
  • 3篇周继光
  • 3篇张正茂
  • 2篇陈俊杰
  • 2篇王宝菊
  • 2篇朱帆
  • 2篇赖亚栋
  • 1篇王虎
  • 1篇田拥军
  • 1篇覃莉
  • 1篇吴珺
  • 1篇黄淑燕
  • 1篇王忠东

传媒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医学分子生物...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c-HLA-A* 1101-β2m复合物单体及其四聚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制备HBc-HLA-A * 1101-β2m复合物单体和四聚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了鉴定。方法原核高效表达的HLA-A * 1101-BSP和β2m蛋白,在抗原肽(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蛋白HBc88-96)的存在下,体外复性折叠成可溶性的HLA-A * 1101抗原肽复合物单体,经BirA酶作用并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复合物单体;然后将此复合物单体与藻红蛋白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按一定比例耦合构建成四聚体;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该四聚体结合特异性CTL的能力。结果Western blot和Dot-ELISA检测显示所制备的HLA-A * 1101抗原肽复合物单体具有天然构象,且可被生物素化;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所制备的四聚体可与HLA-A11^+供者的抗原特异性CTL结合。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完整构象的生物素化HLA-A * 1101抗原肽复合物单体;此四聚体可以特异检测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
郝友华杨新星丁红晖宋娜朱帆喻植群杨东亮
关键词:四聚体
生物素化sH-2K^d-HBc复合物单体的构建及纯化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构建及纯化生物素化的sH-2Kd-HBc复合物。方法以原核表达的sH-2Kd-BSP为重链,β2m为轻链,分别纯化后与H-2Kd限制性9肽(HBc131~139)在体外采用稀释法进行共折叠复性,然后在B irA酶作用下,对折叠产物进行生物素化,形成了生物素化的H-2Kd-HBc复合物。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法进一步纯化生物素化的复合物单体。结果原核表达质粒pET-H-2Kd-BSP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所公布的序列一致。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对折叠复性及生物素化后的复合物进行检测,证明成功获得了生物素化的sH-2Kd-HBc复合物。结论获得了纯化的生物素化sH-2Kd-HBc复合物单体,为进一步在体外构建sH-2Kd-抗原肽四聚体及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深入研究HBV感染过程中特异性CTL应答和效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宋娜郝友华张正茂吴珺杨新星丁红晖杨东亮
关键词:免疫应答
sH-2K^d肽复合物的构建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007年
目的构建可溶性的H-2Kd肽复合物,并制备抗MHC-Ⅰ(H-2Kd)分子多克隆抗体。方法原核高效表达的sH-2Kd-BSP和β2 m蛋白,在抗原肽(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蛋白HBc131-139)的存在下,体外复性折叠成可溶性的H-2Kd-β2m-抗原肽复合物单体,经BirA酶作用并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复合物单体。应用纯化的该复合物单体免疫C57BL/6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①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获得了生物素化的sH-2Kd-HBc复合物单体。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抗MHC-Ⅰ(H-2Kd)分子多克隆抗体与复合物单体有很好的抗原抗体反应;Balb/C小鼠脾脏冰冻切片的免疫组化结果:在细胞膜表面见棕色着色。③Dot-ELISA检测该多克隆抗体的滴度可以达到1∶3 200。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完整构象的生物素化sH-2Kd-HBc复合物单体,制备了抗MHC-Ⅰ(H-2Kd)分子多克隆抗体。
杨新星郝友华张正茂宋娜杨东亮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sH-2K^d-HBc四聚体的构建及其初步的检测应用
2010年
目的:sH-2Kd-HBc复合物四聚体的构建与检测,为进一步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探讨免疫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四个生物素化的可溶性复合物单体与荧光标记的亲和素结合形成四聚体。采用HBcAg真核表达质粒(pcDNA3-C)通过不同的途径免疫小鼠,获得针对核心抗原的特异性CTL,与制备的四聚体共孵育,结合流式细胞仪术进行检测。结果:三种免疫方法所得到的细胞中,抗原特异性CTL频数较对照组都有明显提高(0.24%,0.26%,0.36%vs 0.07%,P≤0.05)。显示制备的四聚体能与抗原特异性T细胞结合,具有检测功能。三种不同的免疫途径所引起的抗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强度各有不同。与传统的肌肉注射组相比,基因枪免疫组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较弱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较强。高压水注射(HDI)组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都要明显高于肌肉注射组结论:获得了功能性的sH-2Kd-HBc复合物四聚体,为进一步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奠定基础。
宋娜郝友华杨新星丁红晖杨东亮
关键词:基因免疫基因枪
Blatchford评分对预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选择内镜下治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Blatchford和内镜前Rockall评分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是否需要胃镜下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82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药物治疗及内镜下治疗,并统计Blatchford和内镜前Rockall评分。结果 382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中,120例(31.4%)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按照Blatchford评分系统,中高危组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需要内镜下治疗患者的Blatchford评分(9.6±4.2)要显著高于不需要治疗的患者(6.5±3.5)(P<0.05)。而按照内镜前Rockall评分系统,无法通过评分来明确区分是否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结论 Blatchford评分能更准确的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内镜下治疗,特别是评分为0是不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而Rockall评分不能用来对低风险进行判断。
杨新星李东升周继光庄涵虚赖亚栋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内镜治疗
中国旱獭β2m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009年
目的克隆、原核表达中国旱獭β2m基因,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中国旱獭脾细胞中扩增β2m基因,克隆至pET28a(+)质粒,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Wβ2m,再转化宿主菌Rosetta(DE3)pLacI诱导其表达。使用切胶回收纯化目的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克隆出的中国旱獭β2m基因,与GenBank已公布的土拨鼠的碱基序列一致;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克隆的β2m基因能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免疫家兔获得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结论成功克隆了中国旱獭β2m基因,在原核宿主中进行了高效表达,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为人工制备MHC-Ⅰ类分子复合物,深入研究嗜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特异性CTL应答和效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郝友华杨新星陈玲丁红晖王宝菊陶元清王忠东王虎陆蒙吉杨东亮
关键词:嗜肝病毒基因工程技术多克隆抗体
乙肝病毒蛋白抗原表位特异性CTL体外扩增条件优化
2009年
目的优化乙肝蛋白抗原表位特异性CTL体外扩增条件。方法选择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分离PBMC,体外用乙肝蛋白抗原表位多肽特异性刺激,特定天数后收集细胞,用CD8抗体与MHC-I类分子HBV抗原肽四聚体进行染色流式检测,检测扩增后乙肝蛋白抗原表位特异性CTL在CD8阳性细胞群中所占的频率。结果1)在不同多肽浓度刺激下,当浓度在20 ug/mL时,所测得特异性CTL占PBMC中CD8+T细胞的频率达到最高峰;2)固定刺激多肽浓度,在不同的刺激天数获得的特异性CTL频率第10天时最高;3)在不同的细胞因子培养条件中,当加入的细胞因子IL-2,IL-7,IL-15组合时所获得的特异性CTL频率最高。结论在刺激肽浓度为20μg/mL,并加入适量的细胞因子(IL-2,IL-7,IL-15),刺激10天的条件下,所获得的乙肝蛋白抗原特异性CTL频率最高。
郝友华陈玲杨新星丁红晖冯雪梅朱帆刘贽杨东亮
关键词:体外扩增
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因动脉狭窄导致其急性闭塞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合并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前循环系统病变13例(其中颈内动脉病变9例,大脑中动脉病变3例,大脑前动脉病变1例),后循环系统病变27例,均采用尿激酶选择动脉溶栓,然后对明显的残余血管狭窄,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血管再通率为100%,支架定位准确,血管残余狭窄<20%,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率为67.5%;溶栓后脑出血6例(15.0%),而且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越高,治疗有效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开始时间的延长,治疗有效率降低(P<0.05)。结论对动脉狭窄导致其急性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选择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安全有效的,而且该治疗方法的有效率与术前的NIHSS评分及治疗时间相关。
李东升杨新星焦力群陈跃鸿
关键词:动脉溶栓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脑梗死
HBV抗原肽-HLA-A*2402复合物四聚体的构建及初步检测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构建2种HBV抗原肽-HLA-A*2402复合物四聚体,并初步用该2种四聚体检测针对不同抗原肽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方法:原核高效表达HLA-A*2402-BSP和β2m蛋白后,分别与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肽Pol756-764和Core117-125在体外复性折叠成可溶性的HLA-A*2402抗原肽复合物单体,经BirA酶作用并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复合物单体,分别将复合物单体与藻红蛋白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按一定比例耦合构建成2种HBV抗原肽四聚体。最后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Dot-ELISA和ELISA检测显示获得了2种具有天然构象的生物素化的HBV抗原肽-HLA-A*2402复合物单体。结论:构建的2种四聚体可以检测乙型肝炎感染者体内特异性的CTL。
杨新星郝友华宋娜陈玲刘贽杨东亮
关键词:T淋巴细胞生物素化
乙肝病毒感染不同阶段抗原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为了阐明HBV感染不同阶段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方法:分别构建了我国最高频等位基因HLA-A*0201三种常见抗原肽表位(HBVcore18-27、pol575-583、env335-343)四聚体复合物,并用这些四聚体检测HB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LA-A*0201限制性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功能及CD127的表达。结果:在大多数自限性HBV感染者的PBMCs中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和增殖能力都高于慢性HBV感染者。在低病毒载量的免疫低复制期抗原特异性CD8^+T的数量和在高病毒载量、肝脏损害免疫清除期及免疫耐受期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频率是相似的,同病毒定量及AL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慢性HBV感染者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能力和病毒滴度呈反比。在自限性HBV感染患者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明显高于慢性HBV患者,在免疫耐受期基本丧失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HBV感染后不同免疫状态的HBs Ag水平不同,免疫耐受期最高,其次为免疫清除期、再活动期,低复制期的最低。而且随着HBs Ag水平下降,同HBV DNA的相关性也逐渐下降。慢性HBV感染者中CD8^+CD127^+T细胞要低于对照组及自限性感染组,特别是在HBe Ag阳性的免疫耐受期及免疫清除期组患者中CD8^+CD127^+T细胞比例更低。结论:慢性HBV感染中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不是决定免疫应答的唯一因素,慢性乙肝患者体内记忆性的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并未被完全清除或缺失,这为治疗性疫苗和免疫恢复治疗提供了可行性。
杨新星李东升周继光杨东亮郝友华
关键词:乙肝病毒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