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栗淑媛

作品数:88 被引量:761H指数:20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生物学
  • 14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螺旋藻
  • 17篇蒙古族
  • 17篇古族
  • 17篇汉族
  • 9篇节旋藻
  • 8篇民族
  • 7篇低温胁迫
  • 7篇体质
  • 7篇胁迫
  • 6篇主成分
  • 6篇主成分分析
  • 6篇卷舌
  • 5篇叠舌
  • 5篇舌运动类型
  • 5篇同工酶
  • 5篇年龄
  • 5篇聚类分析
  • 5篇朝鲜族
  • 4篇钝顶螺旋藻
  • 4篇种子

机构

  • 86篇内蒙古师范大...
  • 41篇天津师范大学
  • 25篇内蒙古农业大...
  • 20篇内蒙古医学院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鄂尔多斯市新...
  • 3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包头师范高等...
  • 1篇包头轻工职业...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内蒙古林学院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8篇栗淑媛
  • 46篇郑连斌
  • 41篇陆舜华
  • 24篇乔辰
  • 18篇李咏兰
  • 10篇韩在柱
  • 8篇杨茜
  • 7篇扈瑞平
  • 6篇邱广亮
  • 6篇刘燕
  • 6篇郑明霞
  • 4篇李玉玲
  • 3篇郑琪
  • 3篇崔静
  • 3篇张三润
  • 3篇曹瑜
  • 3篇吕秀华
  • 3篇陈琛
  • 2篇陈媛媛
  • 2篇高艳春

传媒

  • 14篇人类学学报
  • 12篇天津师范大学...
  • 8篇内蒙古师范大...
  • 5篇遗传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解剖学杂志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通报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精细化工
  • 2篇阴山学刊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第五届全国农...
  • 1篇化工科技
  • 1篇稀土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 11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6篇1995
  • 1篇199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兴安盟汉族体质调查被引量:12
2012年
调查了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320例城市汉族(男145人,女175人)和突泉县太平乡514例乡村汉族(男256人,女258人)的85项体质指标,计算了32项指数及其分型。研究显示,1)内蒙古兴安盟汉族的主要体质特征为:大多数人有上眼睑皱褶,44.5%的人具蒙古褶,眼裂高度以窄、中型为主,眼裂倾斜度以外高内低型最高;鼻根高度以中、低型为主,鼻基部多上翘或水平,鼻梁侧面观多为直型,鼻翼高度中等,鼻孔最大径多横位或斜位;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耳垂类型多为圆形、三角形;黑发,眼色褐色,肤色黄或浅黄。男女均以特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狭鼻型、中面型、宽胸型、宽骨盆型、宽肩型及中肩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居多。城市男女身高均以高型为主,乡村男女身高中等或亚中等类型占优。2)兴安盟汉族城市人群的体质状况总体上优于乡村。3)兴安盟汉族的体质特征与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北方族群接近。
李玉玲陆舜华栗淑媛郑连斌曹瑜陈琛国海
关键词:活体观察活体测量汉族
鄂尔多斯蒙古族、汉族4项人类遗传学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报道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 50 8例蒙古族人 (男 2 2 3例 ,女 2 85例 )和 46 1例汉族人 (男 2 33例 ,女 2 2 8例 )的蒙古褶、上眼睑皱褶、铲型门齿和耳垂的出现率。调查结果显示 :1 )有蒙古褶率蒙古族为 97.84% ,汉族为 97.83% ;有上眼睑皱褶率蒙古族为 81 .6 9% ,汉族为 85.2 5% ;有铲型门齿率蒙古族为 91 .54 % ,汉族为 88.72 % ;有耳垂率蒙古族为 83.86 % ,汉族为 82 .86 % ;2 )有蒙古褶率蒙古族汉族均存在性别间的差异 ,有耳垂率汉族存在性别间差异 ;3) 4项指标间无相关关系 ;4)蒙古族与汉族间蒙古褶出现率存在极显著差异。
栗淑媛郑连斌陆舜华刘燕
关键词:人类遗传学上眼睑皱褶耳垂蒙古族汉族
pH值和NaHCO3对钝顶节旋藻生长的影响
钝顶节旋藻(Arthrosira plaensist)是蓝藻门(Cyanopyta)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一类微藻,因其原产于碱湖,培养液pH值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NaHCO是节旋藻生长主要的碳源,也是决定节旋藻...
王志忠巩东辉乔辰栗淑媛
关键词:PH值NAHCO3叶绿素胞内多糖
文献传递
蒙古族和汉族新生儿及幼儿蒙古斑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报道了呼和浩特市359例新生儿和465例2—6岁幼儿的蒙古斑特性。结果显示,蒙汉族新生儿的蒙古斑出现率较高(蒙82.17%,汉70.43%),二者间差异显著。随着年龄增长,蒙古斑出现率逐渐降低,斑色变浅,斑数量有所增加,斑面积与体表面积比值呈现减小趋势。蒙古斑在新生儿中的分布部位以臀部最多,骶部次之,而在2—6岁幼儿中则相反。绝大多数有斑新生儿及幼儿的斑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5%。
陆舜华郑连斌韩莉郑瑾辉邓莉栗淑媛旺庆旺庆李咏兰
关键词:蒙古族汉族新生儿幼儿
低温胁迫对螺旋藻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08年
为探讨螺旋藻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与其抗寒性之间的关系,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了低温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2和极大螺旋藻S3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是直接低温处理、低温锻炼还是ABA预处理,S1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最多,而S2和S3远不及S1。低温锻炼可增加S1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而对S2和S3作用不明显。ABA预处理与低温锻炼处理间基本上无明显的差异。细胞内可溶性糖能提高螺旋藻的抗寒性,因而可以作为鉴定其抗寒性的一个生化指标;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抗寒能力明显强于引进种S2和S3。
袁淑珍栗淑媛乔辰
关键词:螺旋藻可溶性糖低温胁迫
免疫血清学方法鉴别落叶松种子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对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和新疆落叶松种子的球蛋白和谷蛋白分别进行了免疫血清学的研究。通过双扩和免疫电泳分析表明 ,无论球蛋白 ,还是谷蛋白在 4种落叶松间抗原距离都为零 ,这 4种落叶松种子不能用球蛋白或谷蛋白的免疫血清学方法得以鉴别。
栗淑媛杨茜乔辰额尔敦会嘎刘靖元
关键词:落叶松球蛋白谷蛋白免疫血清学种子鉴别
亚洲21个人群体部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通过对亚洲群体体部测量资料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认为亚洲群体可分为北方类群与南方类群。北方类群人体格较粗壮 ,如身材高、骨盆宽、体重大、胸围大、四肢相对短。南方类群人体格较为纤细。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从体部特征来说属于南方类群。北方类群还可分为 5个组。每个组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体部特征。
郑连斌郑明霞陆舜华栗淑媛郑琪李咏兰
关键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中国人群肤纹的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近年来 ,我国学者多将中国人群分为南、北两大类群。作者对我国 5 9个人群的肤纹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肤纹特征 ,可将中国人分为 6个族群 ,除北方族群、南方族群外 ,存在着新疆族群与西藏族群。新疆族群与北方族群相比 ,斗型率低 ,尺箕、桡箕率高 ,小鱼际区与指间区Ⅱ、Ⅲ真实花纹率高。西藏族群斗型率高、尺箕率低。北方族群与南方族群相比 ,指纹嵴线总数、小鱼际区与指间区Ⅲ真实花纹率高。此外 ,还存在南北族群间的过渡族群与南北混合族群。 8个汉族人群未能聚集 ,分散于各族群中。这表明 ,汉族与少数民族间、南北方民族间存在着肤纹基因的交流。将中华民族分为南北两大类群的观点可能过于简单化了。
郑连斌陆舜华郑琪栗淑媛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中华民族肤纹学中国人
低温胁迫对螺旋藻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低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的温度越低、天数越长,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2和极大螺旋藻S3细胞内脱氢酶活性越低。在每一种处理下,脱氢酶活性高低的排列顺序均为S1>S2>S3。脱氢酶活性的Q10值变化范围排列为S1
栗淑媛王俊琴马华山乔辰
关键词:螺旋藻低温胁迫脱氢酶
中国少数民族体质分型初探被引量:7
2005年
选取中国28个少数民族人群的13项体质人类学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可分为南方人群组与北方人群组.甘肃、青海少数民族体质与南方人群较为接近.3个蒙古族人群体质较为接近,东乡族与保安族体质接近,撒拉族与土族体质接近.(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南方人群体质差异主要在体部高度.在南、北人群之外,还存在一个过渡类型,即生活在甘、青的少数民族,他们身材居中,面部较高,头较长,五官宽度较窄.
郑明霞郑连斌刘宗愉栗淑媛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