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坚锐
- 作品数:33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黄芩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对黄芩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溶剂、溶剂量、提取时间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18小时。结论优化所选工艺条件较好。
- 王梅芳武坚锐杨小玲杨东方张林秀
- 关键词:黄芩正交实验
- 新生儿血培养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及细胞间黏附基因A和D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培养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状况,并对分离株的细胞间黏附基因A和D在菌血症诊断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方法对新生儿血培养中分离到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及菌株鉴定,采用PCR法进行mecA、icaA及icaD基因的检测。结果 100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株中mecA、icaA及icaD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54株(58.7%)、62株(67.4%)、13株(14.1%)。在11例icaA和icaD同时阳性的病例中,有10例被诊断为新生儿菌血症。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感染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携带耐药基因十分严重,应重视对其监测与控制。icaA和icaD基因同时阳性是临床诊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一种潜在实验室方法。
- 秦桂秀武坚锐武素梅孟晋华朱镭
- 关键词:菌血症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基因
-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被引量:23
- 2005年
- 大量研究通过对肝组织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或转录体的检测,证实隐匿性HBV感染是所谓"隐源性肝炎"及其它慢性肝病的常见病因.现就其发生率、形成机制、临床意义、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 陈常云武坚锐朱新宇王守义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隐匿性感染隐匿性HB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乙型肝炎病毒隐源性肝炎常见病因
- 太原地区1331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1331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取1331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的外周血进行培养、制片及G显带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1331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分析,发现异常核型139例,占10.44%,其中结构和数目异常有46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有93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及早发现有助于降低胎停育、自然流产、死胎等发病率,降低出生缺陷,因此,染色体分析应作为优生检查的常规项目。
- 郭跃贞武坚锐孙夏瑜周岩
-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不良孕产史
- 无血清免疫学标志的乙型肝炎病毒株分子生物学某些特性的初步探讨
- 2007年
- 目的了解无血清免疫学标志的HBV株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方法收集104例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套式PCR扩增HBV S、X、C基因,HBV S、X区扩增产物测序和变异位点分析。结果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13例。S基因区未发现有义突变,X基因区及重叠核心启动子区、增强子Ⅱ区发现多位点变异。结论X基因区及重叠核心启动子区、增强子Ⅱ区多位点变异可能是无血清免疫学标志HBV株的分子基础。为深入研究隐匿性HBV感染的临床检测及防治奠定基础。
- 陈常云朱新宇王霞王琰武坚锐王守义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基因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EL-AML1融合基因检测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 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TEL-AML1融合基因的阳性率,探讨TEL-AML1融合基因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基础上,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31例ALL患儿骨髓单核细胞中TEL-AML1融合基因。结果 巢式RT-PCR技术和FISH技术均可以显著提高TEL-AML1融合基因的检出率,应用上述两种方法,31例患儿中检测出7例TEL-AML1阳性,占儿童初发ALL的22.6 %(7/31),在B系ALL中的阳性率为25.9 %(7/27)。结论 t(12;21)形成TEL-AML1融合基因是儿童ALL最常见的染色体易位,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极难发现,需用巢式RT-PCR或FISH等分子检测方法加以证实。
- 王恺周永安苏丽萍武坚锐解菊芬赵瑾马莉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 多重巢式RT—PCR技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融合基因与MICM分型及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对60例AML患者的融合基因联合染色体核型、免疫表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60例AML中有37例(61.67%)具有5种融合基因:MLL—AF9、TLS—ERG、CBFβ—MYH1、AML1-ETO、PML—RARα。13例患者有HOX11原癌基因活化,10例为单纯表达HOX11原癌基因活化,3例同时伴有其他融合基因表达。伴AML1-ETO、PML-RARα的31例患者中接受化疗的23例全部达完全缓解(CR),且无复发。结论基因分型是AML最精确的分型方法,可为临床化疗提供指导。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可快速同时检测急性白血病29种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融合基因,完善白血病的MICM分型,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 赵瑾周永安苏丽萍武坚锐王恺解菊芬马莉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结构畸变融合基因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MD/BMD患者的基因缺失
- 目的 以求在更大的范围内了解中国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患者基因缺失的分布规律,并探索检测技术,为制定合理的DMD/BMD患者的基因缺失检测奠定一定得基础.方法 我们用C...
- 周永安席卫平武坚锐李玉军夏丽郭跃贞周岩孙夏瑜
- 仪器法与镜检法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对仪器法和镜检法的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减少不必要的检测误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方法:选取1 000例儿科住院患者的尿液样本,分别采用AX-4030尿干化学分析仪、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进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结果:在红细胞和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方面,AX-4030与镜检法存在差异,UF-1000i和镜检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F-1000i和镜检法对管型的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结论:影响仪器法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当尿干化学仪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必须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镜检。
- 冯有才闫宏宫丽娜董兴红武坚锐
- 关键词:尿液有形成分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
- 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融合基因的检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易位相关融合基因的临床和实验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60例AML患者的融合基因进行分析。结果18例(30%)正常核型的AML患者分别检测出有PML/RARα、AML1/ETO、TLS/ERG、CBFβ/MYH11和MLL/AF9等5种融合基因的存在。结论多重巢式RT-PCR技术可用于白血病患者初诊时染色体畸变的筛选,可在核型正常的AML患者中检出隐匿的染色体易位,对AML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帮助,进一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 赵瑾周永安苏丽萍武坚锐王恺解菊芬马莉石磊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正常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