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进国
- 作品数:23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2008年9月至2014年10月问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行胃癌根治术420例患者中21例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对可能导致胃癌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非手术因素和手术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本组胃癌患者术前并存糖尿病和肝硬化、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消化道重建方式、十二指肠残端是否包埋均与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胃癌患者术前并存肝硬化(OR为5.369,P=0.016)、术前血红蛋白水平(OR为5.66,P=0.011)和消化道重建方法(OR为3.82,P=0.015)是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患者术前并存肝硬化、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和消化道重建方式是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主要危险因素。
- 汪进国吴佩武健陈贤军瞿章汪为林黄鹤茆家定梁林虎
- 关键词:胃肿瘤肠瘘
- 细菌性肝脓肿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外科治疗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974年到 2 0 0 1年间共收集 5 0 0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例 ,并分为两组。A组 :1974~ 1990年有 371例 ,B组 :1991~ 2 0 0 1年有 12 9例。结果 两组细菌性肝脓肿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 0 .176 % vs0 .0 5 2 % ,和 4 .5 8% vs1.5 5 % ,外科手术引流率 (TOD)分别为 4 3.6 7%和 17.0 5 % ,三者均有统计学差异 ,P<0 .0 0 1。 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率 (PPD)分别为 12 .4 %和 30 .2 3% ,呈上升趋势 ,有统计学差异 P<0 .0 0 1。手术组和 B超定位下穿刺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 31.6± 5 4 .5和 13.4 3.4 d,有统计学意义 P<0 .0 0 1。结论 B超定位下穿刺引流是一种简便、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 钱叶本汪进国耿小平
- 关键词:肝脓肿外科治疗死亡率发病率
- HGF/c-met信号转导对肝细胞肝癌的侵袭和转移的作用被引量:4
- 2002年
- 汪进国耿小平钱叶本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MET信号转导肝细胞肝癌HCC
- 腹腔镜手术治疗全内脏反位合并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合并全内脏反位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为1例胃癌合并全内脏转位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安全性。结果:患者经检查提示全内脏反位合并胃癌,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随访半年,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或肿瘤复发。经检索,国内外报道的全内脏转位合并胃癌患者4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29例为开放手术,14例为腹腔镜手术,4例为机器人手术,1例为内镜手术。其中1例为姑息性手术,47例为根治性手术;术后住院3~19 d,1例术后并发肝功能障碍及胰瘘,1例术后并发机械性肠梗阻,余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脏反位可根据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微创手术治疗胃癌合并全内脏转位是安全、有效的,内脏反位一般无需处理,但术前明确诊断可减少手术风险。
- 沈杨超汪进国陈贤军
- 关键词:胃肿瘤全内脏反位腹腔镜检查病例报告
- HGF/C-Met信号传导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HGF/C-Met信号传导系统对肝细胞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肝癌Hep3B细胞株按给予外源性HGF的剂量进行分组:不给予外源性HGF的为对照组<,1>即A(0ng.ml<'-1>)组;给...
- 汪进国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 文献传递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胃癌侵袭中的作用
- 2010年
- 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的可逆性磷酸化是部分细胞内蛋白参与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因素,其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代谢和迁移。蛋白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是受到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和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调控。
- 汪进国陈雪华刘炳亚朱正纲
-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癌侵袭蛋白酪氨酸激酶KINASES信号转导通路
- 原发性小肠肿瘤18例临床诊治与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肠肿瘤类型、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 对 1993年以来诊治的 1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小肠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为多 ,占 (4 / 11) ,恶性肿瘤中以腺癌多见 ,占 (5 / 7) ,小肠肿瘤常见临床表现为 :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等。 16例行手术治疗 ,术前诊断为 38 8% (7/ 18) ,B超、CT诊断符合率低 ,DSA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部位。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 ,早期诊断极为困难 ,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 昝建宝汪进国郑晓超耿小平
- 关键词:小肠肿瘤
- 经钙离子、Calcineurin和NF-AT的信号转导与药物特异性
- 2001年
- 在信号转导过程中 ,可能存在有待发现的特异性信号转导分子 ,本文将简要探讨经Ca2 +/Calcineurin与NF AT转录复合物进行信号转导的特异性机制 ,及其在开发调节该信号转导途径的药物方面的潜在意义。本文例证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 唐少松王明军汪进国
- 关键词:NF-AT信号转导钙离子CALCINEURIN
- PTP1B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株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易复发和转移。前期研究发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基因与胃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本研究通过RNA干扰技术和基因克隆技术分别沉默和上调胃癌细胞中PTP1B基因的表达,观察PTP1B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靶向沉默PTP1B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序列和克隆人的PTP1B cDNA基因序列分别转染MKN28和MKN45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中PTP1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Transwell迁移试验和划痕试验分别观察PTP1B基因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shRNA后,MKN28细胞中PTP1B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抑制显著(P<0.05)。CCK-8增殖活性实验显示,shRNA沉默PTP1B基因表达后能显著抑制胃癌MKN28细胞在48、72和96 h的增殖活性(P<0.05)。Transwell迁移试验和划痕实验显示,PTP1B表达下调后胃癌MKN28细胞的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而提高PTP1B在MKN45细胞中表达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则显著提高(P<0.05)。结论:PTP1B基因是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重要调控因子。
- 汪进国吴佩武健茆家定
- 关键词:胃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短发夹RNA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游离肝门板病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寻求一种既能有效控制肝切除出血又能保留健侧肝脏的正常供血的肝血流阻断技术。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02年3月以来开展游离肝门板病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13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出血300—3550ml,平均1000ml,术后2例胆红素升高超过17.1μmol/L,升高最多不超过26ixmol/L,术后恢复顺利,无肝衰、胆漏、隔下感染,少量腹水及胸腔积液各1例。结论游离肝门板病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术,方法安全简便,对于控制术中出血,防止术后肝功能衰竭,降低胆道损伤,有明显效果,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 汪东树张从雨房志宽张亚铭昝建宝宋玉庆王胜斌嵇成祥马立宋康颉汪进国
- 关键词:肝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