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楠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基金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病毒
  • 8篇细胞
  • 6篇贫血病
  • 6篇贫血病毒
  • 6篇马传染性贫血
  • 6篇马传染性贫血...
  • 6篇马传染性贫血...
  • 6篇传染
  • 6篇传染性
  • 6篇传染性贫血
  • 6篇传染性贫血病
  • 6篇传染性贫血病...
  • 4篇皮肤
  • 4篇皮肤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启动子
  • 3篇启动子活性
  • 3篇进化
  • 3篇活性
  • 3篇基因进化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5篇沈楠
  • 11篇周建华
  • 7篇沈荣显
  • 6篇赵立平
  • 5篇相文华
  • 4篇全滟平
  • 4篇于长清
  • 3篇韩秀娥
  • 2篇孔宪刚
  • 2篇王靖飞
  • 2篇郭莹莹
  • 2篇邓喜林
  • 2篇吕晓玲
  • 2篇林跃智
  • 2篇郭巍
  • 1篇司薇
  • 1篇李东卫
  • 1篇陈维多
  • 1篇侯艳霞
  • 1篇华秋东

传媒

  • 5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病毒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H5亚型禽流感病毒NP蛋白两个鸡MHC分子限制性T细胞表位的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为验证一株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NP)中的3条T细胞表位候选肽NP89-97(PKKTGGPIY)、NP198-206(KRGINDRNF)和NP64-71(ERMVLSAF)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构建了含有NP基因的重组质粒pCAGGS-NP,将其转染293T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P蛋白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重组质粒免疫鸡后,用间接酶联免疫实验检测发现重组质粒在鸡体内能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将多肽NP89-97、NP198-206、NP64-71和不相关肽N71-78(WRRQARYK)在体外刺激免疫后鸡的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8+T淋巴细胞增殖分别为13.7%、11.9%、0.6%和0.4%;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多肽NP89-97、NP198-206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量明显增加。本实验表明多肽NP89-97和NP198-206能在体外诱导活化的鸡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为AIV NP的T细胞表位。该研究结果对研究禽类抗流感病毒的免疫机制及抗流感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侯艳霞郭莹莹沈楠吴春艳姜永萍王靖飞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NP蛋白T细胞表位
宿主天然抗逆转录病毒蛋白TRIM5α研究进展
为了建立能够被HIV-1感染的动物模型,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研究人员就注意到旧世纪猴中存在着对HIV-1感染的遗传限制。虽然许多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工作,试图找出这种限制性因子,但均未获成功,直到
于长清沈楠周建华
文献传递
副猪嗜血杆菌菌影的制备被引量:11
2011年
为研制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菌影疫苗,本实验通过PCR扩增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将其连接到含有λPL/PR-cI857启动阻遏系统的pBV220载体中,使裂解基因E与λPL/PR-cI857串联成为温度敏感的裂解盒,构建重组质粒pBV-E。并将含有E基因的裂解盒插入pMD18-T载体中,构建H.parasuis打孔质粒(pMD-E)。采用电击穿孔法将其转入E.coliβ2155中,利用接合的方式将打孔质粒转入H.parasuis 5型菌株中。将含有打孔质粒的H.parasuis在28℃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升温到42℃诱导E基因表达,制备H.parasuis菌影。电镜观察菌影形态完整,内容物全部被释放到胞外。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菌影疫苗奠定了基础。
胡明明常月红张艳禾司薇谢芳于申业刘慧芳刘思国沈楠王春来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
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2年
为获得纯化的禽流感病毒(AIV)的NS1蛋白,将A/chicken/Guangxi/10/99(H9N2)(CK/GX/10/99)NS1全长核苷酸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NS1,然后转化入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制备重组杆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表达NS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重组杆状病毒转染昆虫细胞sf9进行NS1蛋白的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IFA)对表达的目标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了含NS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分子质量约30ku的重组蛋白得到了表达,为NS1的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东卫郭莹莹刘在斯王世达沈楠文辉强焦同路王靖飞
关键词:蛋白纯化
猴免疫缺陷病毒p2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2008年
利用PCR技术从质粒pSHIV89.6P中扩增猴免疫缺陷病毒(SIV)衣壳蛋白p27基因,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p27,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对其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并将纯化定量后的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gag基因的p27相应片段为763bp,其表达产物相对分子量为46ku。经镍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p27纯度可达90%以上。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p27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5、1C7、3C2、2D12、3D12。5株杂交瘤细胞诱生小鼠产生的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12800、1∶25600、1∶819200、1∶51200和1∶409600。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1型,轻链均为λ链。Western blot和IFA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均对病原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为进一步开发SIV早期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华秋东吴志军姜成刚沈楠陈维多相文华周建华
关键词:猴免疫缺陷病毒P27蛋白单克隆抗体
5匹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MHC-I类分子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基于RT-PCR方法,扩增了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5匹马的编码经典MHC—I类分子的大部分基因,具体包括编码肽结合区大部分区域、α3区、穿膜区及胞浆区蛋白的基因,并进行了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试验马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总RNA提取物经RT-PCR扩增,并将所得产物进行T-A克隆。从每匹马的所有克隆中,分别随机挑取鉴定为阳性重组质粒的21~23个克隆用于测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匹试验马匹各自具有3~5个等位基因,由于MHC-Ⅰ分子等位基因表达的共显性特征,可以推测马的基因组内可能存在2~3个基因座对应于这些等位基因,这与国外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另外,不同马匹PBMC表达的MHC-Ⅰ类分子的差别水平不一致。除了6号与7号和10号马之间MHC-Ⅰ类分子的差异较大,无相同或高度相近的经典MHC-Ⅰ类分子序列外,各马匹间均表达具有1个或1个以上的相同或高度同源的对应经典的MHC-Ⅰ类分子的mRNA。以上研究结果既可作为正在开展的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基础性、支持性数据,又可进一步丰富国内马的经典MHC-Ⅰ分子多态性方面的相关研究。
马建郭巍沈楠孔宪刚沈荣显周建华
关键词:多态性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LTR在驴胎皮肤细胞中的基因进化及启动子活性比较
将EIAV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在驴胎皮肤细胞中连续传代,分别提取第13、18、21、23、26代病毒培养物的前病毒DNA,以LTR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前病毒LTR,并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与本实验室已测定的驴白细胞毒株LTR...
全滟平韩秀娥沈楠赵立平周建华沈荣显相文华
关键词:基因进化启动子活性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第1 9、26代驴胎皮肤细胞弱毒前病毒DNA全基因序列分析
2007年
不同代次马传染性贫血驴胎皮肤细胞弱毒(Fetal donkey dermal virus,FDDV)的免疫保护效果各不相同,只有第10~15代驴胎皮肤细胞弱毒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可作为疫苗使用,继续传代则疫苗的保护率下降。为确定有、无免疫保护效果的FDDV在基因水平上的差异,本实验对无免疫保护效果的第19、26代驴胎皮肤细胞弱毒前病毒DNA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与已测序的疫苗毒株进行序列比较。第19代和第26代FDDV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5%,与疫苗毒株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9%、96.7%。LTR是EIAV在细胞传代中变异最显著的区域,第19、26代FDDV的LTR与疫苗毒的LTR同源性仅为89.6%、89.3%。马传贫病毒的gag基因高度保守,第19、26代FDDV与疫苗毒株的gag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仅有2个氨基酸不同。第19、26代FDDV与疫苗毒株的pol基因、env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9%、98.8%、93.7%、93.6%。由序列比较结果可以推断,第19代、第26代FDDV不具有免疫保护效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LTR和env基因的变异,导致病毒复制能力下降或免疫原性丧失,不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
全滟平赵立平韩秀娥沈楠吕晓玲沈荣显相文华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全基因序列分析
TRIM5α-慢病毒感染固有免疫的重要蛋白
HIV-1的发现已经有20多年,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可用于HIV-1复制并且产生致病作用的理想动物模型。在大多数非人灵长动物中,存在着多重涸有免疫限制了HIV-1的复制。目前的研究表明,至少存在着两种细胞内障碍限制了HIV-...
于长清沈楠沈荣显周建华
文献传递
宿主天然抗逆转录病毒蛋白TRIM5α研究进展
为了建立能够被HIV-1感染的动物模型,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研究人员就注意到旧世纪猴中存在着对HIV-1感染的遗传限制。虽然许多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工作,试图找出这种限制性因子,但均未获成功,直到2004年在非人灵长动物...
于长清沈楠周建华
关键词:动物模型HIV-1感染抗逆转录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