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颖喆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生物测量
  • 3篇硅油
  • 3篇硅油填充
  • 3篇硅油填充眼
  • 3篇A超
  • 3篇超声
  • 2篇视网膜
  • 2篇内障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网膜
  • 2篇晶状体
  • 2篇白内障
  • 2篇A型超声
  • 2篇IOLMAS...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 1篇多层羊膜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7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篇潘颖喆
  • 7篇高丰
  • 5篇王慧
  • 2篇吴小军
  • 2篇邢怡桥
  • 2篇殷晖
  • 1篇苏钰
  • 1篇杨安怀
  • 1篇艾明
  • 1篇刘刚
  • 1篇李璐
  • 1篇陈长征
  • 1篇张旭
  • 1篇黎智
  • 1篇王慧
  • 1篇蔺涛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超分段测量法在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三联手术中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A超分段测量法对硅油填充眼进行生物测量的准确性,以及“自内障超乳摘除、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选取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11例11只眼,术前使用A超分段测量法进行生物测量。术中经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乳摘除,经睫状体平坦部穿刺口置入20G套管针抽吸出玻璃体腔内硅油,囊袋内植入PMMA或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随诊至术后6个月。结果术前硅油填充眼眼轴长度为22.17~29.38mm,平均(25.46±2.20)mm。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随访至术后6月无特殊并发症发生。裸眼视力0.1~0.3者8例8只眼,0.4,0.6者3例3只眼。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介于-1.5~+0.25D之间,与目标屈光状态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为(0.77±0.32)D(0.25~1.25D)。结论“三联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安全、可靠,效果良好,“A超分段测量法”可对并发白内障的硅油填充眼进行准确的生物测量,并计算出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度数。
潘颖喆高丰王慧
关键词:硅油填充眼生物测量A型超声白内障
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析与对蛋白激酶B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及其对蛋白激酶B(AKT)通路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医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110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研究,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分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感染后患者血清中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分析患者血清中氧化/抗氧化酶的变化,以医院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80例未感染眼内炎患者为未感染组。结果患者中分离病原菌110株,革兰阳性菌66株占60.0%,革兰阴性菌44株占40.0%;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相比,感染组患者血清中AKT、PI3K及Fas但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脓性眼内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能上调血清中AKT、PI3K及Fas和MDA、下调SOD及CAT水平。
高丰潘颖喆刘刚殷晖吴小军蔺涛
关键词:化脓性眼内炎病原菌氧化酶革兰阳性菌
A超分段测量法及IOLMaster在硅油填充眼生物测量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应用A超分段测量法及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 (IOLMaster)对硅油填充眼进行生物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05年6月至12月间在我院行硅油取出术(可分别联合PHACO或IOL或PHACO+IOL)的硅油填...
潘颖喆邢怡桥艾明杨安怀张旭
文献传递
A超分段测量法及IOLMaster在硅油填充眼生物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应用A超分段测量法及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对硅油填充眼进行生物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08年1月至12月拟行硅油取出术的患者总共29例29眼,手术前、后使用眼科A/B超及IOLMaster两种方式测量眼轴,并分别进行比较;A超分段测量法计算公式为:硅油填充眼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0.644×硅油泡的表观长度(声速值1532m/s)+硅油泡下水层的厚度。结果用眼科A超分段测量法测得手术前、后的眼轴长为(26.11±2.85)mm、(26.06±2.80)mm,其差值为(0.06±0.27)mm(P=0.226);IOLMaster测得手术前、后的眼轴长为(26.37±2.80)mm、(26.29±2.77)mm,其差值为(-0.04±0.15)mm(P=0.315);IOLMaster测得的术前和术后眼轴长与术后A超眼轴长差值分别为(0.18±0.17)mm(P〈0.01)、-0.23±0.13mm(P〈0.01)。两种方法在术前术后测得的眼轴长度结果均显示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99)。结论A超分段测量法及IOLMaster均可对硅油填充眼进行准确可靠的眼轴测量。
潘颖喆高丰王慧
关键词:硅油填充眼生物测量A型超声IOL
532激光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532激光联合应用和血明目片口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行532激光光凝治疗的病例79例(79眼),并按要求用药复查且资料完整,其中治疗组43例(43眼),激光后联合应用和血明目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6例(36眼),激光后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包括视力、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65.1%vs.47.2%,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vs.75.0%,P<0.05)。结论 532激光联合应用中成药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能够更好地促进积血吸收,改善眼底微循环,减少副作用,提高视功能。
吴小军高丰殷晖潘颖喆
关键词:532激光和血明目片视网膜静脉阻塞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例18眼接受有晶体眼ICL植入术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比较术前矫正视力和术后裸眼视力,观察术后6月眼压、角膜细胞内皮计数、透明晶体状态等。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在观察期内无一例发生青光眼、白内障、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潘颖喆高丰王慧
关键词:高度近视晶状体植入后房
多层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多层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13例难治性角膜溃疡进行多层羊膜填塞外加大羊膜片覆盖治疗,术后继续局部药物治疗,随访3~6个月,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术后均未出现羊膜移植排斥反应。13例患眼角膜溃疡均愈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多层羊膜移植手术简单,对难治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潘颖喆高丰王慧
关键词:羊膜移植角膜溃疡
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13例(14只眼),术中不使用囊袋张力环,进行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随诊至术后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中均无晶状体后囊破裂、晶状体核块下沉或明显玻璃体脱出,人工晶状体均位于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及囊袋位置良好、居中。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随访至6个月时,裸眼视力0.3~0.4者7例(7只眼)0,.5~0.6者5例(6只眼),0.8~1.0者1例(1只眼),无低于0.3者。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对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进行治疗安全、可靠、经济,效果良好。
潘颖喆高丰王慧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人工晶状体
抑制光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对趋化因子受体3配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抑制光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对趋化因子受体3(CCR3)配体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RPE细胞,取第8~12代生长良好的传代细胞用于实验.将同代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光照损伤组和光照干预组.采用波长400 nm的蓝色节能灯以(600±100) Lux持续光照RPE细胞12h建立光损伤模型,光照干预组采用0.125 mg/ml的VEGF-A受体拮抗剂雷珠单抗处理光损伤的RPE细胞;正常对照组以锡箔纸包裹细胞培养皿避光培养.结束光照24 h时,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组细胞中VEGF-A、eotaxin-1、eotaxin-2、eotaxin-3及核因子(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光照损伤组VEGF-A、eotaxin-1、eotaxin-2、eotaxin-3、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照干预组VEGF-A、eotaxin-1、eotaxin-2、eotaxin-3、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光照损伤组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光损伤后人RPE细胞VEGF-A的表达可以下调CCR3配体eotaxin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有关.
潘颖喆邢怡桥陈长征黎智王慧李璐苏钰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