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眼内
  • 1篇眼内炎
  • 1篇阳性菌
  • 1篇氧化酶
  • 1篇原菌分析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静脉
  • 1篇视网膜静脉阻...
  • 1篇网膜
  • 1篇疗法
  • 1篇脉络膜
  • 1篇脉络膜新生血...
  • 1篇明目
  • 1篇静脉阻塞
  • 1篇护理

机构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3篇殷晖
  • 3篇高丰
  • 2篇潘颖喆
  • 2篇吴小军
  • 1篇李芳
  • 1篇刘刚
  • 1篇蔺涛
  • 1篇程希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析与对蛋白激酶B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化脓性眼内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及其对蛋白激酶B(AKT)通路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医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110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研究,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分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感染后患者血清中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分析患者血清中氧化/抗氧化酶的变化,以医院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80例未感染眼内炎患者为未感染组。结果患者中分离病原菌110株,革兰阳性菌66株占60.0%,革兰阴性菌44株占40.0%;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相比,感染组患者血清中AKT、PI3K及Fas但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脓性眼内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能上调血清中AKT、PI3K及Fas和MDA、下调SOD及CAT水平。
高丰潘颖喆刘刚殷晖吴小军蔺涛
关键词:化脓性眼内炎病原菌氧化酶革兰阳性菌
532激光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532激光联合应用和血明目片口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行532激光光凝治疗的病例79例(79眼),并按要求用药复查且资料完整,其中治疗组43例(43眼),激光后联合应用和血明目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6例(36眼),激光后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包括视力、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65.1%vs.47.2%,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vs.75.0%,P<0.05)。结论 532激光联合应用中成药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能够更好地促进积血吸收,改善眼底微循环,减少副作用,提高视功能。
吴小军高丰殷晖潘颖喆
关键词:532激光和血明目片视网膜静脉阻塞
护理在光动力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观察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etherapy,PDT)治疗老年患者继发于不同基础疾病的黄斑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经PDT治疗120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结果:120例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经光动力治疗与相关护理后,病情发展控制有效率达到88.3%。结论:光动力学治疗为继发于不同基础疾病的黄斑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CNV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时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
李芳高丰殷晖程希
关键词:光动力学疗法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