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红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炎
  • 4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细胞
  • 2篇医务
  • 2篇医务人员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知晓
  • 2篇知晓情况
  • 2篇阻断
  • 2篇母婴
  • 2篇急性肝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胆碱酯酶
  • 1篇胆碱酯酶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机构

  • 9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王伟红
  • 5篇王思奎
  • 4篇李庆彦
  • 4篇刘春华
  • 3篇刘晶晶
  • 2篇袁建国
  • 2篇李庆方
  • 1篇崔燕平
  • 1篇查岩
  • 1篇管姗
  • 1篇宋吉奎
  • 1篇王凯
  • 1篇谷金君
  • 1篇崔霞
  • 1篇石庆凤

传媒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山东省5市医务人员对HBV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知晓情况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5市医务人员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开展专项培训提供了参考.方法:选择2013-05和2013-09聊城市人民医院主办的2次肝病和妇产科学术会议参会人员以及本人委托其他地市的熟人现场问卷作为研究对象,发放《医务人员对HBV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知晓情况调查表》.调查参会医务人员相关预防知识知晓率.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20份,问卷回收率为95.4%.调查对象以聊城市为主,占51.9%,其次分别是济南市、德州市、东营市和潍坊市.以医疗机构为主,占84.0%.医疗机构中以二级医院为主,占43.3%.医务人员一般性的预防知识掌握较好,但"孕晚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hyper-immune globulin,H B I 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孕妇应用核苷类药物可阻断传播"、"剖宫产可以阻断母婴传播"以及"人工喂养可以阻断母婴传播"的知晓率明显不足,分别为41.7%、35.7%、51.0%和40.5%.济南宫内阻断措施知晓率最高(χ2=16.239,P=0.003),二级医院分娩阻断措施知晓率最高(χ2=7.820,P=0.020).结论:山东省5市医务人员HBV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基础知识较好,但也存在认识误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一级医院创造更多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加强网底能力建设,可有效的阻断HBV母婴传播途径.
李庆彦刘春华王伟红王思奎
关键词:医务人员母婴传播阻断乙型肝炎病毒
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措施知晓情况的4年随访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5市医务人员HBV母婴阻断措施认知情况,探讨进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方法2013年选择山东省5市721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首次发放预防HBV母婴传播知识调查表为起点,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随访4年,调查医务人员获取HBV母婴阻断相关知识的途径及调查表得分的变化,分析影响得分的因素。结果随访起点回收的721份有效问卷中得分≥11分的问卷共计369份(51_2%)。对721人随访(3.1±1.6)年,687人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95.3%。4年满分率仅85.9%(590/687)。与二级和三级医院相比,基层一级医院继续教育机会不足坼:25.334、18.081,P均〈0.01)。相对于专科医疗机构,综合医院HBV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机会少(X2=13.323、28.394,P均〈0.01)。机构级别(OR=6.292,95%CI:1.672-16.939)和文化程度(OR=7.798,95%C1:2.709~30.379)是影响满分问卷的因素。结论山东省5市医务人员对HBV母婴传播阻断相关知识还需要加强学习。乡镇基层综合医院低学历人员,需要重点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刘春华李庆彦刘晶晶王伟红谷金君李庆方王思奎
关键词:医务人员母婴阻断影响因素
胆碱酯酶和甲胎蛋白评估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和甲胎蛋白(AFP)对亚急性肝衰竭(SA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12例SALF患者按临床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47)。比较两组ChE和AFP的变化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测评入院2周时ChE和AFP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在治疗2、4、8周时,ChE和AFP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E、AFP对预后的最佳预测界值分别为3.16kU/L、40.57μg/L,对应时敏感度分别为0.708,0.877,特异度分别为0.681、1.000.ChE≥3.16kU/L串联AFP≥40.57μg/L预测预后的准确率为76.79%,ChE≥3.16kU/L并联AFPA40.57μg/L预测预后的准确率为85.71%。入院2周时ChE≥3.16kU/L、AFPN40.57μg/L均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ChE和AFP能够有效评估SALE患者预后,入院2周时ChE≥3.16kU/L且AFP≥40.57Mg/L者,预后较好。
皇甫彤王伟红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胆碱酯酶类甲胎蛋白类
柯萨奇病毒A组6型、肠道病毒A71型所致手足口病脑炎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和血清人类白细胞DR抗原mRNA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动态监测柯萨奇病毒 A 组6 型( coxsackievirus A6,CV-A6)、肠道病毒 A71 型(enterovirus A71,EV-A71)所致手足口病脑炎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血清人类白细胞DR抗原(human lenkoyte antigen-DR, HLA-DR)mRNA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其中EV-A71感染组40例,CV-A6感染组40例,选择同期高热惊厥患儿20例.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脑脊液中IL-6表达水平,反转录PCR检测各组血清HLA-DR mRNA的表达.结果 CV-A6组、EV-A71组患儿脑炎期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高热惊厥组[(98.558 ±36.165 )、(75.038 ±42.390)×10^9/L比(2.750 ±1.65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91和7.591,均P<0.05);CV-A6组和EV-A71组恢复期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低于脑炎期[分别为(8.450 ±6.038)×10^9/L比(98.558 ±36.165)× 10^9/L和(7.300 ±5.244)×10^9/L比(75.038 ±42.39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16.470和11.104,均P<0.05). CV-A6组、EV-A71组患儿脑炎期脑脊液IL-6水平分别为(113.855 ± 46.412)和(80.080 ±42.101) ng/L,均高于高热惊厥组的(13.515 ±11.71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81和6.911,均P<0.05);CV-A6组、EV-A71组恢复期脑脊液IL-6水平分别为(4.298 ± 2.446) ng/L、(2.990 ±1.904) ng/L,均低于脑炎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318和11.653,均P<0.05). CV-A6组、EV-A71组患儿脑炎期血清HLA-DR mRNA分别为(15.743 ±3.494)和(14.838 ± 6.136) U/mL,均低于高热惊厥组的(24.910 ±3.450) 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621和-6.805,均P<0.05),CV-A6 组、EV-A71 组恢复期血清HLA-DR mRNA分别为(22.005 ±2.989)和(21.740 ±1.952) U/mL,均高于脑炎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946和-6.984,均P<0.05).脑炎期CV-A6组、EV-A71组脑脊液IL-6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7和0.782,均
刘晶晶陶昌明王伟红
关键词:MRNA水平白细胞介素6脑脊液肠道病毒脑炎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研究
2010年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也是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对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DC表达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以及DC分泌的IFN-7、IL-12、IL-18等细胞因子,反映了DC的分化成熟程度。我们利用IL-10、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分别培养健康对照者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外周静脉血的贴壁单核细胞,
王思奎石庆凤王伟红袁建国宋吉奎管姗查岩王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呈递细胞
异烟肼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异烟肼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0例,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及胸穿抽液,观察组(n=6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胸腔注入异烟肼联合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状况、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用力肺活量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变化及胸腔积液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改变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胸膜肥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C%pred、FVC%pred、TLC%pred增高程度及TGF-β1、IL-6、TNF-α水平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内注入异烟肼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可促进胸水消退,减少胸膜肥厚发生。
皇甫彤王伟红魏丽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异烟肼糖皮质激素疗效
初次治疗未治愈丙型肝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初次治疗未治愈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潜在预测指标。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10例,运用Metavir分级分析肝纤维化程度。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常规生化指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四项,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美国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定量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载量。患者进行临床抗病毒治疗后24周,剔除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或ALT复常的患者,对余下的86例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多因素Cox回归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筛选未治愈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ROC曲线评价潜在预测指标对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患者SVR获得率为56%(117/210),有86例未治愈患者纳入随访进行后续研究,其中失访6例。预后良好59例、预后不良21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etavir分级、IL-10、IL-12、IP-10、HCV RNA载量及HCV基因型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IL-12与IP-10的曲线下面积(AUC)较高,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72,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其特异性为85.2%、敏感性为81.6%。结论 Metavir分级、IL-10、IL-12、IP-10、HCV RNA载量及HCV基因型是初次未治愈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IL-12联合IL-10有望作为初次未治愈丙型肝炎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指标。
皇甫彤王伟红何莹陆长春蔺永梅朱丽娜
关键词:丙型肝炎持续病毒应答白细胞介素
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对影响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6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E患者385例,分为好转组(125例)和恶化组(260例),选择25个相关临床指标,应用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非条件二分类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HRS)、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影响HE预后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0、0.009、0.047、0.002、0.027)。进一步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HRS、TBil、INR为影响H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0、0.009、0.000、0.000、0.008,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4.388(2.997~6.424)、2.805(1.300~6.050)、4.036(2.018~8.072)、1.005(1.003~1.007)、1.446(1.099~1.901)]。结论 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HRS、TBil、INR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HE分期越高、高胆红素、INR越高、出现上消化道出血、HRS时预后差。患者HE分期、上消化道出血、HRS、TBil、INR作为判断HE预后的指标,由此建立的方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燕平李庆方李庆彦刘春华王伟红袁建国王思奎
关键词:预后
成人麻疹并急性肝损害患者血清IL-33高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麻疹并急性肝损害患者血清IL-33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成人麻疹并肝损害60例为研究对象,无肝损害28例为对照,同时纳入查体中心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血清IL-33的水平,于第0、7、14天动态观察肝损害组血清IL-33变化,并分析血清IL-33水平与临床生化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将60例肝损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保肝组和无保肝组,各30例,对比第7和14天两组患者间血清IL-33变化。结果:麻疹并肝损害、麻疹无肝损害患者血清IL-33水平分别为(205.20±25.74)pg/ml、(168.70±18.14)p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132.17±12.41)pg/ml,P<0.05],以肝损害组显著;第7天,无保肝组血清IL-33表达显著高于保肝组。第14天,保肝和无保肝两组间血清IL-3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肝损害组患者血清IL-33呈下降趋势,于治疗第14天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3水平与肝损害的程度一致。相关分析提示IL-33与ALT、GGT、IL-6呈正相关(r=0.392 1、0.503 9、0.724 9,P<0.001)。结论:血清IL-33在麻疹肝损害中呈高水平表达,IL-33可能参与麻疹病毒诱发的急性肝损害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刘春华王伟红崔霞刘晶晶李庆彦王思奎刘菲
关键词:麻疹肝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